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安全>正文

孕早期小心八大危險信號

危險信號6

預產期超過兩周仍不分娩

若平時月經周期規則, 妊娠達到或超過42周(即超過預產期2周), 醫學上就稱為過期妊娠, 其發生率約為8-10%。

妊娠過期, 胎盤有兩種變化。 一種是胎盤老化而出現退行性改變, 使胎盤絨毛間隙血流量明顯下降, 形成梗塞, 進一步使血流量減少, 供應胎兒氧和營養物質減少, 使胎兒不再繼續生長, 羊水減少, 容易缺氧或死亡;另一種是胎盤功能正常, 過期妊娠的胎兒繼續長大, 在分娩時因胎兒過大, 胎頭過硬, 可造成難產。 因此, 過期妊娠的圍產兒死亡率明顯增高。

孕婦在接近預產期時應到醫院進行產前檢查,

Advertisiment
如果超過預產期仍未出現宮縮, 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此時進行胎盤功能檢查和胎兒狀況的檢查, 對于制定處理方案是很必要的。 如超過預產期10天仍未分娩, 則應住院引產。 確診為過期妊娠, 且胎兒大、顱骨較硬、羊水較少, 尤其是對于有其他妊娠并發癥者, 醫生可能會建議以剖宮產的辦法來終止妊娠。

危險信號7

莫名瘙癢

在整個妊娠期, 孕婦可能出現許多癥狀, 瘙癢即是其中的一種。 妊娠期瘙癢常從腹部開始, 遍及全身, 尤以下腹、手心、足心為甚。 孕婦的皮膚上沒有皮疹、皮損, 只有抓痕。 嚴重者可見鞏膜、皮膚黃染, 但是沒有腹瀉、食欲減退等消化道癥狀。

這是一種妊娠期特有的以瘙癢和黃疸為特征的并發癥,

Advertisiment
對胎兒危害特別大。 胎兒常突然死于宮內, 尤其在出現宮縮后, 醫學上診斷為“妊娠期肝內膽汁郁積癥”。

該病的產生, 可能是由于妊娠以后孕婦體內產生大量的雌激素, 影響了肝細胞的功能, 造成了體內膽汁排泄的障礙。 膽汁郁積在肝細胞的周圍、皮膚下面、胎盤絨毛血管的周圍。 由于皮下組織的膽汁郁積刺激神經末梢, 引起全身皮膚的瘙癢;胎盤絨毛血管周圍的膽汁郁積, 會引起孕婦和胎兒之間的血液循環障礙, 宮內胎兒處于低氧狀態, 容易發生胎兒生長發育緩慢, 遇有“風吹草動”即可使胎兒死亡。

因此, 孕婦一旦出現瘙癢癥狀, 就應告知醫生, 并化驗檢查肝功能和黃疸指數。 及時發現異常,

Advertisiment
及早處理。 若患者孕周尚小, 應加強胎兒監護(包括數胎動、測臍血流等);如近足月, 就要住院接受觀察, 因為妊娠期肝內膽汁郁積癥可隨時危及胎兒的生命, 必要時需提前作剖宮產終止妊娠, 使胎兒脫離不良的宮內環境。

危險信號8

羊水量

羊水是維系胎兒生存的要素之一, 羊水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胎兒病變的警訊。 一旦經檢查發現羊水量異常, 孕婦需提高警覺。

羊水的功用, 除了撐開子宮壁、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自由活動空間外, 還包括子宮遭受外力沖擊時的緩沖、維持溫度穩定, 陣痛時借著水囊傳導壓力從而協助擴張子宮頸等。 因此, 羊水被視為胎兒的“生命之水”。

羊水主要是由孕婦子宮里胎盤組織滲透液及胎兒的尿液所形成,

Advertisiment
并在懷孕十周時開始出現, 之后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而增加。 一般足月時正常的羊水量約為800~1000毫升, 如果羊水量多至1500毫升甚至2000毫升以上, 就稱為羊水過多癥。 胎兒會喝羊水, 羊水過多有可能意味著胎兒無法吞咽羊水、尿液制造增加或是胃腸阻塞。 另外, 羊水過多還可能預示著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等方面的異常;如果羊水少于400毫升則稱之為羊水過少癥, 可能顯示胎兒腎臟或肺部發育不完整。

