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如何幫助寶寶增加食欲

為了寶寶更好地成長, 作為媽媽都希望寶寶吃的更多, 以為這樣就能幫助寶寶獲得健康。 殊不知, 這樣不但不會讓寶寶獲得健康的身體, 還會因為強迫寶寶進食, 讓寶寶食欲不振, 形成惡性循環。 怎樣才能幫助寶寶增加食欲, 吃得健康呢?母嬰小編帶您一起瞭解。

無視寶貝食欲, 強迫進食3個錯

1.囫圇吞棗, 難以消化和吸收食物

寶貝的食欲會受到很多原因的影響, 許多父母往往不知道這一點, 總是勉強寶貝吃, 這時寶貝進食往往都是囫圇吞棗, 長期下去, 消化能力減弱, 營養吸收造成障礙。

2.“高壓”下進食,

Advertisiment
寶貝易得病

有些父母擔心寶貝營養不良, 強迫寶貝多吃, 並嚴厲訓斥、非吃不可, 這對寶貝機體和個性都是一種可怕的壓制, 使寶貝認為進食是極不愉快的事, 逐漸形成頑固性厭食。

3.吃飯成為“負擔”, 良好的進食習慣難養成

父母在喂寶貝吃飯時, 催著寶貝快吃、多吃, 用種種許諾誘惑或者用玩具逗哄寶貝進食, 寶貝會把吃飯當成一種任務或者是負擔, 從而降低進食興趣。

寶貝真的食欲不佳嗎?

媽咪喜歡拿寶貝的飯量和胖瘦來做比較, 認為長得胖吃得多的寶貝就是好的。 其實長得胖吃得多並不代表寶貝的食欲就好。

不同寶貝的飲食量, 不具可比性

由於遺傳、環境、體型、活動量等方面的因素的影響, 正常寶貝對營養需要量個體差異性其實很大,

Advertisiment
食欲必然也有差異。 所以, 不是說自己的寶貝比其他寶貝吃得少就是食欲不佳。

寶貝的食欲並不穩定

寶貝的食欲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認為寶貝一年四季都應該保持食欲良好以及同等飯量是錯誤的。 寶貝在夏季往往食欲不振、厭食或食量減少, 加上天氣悶熱, 小兒休息、睡眠欠佳, 神經中樞處於緊張狀態, 體內某些內分泌腺體的活動水準也有改變, 這些均影響到胃腸道的活動。

寶貝吃飽沒?4大細節來判斷

1.體重

吃飽的表現:寶貝體重逐日增加, 並且醒時精神好、情緒愉快。

吃不飽的表現:寶貝體重長時間增長緩慢, 並且排除了患有某種疾病的可能。

TIPS:新生兒出生頭一周, 體重不增反降是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2.哺乳前後

吃飽的表現:寶貝吃過奶後心情好, 笑眯眯的, 不哭不鬧。

吃不飽的表現:哺乳時, 寶貝長時間不離開乳☆禁☆房;或有時猛吸一陣, 就把乳☆禁☆頭吐出來哭鬧;吃奶時很費勁兒, 吮吸不久便睡著了, 睡不到1~2小時又醒來哭鬧;哺乳後, 寶貝啼哭。

TIPS:雖然寶貝餓了會哭鬧, 但並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因為餓了, 也有可能是尿了拉了熱了冷了等, 媽咪一定要仔細分清。

3.大小便

吃飽的表現:母乳餵養的寶貝, 大便呈金黃色, 奶粉餵養的寶貝, 大便呈淡黃色, 比較乾燥。 斷奶後的寶貝, 每天有大便。 大便呈黃褐色條狀軟便。

吃不飽的表現:尿量少, 色濃氣味重;大便呈綠色, 糞質少, 並含有大量黏液;或是出現便秘和腹瀉。

4.睡眠品質

吃飽的表現:吃完後有時能馬上入睡,

Advertisiment
睡眠深且甜。

吃不飽的表現:睡眠淺, 易於驚醒, 常常無故哭鬧。

別看寶貝小, 其實寶貝和大人一樣, 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 即沒有食欲。 如果寶貝某一餐只吃了一點點就拒吃, 或者乾脆一點都不吃, 不用勉強他們, 少吃一頓並無多大妨礙, 反而可借此讓已疲勞的消化腺有一個休整機會, 對寶貝消化功能恢復也有益。

增加寶貝食欲, 4大妙招來幫忙

1.飯前洗澡打開胃口

寶貝玩耍、消耗熱量後, 情緒仍處在興奮狀態, 如果能先幫寶貝洗個澡, 舒緩一下情緒, 到飯點時, 媽咪們會發現, 寶貝會胃口大開。

2.“開胃菜”益生菌很有用

專家建議, 食欲不佳的寶貝可適量補充益生菌, 因為益生菌就像“開胃菜”一樣可以幫助寶貝消化吸收。

Advertisiment
或者補充補充兒童專用的複合維生素B, 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3.飯前零食麵點統統get out

飯前一小時, 不要給寶貝吃任何零食, 包括小麵包、水果、飲料等。

4.粗糧健脾又養胃

精細的食物不但會使寶貝嬌嫩的腸胃蠕動變慢, 還會影響寶貝的咀嚼能力和牙的生長, 使牙齒變得脆弱。 偶爾吃粗糧, 雜糧, 比如玉米粥、山芋粥、黑米、小米、各種豆類堅果等, 健脾養胃, 寶貝胃口自然就好了。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對經醫生檢查沒有器質性疾病而已經有厭食習慣的寶貝, 遇到不肯吃飯時, 不要大驚小怪, 而要順其自然, 可以不動聲色地把食物拿開, 寶貝餓了, 下餐飯自然會吃得好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