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前腹部接受X線照射 孩子易色盲

過去, 人們總認為胎盤是胎兒的天然屏障, 任何藥物都不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所以, 當孕婦生病需要用藥時, 從不考慮藥物對胎兒發育的影響。 1964年, 德國一些孕婦因出現妊娠反應服用一種叫反應停的藥物作為鎮靜劑。 時隔不久就出生了近萬例“海豹肢”畸形兒, 從而引起全世界對藥物致畸作用的重視, 並廣泛開展了胎盤對藥物的代謝作用和胎兒藥理學的研究。

瞭解, 胎兒與母體之間的物質交換有兩條通道, 一條是通過胎盤絨毛膜經過臍帶靜脈血管直接進入胎兒體內, 另一條是母體血液透過羊膜和絨毛膜進入羊水,

Advertisiment
胎兒通過吞咽羊水或經皮膚吸收進行物質交換。 所以, 進入母體的藥物也可通過這兩種管道進入胎兒體內。

現在通過實驗證實, 不僅從妊娠開始, 母親服藥對胎兒會有影響, 在妊娠之前, 父母用藥或接觸有毒物質及放射線時都可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有報導說:母親在孕前期腹部接受X線照射後, 如果馬上受孕, 出生的孩子常會發生色盲。 患癲癇病的父親服用抗癲癇藥物後, 不僅精子可顯示帶有抗癲癇藥物, 受孕後的孩子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藥物對胎兒的致畸作用最敏感時期是受孕後的頭3個月之內。 在這段時間裡, 胎兒各器官都開始發育, 各類蛋白及脂類合成活躍, 細胞分化迅速,

Advertisiment
最後形成各個不同的器官和組織。 如果在器官細胞合成分化過程中受到藥物干擾, 就會造成胎兒器官畸形。

由於器官分化期互相重疊, 在一個時期內用一種藥物可引起多個器官畸形, 也可能多種藥物共同導致一種畸形。 胎兒3個月後, 各器官基本發育成形, 此後再使用藥物一般不會再發生畸形。

當然, 在日常生活中造成胎兒畸形的原因還有很多。 有些藥物的危害尚在進一步研究之中, 有些新藥的副作用還有待在今後使用過程中進一步總結發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