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生完盜汗頻繁正常嗎?

分娩對孕婦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改變, 所以產後才會出現盜汗等現象, 算正常嗎?在產後, 建議做好盜汗這方面的護理, 在症狀初期就扼殺掉, 這樣更有助於產後恢復。

產後盜汗的原因

1.孕期皮膚血容量增加

妊娠期不少組織間的液體會滲透進血管, 因此血容量會增加1-2成。 而且妊娠期間雌激素變多、腎上腺功能旺盛, 准媽媽基礎代謝加快、血管擴張, 這些都導致皮膚血容量提高。 加之待寶寶出生之後, 胎盤的血液迴圈會終止, 子宮開始收縮, 導致大量血液回到人體循環中。

2.產後排出多餘水分

而在生產之後,

Advertisiment
准媽媽的身體代謝、內分泌水準會逐漸降低到正常水準。 為了降低輕心臟負擔以及促進產後恢復, 身體會排出體內瀦留的水, 主要方法就是排尿和出汗。 在水分排出之後, 體重也會急速下降, 身材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不少。 所以說媽媽們不必過分煩惱, 這是生產後的正常現象。

產後盜汗怎麼辦?

1、生理性盜汗是產婦生產完之後身體多餘水分的正常排出, 往往最長持續時間不會超過一周。 生理性盜汗不需要特別的處理, 在數日後會自行好轉。 但在出汗時, 毛孔張開, 易受風寒, 引起感冒。 應注意要及時擦乾汗液, 注意皮膚清潔, 如汗濕衣服要即行更換。

2、病理性盜汗是產婦在分娩時或者分娩後失血過多, 陰血驟失不能斂陽,

Advertisiment
陽氣外浮, 津液隨之而泄;或因產時氣血耗損, 氣隨血耗, 衛外不固, 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虛造成的。 產後出汗的程度與產後媽媽自身的體質、產程是否順利等因素有關。

出汗多少的程度其實提示了產婦元氣虧損的輕重。 所以輕重不同, 處理方式也就不同了。 在產褥期,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坐月子期間, 如果產婦能及時調整身體, 出汗多的狀況多半可以自愈, 恢復的快慢會因為產婦元氣虧損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如出汗極多, 或出汗持續時間長, 可在中醫指導下用中藥補氣止汗, 大夫會根據情況辨證給藥, 切忌自行亂服藥。

孕婦在生產後, 女性身體流失了大量養分, 所以在產後的這一段時間內, 飲食、護理、恢復對女性來說都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產後怎麼調養更科學?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居家調理產後虛汗3要點

1.多補充飲水和鹽分

產婦虛汗多時, 水分和鹽分丟失很多, 一定要及時補充, 必要時還應補鈣, 以免造成體內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切不可懼怕出汗而減少湯湯水水的攝入, 否則會影響到哺乳, 甚至影響到乳腺的健康。

2.適當增加運動

除了服用藥物和食療, 愛出汗的產婦還應該適當增加運動和鍛煉。 四肢肌肉的運動, 有助於產婦增強脾胃功能和改善迴圈。 氣虛的產婦雖然運動之後出汗增多, 但也不應該因此而放棄運動, 只要注意出汗後及時擦乾汗液, 換上乾爽的衣物, 避免直接吹風, 即可阻止外邪的侵襲。

3.勞逸結合+起居有常+心情愉悅

Advertisiment

自己帶寶貝的產婦, 要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 與寶貝同步, 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 規律的生活可使植物神經功能得到逐漸恢復, 減輕異常出汗。 同時, 還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 這樣也助於好轉。

具體:

1、室內溫度要適宜(一般18-20℃).窗戶要常開, 以使室內空氣新鮮。 但避免直接吹風。 產婦的穿衣, 被褥等要適當, 切勿過厚過薄, 以產婦覺得舒適為度。 夏天不要捂得太嚴, 有的人認為產婦不能見風, 在夏天也穿得厚厚的, 這樣產婦體內的熱量排泄不出, 易導致中暑。

2、注意飲食的調理。 產後最初幾天應吃易消化, 富含營養而不油膩的食物為宜。 如粥、麵湯之類。 以後根據產婦的食欲逐漸加飯量。 為了母親和孩子的健康, 要吃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如蛋、肉、雞、豆類、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飲食營養要搭配得當, 多樣化, 葷素菜都吃。 不要忌口, 並要多喝湯水, 以保證乳汁的分泌。

