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中後期最佳睡姿

處於孕晚期的准媽媽們, 如果你也像下文中的小林一樣, 選擇仰臥位睡姿感覺很不舒服時, 因為, 你可能患了“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小林平素體質尚好, 只是血壓有點偏低, 因沒有明顯症狀便沒當回事, 懷孕之後, 情況就不一樣了。 懷胎到7個月時, 患了一種“怪病”, 站起來活動沒有什麼異常, 可一到睡覺病就來了:如果仰臥位, 不一會就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胸悶、面色蒼白, 出冷汗、脈搏加快、心悸不安, 大有虛脫之勢。

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營養沒少一點, 活沒多幹一點, 睡覺怎麼會出毛病呢?帶著這個疑問, 丈夫用救護車護送她到了醫院。

Advertisiment

大夫經過仔細的詢問和必要的檢查, 胸有成竹地在病歷的診斷欄裡寫上了“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顧名思義,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是指在特定的仰臥位時導致的血壓急驟下降的一系列症候, 甚至會導致休克。 本病又叫“妊娠後期仰臥迴圈性虛脫”、“姿態性休克”、“妊娠晚期下腔靜脈綜合征”等。 本病發病率為2%-30%, 症狀有輕有重, 輕者臨床症狀很快消失, 重者持續至改變體位為止。

本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的血壓高低, 與心臟排出血量、迴圈血容量、血管外周阻力、血液粘稠度、血管彈性等因素有關, 而這些因素又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 隨著胎兒不斷增大, 仰臥時, 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 使盆腔和下腔靜脈的血液回流受阻,

Advertisiment
到達心臟的血液驟減, 導致心排血量迅速下降, 血壓隨之降低。 增大的子宮還會壓迫橫隔, 引起迷走神經興奮, 使心跳減慢, 心臟血管擴張, 同樣導致血壓下降。 妊娠晚期, 子宮本身的用血量約占全身的16.67%, 也會使返回心臟的血量減少, 繼而血壓下降。

原因雖多, 結果卻一樣, 均出現血壓下降引發的症狀, 那麼, 這種低血壓是否能預防呢?回答是肯定的。

根據本綜合征均發生在孕28周之後, 特別是32-36周時最易發作, 和仰臥7分鐘左右開始出現症候等特點, 故要把預防重點放在妊娠晚期、放在避免長時間仰臥上。

對於已發生過仰臥位低血壓的孕婦, 對有低血壓病史的孕婦, 要重點保護。 必須堅持在睡覺時取左側臥位或取右側臥位,

Advertisiment
使腰椎前彎度減小;臨睡前適當飲用些流質食物, 諸如蛋湯、菜湯之類, 可有效地減少疾病發作。 此外, 睡覺前應避免過多出汗、過食甜食、過於勞累, 活動後不宜立即臥床, 更不宜仰臥。 對發作嚴重且頻繁者, 還可服用阿托品預防。 使用劑量應根據血壓降低的程度決定, 遵照醫師的意見。 如在產前確診為本病, 務必請醫院接生, 以免發生危險, 即使有過輕度症狀, 也不可麻痹大意, 這樣做是為了兩代人的健康。

一般人不管是趴睡、仰睡或是側睡, 只要個人習慣、舒服就好, 並無關身體健康;但是孕婦則必須適時的改變睡姿, 以適應身體上的改變。

孕婦因為肚子上有負荷, 如果依照一般人的睡姿, 將不符合人體的生理解剖構造;因此,

Advertisiment
孕婦最好採用左側躺的睡姿。

由於後腹腔的脊椎右邊的下腔靜脈, 負責下肢血液迴圈至心臟, 仰睡或右側睡會壓迫到下腔靜脈, 造成下肢水腫、麻痹甚至抽筋, 所以左手在下的左側躺是最佳的孕婦睡姿。

平常睡姿非左側躺的孕婦, 該怎麼調整睡姿呢?

懷孕初期肚子還不大, 睡姿可和平常一樣;但是到了懷孕中期, 肚子漸隆起, 可在此時嘗試改變睡姿, 讓自己改成左側睡;到了末期, 就一定要改成左側睡。 孕婦除了左側躺之外, 可將下肢墊高15~30度, 於兩腿間夾一枕頭, 讓自己能有個輕鬆舒適的睡眠。

懷孕中若發生以下狀況,須提高警覺:

1. 持續性嚴重嘔吐, 可能是妊娠性劇吐, 或肝功能不良引起。

Advertisiment

2. 陰☆禁☆道有液體分泌物流出、出血或羊水, 可能是早期破水或感染所引起。

3. 寒顫、發燒、小便灼熱感或腹瀉, 可能是感染所引起。

4. 胎動改變, 在初覺胎兒活動以後, 突然胎動消失或胎動的形式或量情形有改變, 即可能是胎兒處於危險中, 或子宮內的胎兒死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