    來源:OK

編輯:秀芳

“生個健康寶寶”是每個準媽媽心里的渴望。 然而, 準媽媽孕育寶寶的過程, 既充滿希望和快樂, 又潛伏著許多危險。 “如何保證肚里的寶寶健康又安全呢?”這就需要準媽媽和準爸爸一起來小心注意胎兒傳遞的危險信號。

Advertisiment

在妊娠期間, 孕婦如果出現文中所提及的各種情況, 千萬要引起重視。 胎兒的8大危險信號, 準媽媽一定要學會辨別。

危險信號1

陰☆禁☆道出血

陰☆禁☆道不明原因出血, 預示著寶寶可能會有危險

潛在危險宮外孕

當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時, 醫學上稱為異位妊娠, 習稱宮外孕。 宮外孕是婦科急癥, 如不及時診治, 可危及生命。 在妊娠早期, 孕婦如果發現有少量陰☆禁☆道流血, 就應警惕宮外孕的可能, 及時去醫院。 患有輸卵管炎癥或做過輸卵管手術的準媽媽更容易發生宮外孕, 因此應倍加小心。

潛在危險流產

所謂流產, 是指妊娠不足28周, 胎兒體重不足1000克而終止妊娠。 陰☆禁☆道出血是流產的最主要癥狀之一。 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在妊娠尚未滿28周時發生陰☆禁☆道流血,這是寶寶給你傳遞的“危險信號”,表明寶寶有先兆流產的可能。這時,準媽媽也不必太過緊張,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左側位臥床休息,精神放松。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如經過治療,出血停止且腹痛消失,說明胎兒能夠保住;否則,可發展為難免流產。

寶寶為什么留不住?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流產呢?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胚胎發育不正常,是早期流產(孕12周以前流產)的最常見的原因。

2、準媽媽患有全身性疾病如貧血、慢性腎炎等,或有生殖道畸形,或受到病毒感染,都可能會導致流產:

3、外界因素,如準媽媽腹部受到外傷,或**刺激子宮收縮。

4、內分泌功能失調:如準媽媽體內黃體功能失調及甲狀腺功能低下。

5、免疫因素:母體妊娠后,由于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導致母體排斥胎兒。

從以上原因可以看出,有些流產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懷孕后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孕早期應停止***,注意勞逸結合,提高全身抵抗力,這樣可有效減少流產的可能性。

潛在危險 前置胎盤,胎盤早剝

孕婦在孕晚期如果出現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的現象,通常會突然出現陰☆禁☆道大量出血。此外,子宮頸長息肉或是癌癥的發生,也會出現陰☆禁☆道流血現象,需要及時就醫。到達醫院后,醫生先要檢查胎兒的心跳是否仍然存在。如果心跳仍在,只是有所減弱,可能要立即將胎兒產下。

危險信號2

不明原因的腹痛

在懷孕過程中,孕婦在某些階段會感覺輕微的腹部悶痛,這種狀況大都為正常。但如果是突如其來的腹部疼痛,并且是痙攣性的,這就需要引起重視。在孕早期,劇烈的下腹疼痛并伴有陰☆禁☆道出血,可能是宮外孕或先兆流產的預警。如果是宮外孕,腹腔出血會導致一陣一陣如撕裂般的強烈疼痛,陰☆禁☆道出血;若是先兆流產,孕婦的腹部會有明顯的下墜感,腹部疼痛不是很劇烈,陰☆禁☆道有出血現象。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孕婦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危險信號3

胎動減少

胎動是胎兒生命的最客觀的征兆之一,是胎兒給母親發出的信號。因此,孕婦經常掌握胎動情況,可以了解胎兒的安危,及時發現問題。

在通常情況下,妊娠16--20周,胎兒開始了能被母親感知的明顯的胎動。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動也在增加。在孕30周后一般正常胎兒每小時的胎動不少于3次,12小時內的胎動數約為30-40次以上。 但臨近足月的胎兒,胎動減少是正常的,這可能是與胎兒睡眠狀況有關。

胎動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妊娠月份、羊水多少、孕婦的姿勢等都能使胎動有所改變,但這些變化是屬于正常范圍。孕婦可采取早、中、晚各測一次,以每次1小時的辦法計算胎動。如果每日做不到3次測定,可選擇晚上臨睡前固定的時間測定1小時,當胎盤功能發生障礙、臍帶繞頸,孕婦用藥不當,遇外界不良刺激時,則可能引起不正常的胎動。若在1小時以內胎動少于3次,或12小時胎動少于10次,則說明胎兒有宮內缺氧危險,應去醫院檢查,及時處理。

