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嬰幼兒期飲食的幾大注意

幼兒期小兒的消化功能正處於不斷完善和增強階段, 活動量 逐漸加大, 尚需要足夠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供給, 而食物的種類和烹調方法又逐步過渡到接近成人飲食, 故應選擇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 以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因此, 幼兒的飲食應注意幾點:
(1)剛剛斷奶的幼兒, 年齡尚小, 消化功能不完善, 且牙齒不全, 咀嚼功能較差, 要特別注意選擇易於消化和營養豐富的食物。 此時, 每天還可繼續供給0.25~0.5千克牛奶或豆漿、代乳品等, 以及菜泥、肉末、煮熟的水果及橘子汁等。 食物要求碎、細、軟、爛和新鮮,
Advertisiment
不宜太硬和油膩, 以及過於酸辣、甘甜, 食物在製作方面應力求“小”、“巧”。
(2)幼兒飲食要定時、定量。 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約為4~5小時, 所以每餐的間隙以4小時為宜。 1.5~3歲的幼兒, 每日可進餐4次(三餐一點)。 不要額外加餐或給點心, 也不要隨意給吃糖果和零食。 只要作息時間有規律, 早睡早起, 幼兒在清晨胃內已基本排空, 食欲正旺, 就應當用早飯, 而不是“早點”, 並且應該是熱量充足、營養豐富的一餐飯。 午餐比早餐和晚餐更要豐富一些。 晚餐則宜少用高糖和肥厚的動物性食品, 以免熱量蓄積導致肥胖, 或蛋白質過量刺激神經系統使睡眠失常, 而可適當食用些蔬菜、水果。 每晚可飲一杯牛奶, 助於睡眠。 要培養幼兒吃多樣化食物的習慣,
Advertisiment
避免偏食及只吃幾種食物。 每當給一種新的食物時, 要說明為什麼吃這種食物。 或者改變花樣和烹調方法, 以引起幼兒食用這種食物的興趣。 如小兒不愛吃青菜, 可做成包子、餃子、菜餅等。 不要在吃飯前或吃飯時責備孩子。 有的孩子如果過了時間還沒有吃完(一般應在30分鐘左右吃完), 經過多次耐心勸導, 還故意拖延時間, 到時可將飯菜拿走, 不再讓他繼續撥弄。 幼兒1~2頓吃不飽不要緊, 這頓沒吃, 下頓自然會好好吃。 不要因為這頓沒吃好, 就在正餐之外給吃零食, 這樣就會養成正餐不好好吃, 專吃零食的壞習慣。
最好不吃零食, 特別是在飯前不要吃糖果、餅乾等, 以免影響幼兒食欲, 父母應簡淺地告訴幼兒吃某種食物時對身體會有什麼好處的道理,
Advertisiment
教育他們不要有偏食、挑食和貪吃等不良習慣, 否則會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 另外, 幼兒期不宜用菜湯、肉湯攪飯, 注意各種食物營養的搭配, 蛋類、肉類及蔬菜等都應逐漸增加, 並注意食物的色澤、香味等, 以增進幼兒的食欲。 同時, 每次幼兒的膳食內容要簡單些, 種類不必要求過多, 只要能保證營養素的供給即可。
(3)隨時觀察幼兒的發育情況以及大便形狀, 如有腹瀉或消化不良時, 應追查原因, 及時改變飲食。
(4)幼兒應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飯前洗手, 吃飯時專心, 不能邊吃邊玩邊走, 吃飯時間也不要太長, 一般每頓飯不超過30分鐘。 吃飯的地方應清潔、安靜, 吃多少盛多少, 防止剩飯, 也不應邊吃邊喝水,
Advertisiment
影響其消化吸收。 父母也不要隨意在吃飯時斥責孩子, 如孩子不愛吃飯或吃飯時貪玩, 應說服教育, 但不能遷就, 以免養成不良的惡習。 幼兒吃的水果要洗淨, 最好先用開水燙, 以免引起寄生蟲病或消化不良。 另外, 碗筷最好能專用, 並及時消毒;父母喂孩子前也應把手洗乾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