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孕期用藥的合理途徑

孕期口服藥需謹慎, 以免藥物經肝臟對胎兒造成影響, 孕婦在沒有必要時最好不要服藥, 用藥需有合理途徑。 不建議孕婦口服藥物, 因為下肢血液迴圈減慢, 藥物的作用自然變弱。

孕婦用藥應注意給藥途徑

妊娠期由於特定的生理變化, 孕婦對不同劑型的藥物吸收會發生改變。

口服劑:口服是孕婦最常用的用藥方法。 懷孕時, 由於消化液的分泌量減少和胃腸蠕動功能的減退, 使胃排空時間和通過小腸的時間都延長, 導致藥物的血濃度高峰值時間推遲, 而小腸吸收藥物的量卻有所增加。

肌肉注射劑:肌肉注射藥物較口服藥物吸收快而完全,

Advertisiment
但懷孕時由於下肢血液迴圈減慢, 延緩了對藥物的吸收。

霧化吸入劑:藥物霧化吸入常用於治療肺部疾患。 妊娠期由於心輸出量及每分鐘呼吸量均增加, 所以對噴霧劑的吸收量大大增加。

外用劑:外用的藥物有塗搽、洗滌、滴入、含漱等藥劑, 妊娠時因皮膚、粘膜的血液供應增加, 吸收速度會加快, 吸收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因此, 孕婦用藥時不僅要注意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 還應根據給藥途徑的不同而適當增減藥量。

孕期常見疾病用什麼藥?

1.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可使用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或頭孢類抗生素等。

◇ 輕度感冒孕婦, 可多喝開水, 注意休息、保暖,

Advertisiment
口服感冒清熱沖劑或板藍根沖劑等。

◇ 中醫中藥能有效地控制感冒病毒, 同時又無毒性, 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中藥處方是治療孕婦感冒最好的方法, 感冒的孕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中藥。

◇ 感冒較重有高燒者, 除一般處理外, 應儘快地控制體溫, 可用物理降溫法, 如額、頸部放置冰塊等;亦可選擇使用藥物降溫。 千萬不要服用安乃近等副作用較大的西藥。 在選用解熱鎮痛劑時, 要避免採用對孕婦、胎兒和新生兒有明顯不良影響的藥物, 例如阿司匹林之類藥物, 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諸如醋氨酚等解熱鎮痛藥。

◇ 也可選用偏方, 如用生綠豆一小把兒。 大蔥(靠近根部)三段兒。 生薑三大片。 紅糖一羹匙。 水一湯碗。 製作方法:①將綠豆放入蒜臼搗碎,

Advertisiment
放入大號的蓋杯中, 並加入一勺紅糖待用。 ②鍋內加水一湯碗, 燒開後, 將蔥段、薑片投入稍煮(一、二分鐘), 連湯帶料倒入蓋杯中, 蓋上蓋兒悶一小會兒, 將蔥薑撈出即可服用。 服用方法:晚上睡覺前, 將做好的甜辣湯趁熱喝下, 接著蒙頭睡覺。 直到渾身出汗為止。

2.尿路感染:除多飲水、多排尿外, 可服用頭孢類及青黴素等藥物。

勤清洗:睡前、便後用溫水清洗下身。 清洗順序應先洗外生☆禁☆殖☆禁☆器, 後洗肛門, 避免交叉感染。 夫妻雙方均應養成每晚清洗的習慣, 毛巾、水盆、腳布應分開, 洗腳與洗外☆禁☆陰的毛巾也應分開。

節制性☆禁☆生☆禁☆活:頻繁或不潔的性☆禁☆生☆禁☆活會導致尿路感染。 特別是原有尿路感染病史的孕婦, 孕期最好避免性☆禁☆生☆禁☆活。

Advertisiment
有條件的話, 房事前男女雙方都應先洗澡, 或者用溫水清洗下身。 房事後女方應排空膀胱, 可起到沖洗尿道, 減少感染的作用。

不憋尿:過度憋尿會造成尿液濃縮而刺激膀胱粘膜, 導致發病。 科學飲食、多喝水:多喝水能增強利尿作用和腎臟的免疫功能, 通過沖洗尿道, 有利於細菌和毒素的排出。 懷孕期間, 每天喝水量應在1500至2000毫升;多吃新鮮水果和果汁飲料, 少吃蔥、韭菜、蒜、胡椒、生薑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減少對尿路的刺激。 戒煙禁酒。 忌食溫性食物, 如羊肉、狗肉、兔肉及油膩之品。

注意睡眠姿勢:懷孕中晚期, 增大的子宮在仰臥位時壓迫雙側輸尿管, 使尿液停留而易於感染。 取側臥位, 特別是左側臥位時, 可解除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

Advertisiment
不僅利於尿液通暢、預防尿路感染, 而且對增加胎兒血液供應量也有益。

及時就診:患病後一定要去醫院診治, 切勿拖延以待自愈。 急性期一般在1周內應臥床休息。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勞累或病後休息不好會導致感染復發和轉變為慢性。

孕婦要定期去醫院進行尿常規檢查, 即使未出現尿路感染症狀, 也應配合醫生每半月最多一月檢查一次, 以便及時發現尿液改變, 獲得治療。

孕婦用藥時不僅要注意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 還應根據給藥途徑的不同而適當增減藥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