危險信號4

子宮增長過緩

宮底達不到孕周應有的高度,這是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信號。

很多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胎盤與血管因素、母親營養及母體妊娠合并癥或妊娠并發癥有關。孕婦的體重從孕13周起至足月,體重以平均每周增加350克的速度增長。從孕13-28周期,孕婦體重的增加是以自身重量增加為主,孕28周后則以胎兒的體重增加為主。孕28周后,如產前檢查發現孕婦的宮高低于該孕周宮高的第10百分位數,就有胎兒發育遲緩的可能。最后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宮底高度測量和B超檢查的結果來綜合判斷并確診。如確診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應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合理的治療。

如屬于孕早期不良因素所致,胎兒的體重、身長、頭徑均相稱,各器官細胞數都減少,一般無有效的治療措施,這種胎兒出生后有神經發育障礙。如因孕中期的不良因素所致,胎兒的身長,頭徑與孕周相符但體重偏輕,如不治療,這樣的胎兒出生時常伴有低血糖。孕28-36周是胎兒體重增長最快期,每周增長150-200克,此期間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最佳治療期。而且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孕婦應采取以下措施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發生:

1、妊娠合并癥的患者,應盡早到醫院檢查,不適宜妊娠者,盡量在孕早期終止妊娠。

2、孕婦應保持精神放松。

3、加強營養,合理飲食搭配,特別是保證高蛋白食物的攝入。

4、減少大運動量活動,如果上班太遠太累應注意休息,減少體力消耗。

5、懷孕早期,避免與有毒有害物的接觸:如輻射、寵物等。

6、盡量不服藥,如果用藥也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危險信號5

臨產提前

懷孕中晚期,如果出現腹部脹痛、破水,或者陰☆禁☆道見紅,子宮強烈收縮并引起下墜感,肚子明顯變硬,這些是早產的跡象。如果孕婦在妊娠滿28周到不滿孕37周間分娩,我們就稱為早產。導致早產的常見原因有:

孕婦合并急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重度營養不良和性傳播性疾病。

孕婦患有生殖道畸形或合并子宮肌瘤。

雙胎妊娠、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前置胎盤等因素,容易誘發早產。

早產兒因未成熟,出生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呼吸窘迫、顱內出血、低血糖等,因此,死亡率遠高于足月兒。據統計,除去致死性畸形,75%以上圍產兒死亡與早產有關。早產兒即使存活,未來的身心發育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準媽媽要定期作產前檢查,對可能引起早產的因素給予充分重視,盡量避免早產的發生。

如未到足月,已經出現不規則子宮收縮或少量陰☆禁☆道流血,醫生會指導孕婦用藥以抑制宮縮,盡可能使妊娠繼續維持。如宮縮變規則,且經醫生檢查發現宮頸管張開,此時早產已不可避免,醫生會采取措施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

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在妊娠尚未滿28周時發生陰☆禁☆道流血,這是寶寶給你傳遞的“危險信號”,表明寶寶有先兆流產的可能。這時,準媽媽也不必太過緊張,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左側位臥床休息,精神放松。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如經過治療,出血停止且腹痛消失,說明胎兒能夠保住;否則,可發展為難免流產。

寶寶為什么留不住?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流產呢?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胚胎發育不正常,是早期流產(孕12周以前流產)的最常見的原因。

2、準媽媽患有全身性疾病如貧血、慢性腎炎等,或有生殖道畸形,或受到病毒感染,都可能會導致流產:

3、外界因素,如準媽媽腹部受到外傷,或**刺激子宮收縮。

4、內分泌功能失調:如準媽媽體內黃體功能失調及甲狀腺功能低下。

5、免疫因素:母體妊娠后,由于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導致母體排斥胎兒。

從以上原因可以看出,有些流產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懷孕后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孕早期應停止***,注意勞逸結合,提高全身抵抗力,這樣可有效減少流產的可能性。

潛在危險 前置胎盤,胎盤早剝

孕婦在孕晚期如果出現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的現象,通常會突然出現陰☆禁☆道大量出血。此外,子宮頸長息肉或是癌癥的發生,也會出現陰☆禁☆道流血現象,需要及時就醫。到達醫院后,醫生先要檢查胎兒的心跳是否仍然存在。如果心跳仍在,只是有所減弱,可能要立即將胎兒產下。

