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如何對待“痔瘡”

對於痔瘡, 很多孕媽媽往往存在一些誤區, 認為痔瘡只是小病, 沒有多大關係, 在生兒育女這個重大責任下, 任何事情都可以往後推, 往後放;也有人認為, 在懷孕期間, 寶寶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如果去治療或使用藥物的話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等。 其實, 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 現在讓產科醫生來教您如何對待“痔瘡”。

什麼是痔瘡

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 稱為痔瘡, 是一種慢性疾病。 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 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Advertisiment
內痔常有便血和脫垂的現象, 外痔則主要是在肛門周圍有圓形或橢圓形的皮下血塊, 而混合痔則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特性。 孕媽媽由於子宮壓迫盆腔靜脈, 妨礙血液迴圈常常會發生痔瘡。

痔瘡有哪些表現

孕媽媽們怎樣知道自己患了痔瘡?痔瘡有哪些表現呢?

孕期痔瘡的表現有便血, 多因糞便擦破粘膜或排糞用力過猛, 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 此外, 還有痔塊脫垂和瘙癢感等表現。

輕者:多為大便或便紙上帶血, 只有在大便時有痔塊脫垂, 便後可自行回納, 常會有較輕的疼痛感。

重者:重者為噴射狀出血, 便血數日後可自行停止。 痔塊脫垂時需用手推回, 疼痛感較明顯。 晚期肛門周圍還會有瘙癢不適, 甚至出現皮膚濕疹,

Advertisiment
孕媽媽會極為難受。

孕期為什麼容易患痔瘡?

孕媽媽們為什麼容易生痔瘡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 懷孕後隨著胎兒的生長, 子宮日漸增大, 使盆腔內的血液回流受阻, 肛門周圍靜脈叢的血液淤滯, 靜脈迂曲成團, 很容易形成痔瘡。

其次, 孕期分泌大量的黃體酮, 可以使子宮平滑肌鬆弛, 也可使大腸蠕動減弱, 引起排便不暢, 因此孕媽媽比常人更容易生痔瘡。

另外, 孕期運動不足、飲食習慣不良、擔心用力排便影響胎兒、精神壓力大、體質差異等都有可能引起便秘, 長期的排便不暢則會導致痔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