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孕婦進補常犯的五大錯誤

懷孕是人生一大事, 尤其高齡產婦越來越多, 為求順利生產, 不少女性會在產前食補或中藥調養。 我接觸過一個孕婦, 35歲時全家終于盼來她懷孕了, 家人為了給她補充營養, 便讓她服了大量的蜂乳, 結果這個孕婦嚴重腹瀉, 以至最終流產。

近年來, 我收治的有近10位因錯誤進補而引發悲劇的孕婦。 如何進補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不分身體特征的“進補”, 不僅達不到預期目的, 反而會影響健康。 我先跟準媽媽們講五個容易發生的進補錯誤。

   大量服用人參

人參屬大補元氣之品, 孕婦不宜食用。 因為人參中含有作用于中樞神經及心臟、血管的多種化學成分,

Advertisiment
能夠使人體產生廣泛的興奮, 其中對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寧等不適癥狀, 反而影響孕婦的休息質量。

此外, 人參具有升壓作用和抗利尿作用, 容易導致孕婦的血壓升高和加重浮腫。 從胎兒來看, 胎兒對人參的耐受性很低, 孕婦服用過量人參有造成死胎的危險。

補鈣就要喝骨頭湯

懷孕時“一人食、兩人用”, 準媽媽的營養才能予以保證, 尤其是鈣的攝入量。 為了補鈣, 有的準媽媽便按照老人的指點猛喝骨頭湯。 其實按照營養學的標準, 喝骨頭湯補鈣的效果并不理想。

原來, 骨頭中的鈣不容易溶解在湯中, 也不容易被腸胃吸收。 相對而言,

Advertisiment
具有活性成分的鈣片、鈣劑更容易為人體吸收。 而喝了過多骨頭湯, 還可能因為油膩等, 引起孕婦的不適。

盲目吃藥膳

中國傳統的藥膳絕不是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 而是在中醫辯證配膳理論指導下, 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 又有食品美味, 用以防病治病、強身益壽的特殊食品。 如不具備醫藥常識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藥膳進補, 難免會誤入歧途。

比如, 臨產孕婦食用黃芪燉母雞, 易造成難產。 這是由于黃芪有“壯筋骨、長肉補血”功用, 加上母雞本身是高蛋白食品, 兩者起滋補協同作用, 使胎兒骨肉發育生長過猛, 造成胎兒過大, 導致難產。 黃芪有利尿作用, 通過利尿, 羊水相對減少, 以致延長產程。

Advertisiment

常服人參蜂王漿等補藥

再好的補藥, 也要經過人體代謝過程, 增加肝腎負擔, 還有一定副作用, 所以對孕婦和胎兒都會帶來程度不一的影響。 常服人參蜂王漿、洋參丸、宮寶等, 會損傷孕婦和腹中胎兒。 此外, 蜂王漿內含有雌性激素, 可能會引起胎兒的性☆禁☆早☆禁☆熟。

過量食用雞蛋

孕婦多吃蛋, 攝入蛋白質過多, 在體內可產生大量硫化氫、組織膠等有害物質, 引起腹脹、食欲減退、頭暈、疲倦等現象。 同時, 高蛋白飲食可導致膽固醇增高, 加重腎臟的負擔, 不利孕期保健。

我再次提醒廣大的準媽媽, 孕期進補可不能蠻補, 要注意以上五個錯誤的進補方式。 準媽媽要全面合理的補充營養, 使體內各種營養素處于平衡狀態, 從而獲得一個漂亮、聰明、健康的小寶寶。

Advertisiment

了解更多內容, 請進入營養中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