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2周:生男生女媽媽“吃”了算嗎

懷孕前後飯菜豐盛, 熱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 生下男孩的幾率大?反之, 就可能生下女孩?在23日公佈的《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 英國科學家給出最新研究理論——懷孕前後女性攝入的熱量越大, 生男孩的幾率就稍大;反之, 生女孩的幾率就稍大。 這種幾率高低之間相差約十個百分點。 不過, 這一報告引起一些專家的質疑。

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為研究胎兒性別與母親飲食的關係, 專門研究了721名首次懷孕的女性, 瞭解她們懷孕前後的飲食情況。 參加研究的“准媽媽”並不知道腹中胎兒的性別。

Advertisiment
她們完成了研究人員製作的調查問卷, 包括150餘種日常食品的食用情況、早餐是否食用穀物、黃油和牛奶以及這些食物的攝入量。

研究人員把“准媽媽”分成3個組。 在攝入熱量最多的一組, 孕婦生下男嬰的幾率為56%;攝入熱量最低的一組, 生下男嬰的幾率則為45%。 埃克塞特大學研究員、論文第一作者菲奧娜·馬修斯說:“(熱量攝入量對男嬰的出生率)影響呈線性, 這說明女性吃得越多, 生男孩的幾率越大。 ”她說, 如果女性攝入的熱量相當大, 她們生育男嬰的幾率也將更大。

此外, 研究人員還發現, 生男孩的女性, 攝入營養物質, 如鉀、鈣、維生素C、E、B12等的數量可能也比生女孩的女性大。

奧秘在於血糖水準?

馬修斯說, 研究結果可以解釋發達國家40年來男嬰出生率每年減少0.1%的現象。

Advertisiment
她說, 在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 肥胖是困擾人們的一大問題, 人們開始在生活中儘量減少熱量的攝入。 此外, 發達國家成年人吃早餐的比例也在下降。

馬修斯說, 研究結果說明, 大自然存在調節人口性別比例“天然”機制, 讓人們能更好地適應豐收或歉收年份。 她說, 社會經驗表明, 養育一個男孩要耗費母親更多的時間和資源, 母親物資豐富, 就可以投入更多資源生下男孩, “而在歉收的年份生女兒就更保險”。

此外, 科學家已經在人工授精實驗中發現, 葡萄糖水平對不同性別的胎兒發育具有不同影響。 培養液中葡萄糖含量高時, 男性胚胎的發育受到促進, 女性胚胎則受到抑制。

Advertisiment
《每日電訊報》說, 孕婦不吃早餐, 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就會下降, 可能被身體理解為懷孕條件不佳和食物不充分。 而在昆蟲領域, 物資匱乏時雌性個體生育率上升的現象得到了廣泛研究, 這一現象還存在于馬、牛和鹿的某些種類中。

不過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斯圖爾特·韋斯特質疑說, 研究所獲的對比結果相差不大, 生男孩的幾率在45%至56%之間浮動;其次, 其他靈長類動物在此類實驗中得出的結果也具有較大的波動性。 而在遺傳學研究中, 胎兒性別由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體或Y染色體決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