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放棄自然分娩好嗎?

孕婦在分娩前多瞭解分娩知識絕對有必要, 這樣也可避免任性放棄自然分娩選擇剖腹產, 尤其是因為疼痛放棄的。 分娩是懷孕的必經過程, 如果能順產生就儘量順產, 對產婦和胎兒都好。

孕婦為什麼放棄自然分娩而選擇剖腹產?

1、怕痛 缺乏分娩信心而拒絕試產或不知道陰☆禁☆道助產的真實意義, 只聽到或看到表面和個別現象, 而害怕產鉗, 胎吸助產會給胎兒留下後遺症要求剖宮產。

2、害怕 害怕陰☆禁☆道分娩胎兒頭受到產道擠壓而影響胎兒智力;產後陰☆禁☆道變鬆馳, 影響性☆禁☆生☆禁☆活。

3、有的產婦顧慮通過試產,

Advertisiment
又不能保證經陰☆禁☆道分娩, 到頭來再開刀, 與其“受兩次罪”, 還不如直接開刀。

4、以為剖宮產不影響產婦體型, 孩子聰明, 誤傳剖宮產是分娩的理想方式。

剖腹產的好處

A、早期計畫

女性剖腹產的日期是可以在前期就計畫好的。

B、計劃生育

如果你不想再懷孕的話, 那麼, 你就可以在剖腹產之後讓醫生給你進行結紮手術。

C、降低胎兒死亡率

剖腹產後出現嬰兒死亡的狀況是非常少見的。 如果是剖腹產的話, 孩子們的健康會比較有保證。

D、減少子宮破裂的風險

重複的剖腹產有助於減少子宮破裂的風險。 子宮破裂對孩子們能否安全出生是非常重要的。

E、孩子出生更容易

剖腹產的時候, 孕婦能夠避免自然生產所出現的壓力和痛苦

Advertisiment

剖腹產的風險

產婦方面

術後出現併發症的可能性比自然分娩大10~40倍;

出血量是自然分娩的數倍;

手術過程中存在麻醉風險、臟器損傷風險等;

手術創傷面大, 疼痛和恢復時間更長。

嬰兒方面

易患剖宮產兒綜合征, 即急性呼吸障礙;

黃疸發生率較自然分娩高;

易患感覺統合失調症, 即由於大腦的協調性差, 會影響到兒童的注意力、言語表達以及人際交往, 妨礙孩子健康成長。

孕婦進行剖腹產時應注意:

孕婦提前決定做剖腹產手術時, 一旦發生宮縮, 應立即住院;從術前6~7小時開始不准進食;孕婦剖腹產的手術不能超過3次;與下一次懷孕的間隔, 必須比自然分娩長些。

另外, 孕婦若第一次分娩是剖腹產, 下一次分娩如醫生認為是正常的,

Advertisiment
也可以自然分娩。

孕婦分娩時可能會遇見的狀況預習

一、宮縮(陣痛)三四個小時

我的朋友中有三四個就是這樣的分娩, 超級順遂。 其中一個都開了五六指了, 還絲毫感覺沒有, 被醫生“趕鴨子上架”轟上產床。 從疼到生, 不到3個小時。 還有一個是同學的老婆, 直到生完了都不敢相信:“生孩子這麼快嗎?怎麼還沒等疼就生完了?”真讓人羡慕至極。

二、宮縮(陣痛)十多個小時

我想大多數產婦都屬於這種情況吧。 從1指開到2指, 從2指開到3指……每一指都開得艱苦卓絕、痛心疾首。 經歷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的陣痛而筋疲

力盡之時, 迎來呱呱墜地的寶寶。 當寶寶發出第一聲啼哭, 當肉呼呼的小傢伙被送進媽媽的懷抱, 媽媽們突然感覺一切都值了,

Advertisiment
之前的所有疼痛也都忘了。 這種生產 可能要根據產婦和胎兒的需要打腰麻、側切、用產鉗、上吸盤等, 因人而異。

三、提前破水而催產

我不希望先破水, 無論是預產期前還是預產期後。 因為破水後, 寶寶的生存環境就受到威脅, 如果隨即宮縮了還好, 就自然轉為上述兩點了, 若寶寶還沒 有準備好出來而隨後短期內都沒有宮縮, 就一定要實施“催產”, 讓寶寶快快脫離危險環境。 我覺得這樣好痛苦, 媽媽和寶寶都在被強迫做事情, 好可憐。 更不幸 者, 催產仍然催不出來, 寶寶在裡面出現可疑現象, 必須轉而剖宮。

四、“留級”10天而催產

我不知道國內怎樣, 在我們這裡要過了預產期10天還沒有生產跡象, 就要實施催產。

Advertisiment
我上次問我的Midwife:“如果我就不想催產呢?”MW說:“那要

看情況, 到時候我們再商量。 ”聽了幾個朋友催產的案例, 有的最終順產還算好, 有的又轉剖而遭兩遍罪, 我現在已經是“談催產色變”, 所以也很怕自己走到那一 步。

五、各種情況轉為剖腹

我一直希望自己順產, 從來沒有想過剖腹。 英國這邊的醫院也一般不給剖, 除非特殊情況。 比如, 有的人胎位不正, 有的人有產婦高血壓, 有的人有其他

身體不適, 有的人自然生產過程中出現異常……反正, 剖腹產很少見。 如果有人一開始就自己選擇剖腹(在國內比較容易實現, 在英國恐怕不行), 那還好, 自己願 意嘛;而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經歷了各種情況後被迫轉為剖腹, 就比較痛苦, 總覺得生孩子留下了點兒遺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