3、活動。 正常分娩後24小時內臥床休息, 24小時後可起床活動, 在第三天或分娩傷口拆線後可做產後保健操, 目的是促排尿排便, 恢復體力, 減少靜脈血栓, 產褥6周內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以防子宮脫垂。  4、產後應注意清潔衛生。 保持外☆禁☆陰清潔, 每天用溫開水或千分之一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禁☆陰, 如果會陰有水腫或感腫脹疼痛時, 可用50%硫酸鎂或75%酒精紗布外敷。 大小便後要避免污染傷口。 若傷口感染化膿時, 要及時找醫生診治。 產後代謝旺盛, 多汗是正常現象, 衣服要及時更換。 如果是夏天等到產婦身體能支援, 就可以洗淋浴,但絕對不能洗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陰☆禁☆道引起感染。天氣冷時,則每隔2-3天擦擦身就可以了。

5、乳☆禁☆房護理。產婦分娩後的第二天,母親就可以讓嬰兒吮吸乳☆禁☆頭以促進乳汁的分泌。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產後3天,經產婦產後2天開始分泌乳汁。最初僅分泌少量黃色稀薄的乳汁,稱為初乳。以後乳☆禁☆房發脹,乳量開始增多,乳汁為乳白色。產婦每天要用肥皂和溫水擦洗乳☆禁☆房及乳☆禁☆頭,餵奶前要洗手,要養成定時喂乳的習慣,每3-4小時1次,每次哺乳不超過20分鐘。要兩側乳☆禁☆房交替哺喂。

6、產後6-8周左右,應帶著嬰兒一起到附近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檢查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和子宮位置,以及全身器官和組織的恢復情況。同時要檢查嬰兒的發育和餵養情況,以便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產後盜汗吃什麼

1、黃芪桂圓羊肉湯:黃芪15克,羊肉90克,桂圓肉10克,山藥15克。將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撈出後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沙鍋將水煮開,放入羊肉和3味藥同煮湯。食時調好味,可飲湯吃肉。

2、參鴿湯:高麗參5克,乳鴿1只。將乳鴿去毛及內臟(不必清洗腹中之血),加入參片,水適量,隔水蒸燉1小時,配少量食鹽頓服。每日1次,連服3天。

3、泥鰍湯:糯稻根30克,泥鰍90克。先將泥鰍宰殺洗淨,用食油煎至金黃,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煮至1碗湯時,放入泥鰍煮湯,吃時調好味,連湯帶魚同吃。

4、羊肚粥:羊肚1個,糯米60克,紅棗5枚。將羊肚洗淨,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與紅棗同放羊肚內,縫好口,放盆內隔水燉熱,佐餐食用。食用時切開羊肚,調好味。

5、豬肚粥:豬肚1個,黃芪15克,人參3克,粳米50~100克,蓮實30克,小麥適量。將豬肚用鹽搓洗乾淨,與小麥同煮至半熟,取出豬肚細切。諸藥切碎,裝入紗布袋。紮口,與豬肚加水同煮至熟爛,去藥袋及豬肚,再下米煮粥,臨熟入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適量調料,喝粥吃豬肚。

延伸:母嬰健康小知識

一、新生兒出生後不要擠乳☆禁☆房,否則會導致乳腺炎。(新生兒乳☆禁☆房的腫塊,與母親體內胎盤分泌的大量雌激素有關)

二、女嬰出生後可有白帶,甚至有月經,是正常現象,2-3天后可消失。(女嬰的月經、白帶與母親胎盤分泌的大量雌激素有關)

三、新生兒不應用蠟燭包包裹,應讓嬰兒手足自由活動,有利於生長發育。(嬰兒羅圈腿與缺鈣有關與出生後捆綁包裹無關)

四、新生兒怕冷更怕熱,不能捂,高熱易導致驚撅。(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體溫調節差)

五、產婦應早晚用牙膏、溫水刷牙,飯後用清水漱口。(孕婦產婦的唾液含酸量高,牙齒易受損)。

六、坐月子期間能洗澡,忌盆浴,但洗澡不宜過長,防止虛脫。(產婦大量出汗應常洗澡,以促進血液迴圈保持皮膚清潔,消除疲勞)

七、坐月子期間應避免過冷過熱,夏季開空調可將室溫調節適度,產婦感覺舒適。(產後關節疼與缺鈣有關,不一定是受風)

