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孕期可以吃補藥嗎?

對於“一人吃兩人補”的原則, 孕婦最好不用太遵循, 在營養不足之時孕婦可吃補藥補充營養, 當營養充足之時最好不要吃, 是藥三分毒, 孕婦能少吃就少吃, 大補特補並不是幫到點子上, 有時候飲食的合理搭配更能使胎兒健康。

案例:我現在懷孕3個月了, 因為夫妻都是獨生子女, 因此肚子裡的寶貝得到了各方的關愛。 自從懷孕後, 我一下就變成了家裡的“焦點”, 婆婆每天都給我燉補品, 又是桂圓又是燕窩的, 說是這樣等於“一人吃兩人補”, 以後寶寶也能身體壯。 媽媽也隔三差五地送補品過來, 前幾天還說要去買人參。

Advertisiment

孕婦不可亂吃補藥?

孕婦為什麼不宜多服補藥?有些婦女懷孕後, 就多吃補藥補品, 希望胎兒長得快、長得好, 不管是人參還是鹿茸, 樣樣吃。 其心雖可嘉, 但做法實不可取, 這類補藥對孕婦和胎兒, 實在是弊多利少。

人參雖屬老少皆宜的大補元氣之品, 然其作用原則為“虛則補之”。 如孕婦懷孕後久服或用量過大, 就會氣盛陰耗, 陰虛則火旺, 亦即氣有餘, 便是火。 人在內服100毫升3%的人參酊後, 就會感到輕度不安和興奮。 如內服200毫升後, 可出現中毒症狀, 如全身玫瑰疹、瘙癢、眩暈、頭痛、體溫升高和出血等。 孕婦濫用人參, 容易加重妊娠性嘔吐、水腫和高血壓等, 也可促使陰☆禁☆道出血而致流產。 胎兒對人參的耐受量也很低。

Advertisiment
曾有報導, 某婦女懷孕後1個月開始常服人參, 2周後出現心悸、胸悶、頭痛、失眠、鼻腔出血和下肢浮腫等症狀, 繼而出現陰☆禁☆道流血, 待4個月後檢查時, 胎兒已死亡。 所以孕婦不可濫用人參。

孕婦除了不可濫用人參外, 因鹿茸、鹿胎膠、鹿角膠、胡桃肉等也屬溫補助陽之品, 孕婦也不宜服用。 如果病情需要, 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如孕婦想服補藥, 也應本著產生宜涼的原則, 酌情選用清補、平補之品, 如太子參、北沙參、淮山藥、生白術、百合、蓮子、麥冬等。 若孕婦脾胃功能良好, 食欲正常, 沒有噁心、嘔吐和腹瀉, 也可適量服用阿膠, 以利養血安胎。 常言道:藥補不如食補。 苦孕婦想進補, 不如注重日常生活中飲食的搭配、多樣化, 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Advertisiment
注意調養, 這樣做更比吃補藥強。

如何合理安排孕婦的飲食(營養足無需吃補藥)

1、吃得不要太咸

孕婦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平時吃飯不要吃得太鹹。 不少懷孕以前口味偏重, 懷孕後也一如既往的吃得比較鹹。 要知道如果攝取的鈉離子過多, 會導致懷孕期引發高血壓, 發生死胎、胎兒發育不全、肺部發育不全;尤其是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腎臟病的孕婦, 更須嚴格控制鈉的攝入。 切記孕期飲食宜清淡這一條。

2、均衡營養

一般來說, 三大營養素的熱量比例應為:蛋白質10%~14%, 油脂20%~30%, 糖類58%~68%。 而且, 孕婦因為子宮擴大壓迫到腸道, 比一般人更容易便秘, 所以還需要能促進腸道正常蠕動的纖維素。 除此之外, 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也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因為它們是胎兒腦部發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 且兩者之間的比例最好在4:1~10:1之間, 以幫助嬰兒腦部和視網膜的發育。

懷孕婦女最重要的就是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包括奶類、魚肉蛋豆類、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以及油脂類。 孕期要注意調整飲食習慣, 儘量均衡各類食物中攝取所需營養。

3、補充鈣質

一般說來, 孕婦在懷孕末期, 會需要大量的鈣質以通過胎盤供給胎兒, 而一般孕婦所攝

取的營養素中, 鈣質攝取的量和建議量的差距是最大的, 表示孕婦對鈣質的攝取不足。 同時, 孕婦的鐵質需求量又比未懷孕婦女增加一倍左右, 很多孕婦的鐵質攝取量明顯不足。

有的孕婦常會加倍飲用鮮奶以補充營養, 鮮奶固然含豐富鈣質,

Advertisiment
但鮮奶中的鐵、鋅、葉酸和維生素C的含量都不足, 必需脂肪酸也只有微量。 所以, 僅僅多喝牛奶還是不夠的。 妊娠期間孕婦基礎代謝增加15%~23%, 因此每天需要的熱量應為每千克體重167千焦, 即每天10048千焦;比平時多837~1675千焦。 一般來說, 孕期第一期每日應增加628千焦, 第二、第三期每日增加1465千焦才足夠, 但是有些孕婦害怕將;將來自己的身材走樣, 所以儘量的控制飲食, 導致營養嚴重失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