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子宮脫垂的症狀及分度防治

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禁☆道下降, 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準以下, 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禁☆道口外, 稱為子宮脫垂, 常伴發陰☆禁☆道前、後壁膨出。
本病中醫稱為陰挺。 其病因病機或因素體虛弱, 中氣不足, 或產時用力過度, 產後過早勞累而耗氣, 或因慢性咳嗽, 長期便秘均可導致氣虛, 氣虛下陷, 不能提攝子宮, 而致陰挺;或因先天腎氣不足, 或多產房勞傷腎, 或難產致胞絡損傷, 或年老腎氣漸衰, 均可導致腎虛, 腎氣虛弱, 沖任不固, 系胞無力, 而致陰挺。 若子宮長期脫出陰☆禁☆道口外, 受衣褲摩擦而損傷, 又為濕邪外侵,
Advertisiment
蘊而生熱, 以致濕熱下注, 而成虛中夾實之證。
西醫認為, 子宮主要依靠盆底組織及各支援韌帶的支托而維持在正常位置, 苦盆底支援組織損傷, 韌帶鬆弛, 則子宮失去支持而沿陰☆禁☆道方向下降, 導致子宮脫垂。 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的最主要原因, 在急產、滯產、巨大胎兒、困難的陰☆禁☆道助產手術中, 可使子宮的支援組織過度伸展或撕裂, 產時未及時修補, 產後又未注意休息, 較早參加體力勞動, 尤其是重體力勞動, 而導致子宮脫垂。 營養不良, 體質虛弱, 亦易發生子宮脫垂, 並伴發胃下垂、腎下垂等。 此外, 腹壓的增加, 如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 長期從事蹲位、站立、肩挑或搬舉重物的體力勞動, 或腹部巨大腫瘤、大量腹水等, 均可致
子宮脫垂。
Advertisiment

臨床上根據子宮脫垂程度的不同, 將子宮脫垂分為三度:
Ⅰ度:輕型為子宮頸距離處☆禁☆女☆禁☆膜緣少於4 釐米, 但未達到處☆禁☆女☆禁☆膜緣。 重型為子宮頸已達處☆禁☆女☆禁☆膜緣, 但未超過該緣, 檢查時在陰☆禁☆道口見到子宮頸。
Ⅱ度:輕型為子宮頸已脫出陰☆禁☆道口外, 但宮體仍在陰☆禁☆道內。 重型為子宮頸及部分宮體已脫出於陰☆禁☆道口外。
Ⅲ度:子宮頸及子宮體全部脫出陰☆禁☆道口外。
對Ⅰ度子宮脫垂者應用中醫綜合療法效果好, 對Ⅱ度以上患者宜採用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子宮脫垂的治療方法

    子宮下垂也叫子宮脫垂,子宮內壁不能良好收縮復原,下垂到陰☆禁☆道中,嚴重的可能伸到體外。子宮下垂一般的症狀,至少會有下墜感(下腹有東西要掉出來的感覺),平時就會腰酸背痛,嚴重時還會拖累膀胱及直腸,而會有頻... [詳細答案]

  • 2回答

    產後子宮脫垂的症狀

    子宮下垂也叫子宮脫垂,子宮內壁不能良好收縮復原,下垂到陰☆禁☆道中,嚴重的可能伸到體外。子宮下垂一般的症狀,至少會有下墜感(下腹有東西要掉出來的感覺),平時就會腰酸背痛,嚴重時還會拖累膀胱及直腸,而會有頻...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子宮脫垂的危害?

    子宮脫垂後危害很大,由於子宮長期暴露在外面,由於摩擦等的影響,會引發一系列的病發症,而且使膀胱變位和尿道受壓,常伴尿頻、排尿困難、尿瀦留或尿失禁等症狀,當血液迴圈受到影響時,子宮脫垂還會導致子宮鬱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子宮脫垂的日常護理方法?

    1、注意臥床休息,睡時宜墊高臀部或腳部,抬高二塊磚的高度。2、產後不過早下床活動,特別不能過早地參加重體力勞動。3、避免長期站立或下蹲、屏氣等增加腹壓的動作。4、保持大小便的通暢。5、及時治療慢性氣...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子宮脫垂的飲食保健?

    一、起居調養法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下蹲,不可用力提取重物,儘量少做屏氣等能增加腹壓的動作。注意臥床休息,睡覺時宜墊高臀部或腳部。保持大小便的通暢。及時治療慢性咳嗽、便秘、腹瀉等易增加腹壓的疾病。產後不要...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