危險信號2

不明原因的腹痛

在懷孕過程中,孕婦在某些階段會感覺輕微的腹部悶痛,這種狀況大都為正常。但如果是突如其來的腹部疼痛,并且是痙攣性的,這就需要引起重視。在孕早期,劇烈的下腹疼痛并伴有陰☆禁☆道出血,可能是宮外孕或先兆流產的預警。如果是宮外孕,腹腔出血會導致一陣一陣如撕裂般的強烈疼痛,陰☆禁☆道出血;若是先兆流產,孕婦的腹部會有明顯的下墜感,腹部疼痛不是很劇烈,陰☆禁☆道有出血現象。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孕婦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危險信號3

胎動減少

胎動是胎兒生命的最客觀的征兆之一,是胎兒給母親發出的信號。因此,孕婦經常掌握胎動情況,可以了解胎兒的安危,及時發現問題。

在通常情況下,妊娠16--20周,胎兒開始了能被母親感知的明顯的胎動。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動也在增加。在孕30周后一般正常胎兒每小時的胎動不少于3次,12小時內的胎動數約為30-40次以上。 但臨近足月的胎兒,胎動減少是正常的,這可能是與胎兒睡眠狀況有關。

胎動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妊娠月份、羊水多少、孕婦的姿勢等都能使胎動有所改變,但這些變化是屬于正常范圍。孕婦可采取早、中、晚各測一次,以每次1小時的辦法計算胎動。如果每日做不到3次測定,可選擇晚上臨睡前固定的時間測定1小時,當胎盤功能發生障礙、臍帶繞頸,孕婦用藥不當,遇外界不良刺激時,則可能引起不正常的胎動。若在1小時以內胎動少于3次,或12小時胎動少于10次,則說明胎兒有宮內缺氧危險,應去醫院檢查,及時處理。

危險信號4

子宮增長過緩

宮底達不到孕周應有的高度,這是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信號。

很多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胎盤與血管因素、母親營養及母體妊娠合并癥或妊娠并發癥有關。孕婦的體重從孕13周起至足月,體重以平均每周增加350克的速度增長。從孕13-28周期,孕婦體重的增加是以自身重量增加為主,孕28周后則以胎兒的體重增加為主。孕28周后,如產前檢查發現孕婦的宮高低于該孕周宮高的第10百分位數,就有胎兒發育遲緩的可能。最后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宮底高度測量和B超檢查的結果來綜合判斷并確診。如確診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應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合理的治療。

如屬于孕早期不良因素所致,胎兒的體重、身長、頭徑均相稱,各器官細胞數都減少,一般無有效的治療措施,這種胎兒出生后有神經發育障礙。如因孕中期的不良因素所致,胎兒的身長,頭徑與孕周相符但體重偏輕,如不治療,這樣的胎兒出生時常伴有低血糖。孕28-36周是胎兒體重增長最快期,每周增長150-200克,此期間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最佳治療期。而且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孕婦應采取以下措施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發生:

1、妊娠合并癥的患者,應盡早到醫院檢查,不適宜妊娠者,盡量在孕早期終止妊娠。

2、孕婦應保持精神放松。

3、加強營養,合理飲食搭配,特別是保證高蛋白食物的攝入。

4、減少大運動量活動,如果上班太遠太累應注意休息,減少體力消耗。

5、懷孕早期,避免與有毒有害物的接觸:如輻射、寵物等。

6、盡量不服藥,如果用藥也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危險信號5

臨產提前

懷孕中晚期,如果出現腹部脹痛、破水,或者陰☆禁☆道見紅,子宮強烈收縮并引起下墜感,肚子明顯變硬,這些是早產的跡象。如果孕婦在妊娠滿28周到不滿孕37周間分娩,我們就稱為早產。導致早產的常見原因有:

孕婦合并急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重度營養不良和性傳播性疾病。

孕婦患有生殖道畸形或合并子宮肌瘤。

雙胎妊娠、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前置胎盤等因素,容易誘發早產。

早產兒因未成熟,出生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呼吸窘迫、顱內出血、低血糖等,因此,死亡率遠高于足月兒。據統計,除去致死性畸形,75%以上圍產兒死亡與早產有關。早產兒即使存活,未來的身心發育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準媽媽要定期作產前檢查,對可能引起早產的因素給予充分重視,盡量避免早產的發生。

如未到足月,已經出現不規則子宮收縮或少量陰☆禁☆道流血,醫生會指導孕婦用藥以抑制宮縮,盡可能使妊娠繼續維持。如宮縮變規則,且經醫生檢查發現宮頸管張開,此時早產已不可避免,醫生會采取措施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