八、產後可吃新鮮水果蔬菜(冬季可切成小塊用熱水過一下)。(新鮮水果蔬菜中含大量維生素,利於均衡營養)

九、坐月子能穿拖鞋,但拖鞋應是質地柔軟、彈性好、透氣強的布拖鞋、絨布拖鞋(產後腿腳腫需要慢慢恢復,鞋小對血液迴圈不利)

就可以洗淋浴,但絕對不能洗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陰☆禁☆道引起感染。天氣冷時,則每隔2-3天擦擦身就可以了。

5、乳☆禁☆房護理。產婦分娩後的第二天,母親就可以讓嬰兒吮吸乳☆禁☆頭以促進乳汁的分泌。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產後3天,經產婦產後2天開始分泌乳汁。最初僅分泌少量黃色稀薄的乳汁,稱為初乳。以後乳☆禁☆房發脹,乳量開始增多,乳汁為乳白色。產婦每天要用肥皂和溫水擦洗乳☆禁☆房及乳☆禁☆頭,餵奶前要洗手,要養成定時喂乳的習慣,每3-4小時1次,每次哺乳不超過20分鐘。要兩側乳☆禁☆房交替哺喂。

6、產後6-8周左右,應帶著嬰兒一起到附近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檢查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和子宮位置,以及全身器官和組織的恢復情況。同時要檢查嬰兒的發育和餵養情況,以便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產後盜汗吃什麼

1、黃芪桂圓羊肉湯:黃芪15克,羊肉90克,桂圓肉10克,山藥15克。將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撈出後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沙鍋將水煮開,放入羊肉和3味藥同煮湯。食時調好味,可飲湯吃肉。

2、參鴿湯:高麗參5克,乳鴿1只。將乳鴿去毛及內臟(不必清洗腹中之血),加入參片,水適量,隔水蒸燉1小時,配少量食鹽頓服。每日1次,連服3天。

3、泥鰍湯:糯稻根30克,泥鰍90克。先將泥鰍宰殺洗淨,用食油煎至金黃,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煮至1碗湯時,放入泥鰍煮湯,吃時調好味,連湯帶魚同吃。

4、羊肚粥:羊肚1個,糯米60克,紅棗5枚。將羊肚洗淨,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與紅棗同放羊肚內,縫好口,放盆內隔水燉熱,佐餐食用。食用時切開羊肚,調好味。

5、豬肚粥:豬肚1個,黃芪15克,人參3克,粳米50~100克,蓮實30克,小麥適量。將豬肚用鹽搓洗乾淨,與小麥同煮至半熟,取出豬肚細切。諸藥切碎,裝入紗布袋。紮口,與豬肚加水同煮至熟爛,去藥袋及豬肚,再下米煮粥,臨熟入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適量調料,喝粥吃豬肚。

延伸:母嬰健康小知識

一、新生兒出生後不要擠乳☆禁☆房,否則會導致乳腺炎。(新生兒乳☆禁☆房的腫塊,與母親體內胎盤分泌的大量雌激素有關)

二、女嬰出生後可有白帶,甚至有月經,是正常現象,2-3天后可消失。(女嬰的月經、白帶與母親胎盤分泌的大量雌激素有關)

三、新生兒不應用蠟燭包包裹,應讓嬰兒手足自由活動,有利於生長發育。(嬰兒羅圈腿與缺鈣有關與出生後捆綁包裹無關)

四、新生兒怕冷更怕熱,不能捂,高熱易導致驚撅。(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體溫調節差)

五、產婦應早晚用牙膏、溫水刷牙,飯後用清水漱口。(孕婦產婦的唾液含酸量高,牙齒易受損)。

六、坐月子期間能洗澡,忌盆浴,但洗澡不宜過長,防止虛脫。(產婦大量出汗應常洗澡,以促進血液迴圈保持皮膚清潔,消除疲勞)

七、坐月子期間應避免過冷過熱,夏季開空調可將室溫調節適度,產婦感覺舒適。(產後關節疼與缺鈣有關,不一定是受風)

八、產後可吃新鮮水果蔬菜(冬季可切成小塊用熱水過一下)。(新鮮水果蔬菜中含大量維生素,利於均衡營養)

九、坐月子能穿拖鞋,但拖鞋應是質地柔軟、彈性好、透氣強的布拖鞋、絨布拖鞋(產後腿腳腫需要慢慢恢復,鞋小對血液迴圈不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