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大腦發育遲緩要如何判斷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的時候, 有些媽媽杞人憂天, 十分擔心自己肚中的寶寶發育是否健全。 當孩子呱呱墜地後, 終於吃下一顆定心丸了, 寶寶五官四肢健全。 但孩子大腦發育又是否健全呢?媽媽們又有些焦慮了。 其實媽媽們大可不必糾結, 寶寶的一些行為反應是能看出寶寶的發育情況的。 下面我們就通過孩子本能的神經發射本事, 來觀察孩子的大腦發育情況。 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寶寶的這些神經反射本領是具有一定時間性的, 如果出生後這些反射不出現, 或者到了該消失的時候不消失,

Advertisiment
都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可能存在問題。

覓食反射:媽媽可用手指觸及新生兒的一側面頰, 這時, 孩子的頭會立即反射性地轉向該側。 若輕觸其上唇, 孩子會有吸吮動作, 表現出想吃東西的樣子。 正常情況下, 這種反射在孩子出生3~4個月時消失。

腳趾反射:用鈍尖的物體由孩子的腳跟部向前劃足掌外側, 可引起孩子的腳拇趾背屈, 其餘4趾既不彎屈, 並呈扇形展開。 也有的腳趾表現為腳拇趾背屈, 其餘4趾既不彎屈, 也不呈扇形展開。 也有的腳趾表現為其他反射形式。 但不論出現何種反射表現, 都是一種好兆頭。 此反射在出生6~12個月時消失。

抓握反射:可用手指或玩具等接觸孩子的手心, 這時, 他會本能地做出抓東西的動作。 這種反射在孩子出生後3~4個月時消失。

Advertisiment

吸吮反射:用乳☆禁☆頭或其他物品接觸及孩子的唇部, 或將乳☆禁☆頭放入孩子的口中, 即可引起孩子出現口、唇、舌協調運動的吸吮動作, 甚至孩子的小手還會不由自主地去抓握乳☆禁☆頭。 此反射在孩子出生後4個月左右時消失.

擁抱反射:讓新生兒仰臥在床上, 托隱他的頭頸, 然後突然放低孩子的頭位, 使頭向頸後屈曲10~15°角, 這時, 孩子會出現兩臂外展, 接著屈曲內收到胸前, 呈擁抱狀;或者在新生兒頭部附近, 用手拍擊其床墊, 孩子也可以出現這樣的反射。 這種反射在孩子出生3~4個月消失。

踏步反射:扶新生兒腋下, 使其站立在床上, 身體略向前傾, 孩子就會出現踏步動作。 此反射在孩子出生6個月後消失。

由此可見,

Advertisiment
通過孩子的覓食反射, 腳趾反射, 抓握反射, 吸吮反射, 擁抱反射, 踏步反射, 可以很好的反應出孩子大腦的發育情況。 媽媽們不妨做個有心人, 細心觀察下孩子這幾方面的發育情況。 假若發現情況有異, 就要及時帶孩子就醫了。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寶寶發育遲緩要如何調理

    對寶寶發育遲緩,對首先考慮餵養(進食的數量;消化吸收狀況;餵養環境和進食狀況等),再有考慮疾病(過敏;慢性疾病消耗等)。如果排除了是餵養問題,主要與大腦發育有關,表現運動、語言等落後。先到兒童神經科...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大腦發育有沒有規律?

    由於新生兒的腦重已經達到成人腦體重25%左右,神經細胞數目已經與成人接近。所以在生後腦重增加主要是神經細胞體積增大,突觸及神經髓鞘的形成,這個過程大約4歲發育完成,此時大腦發育已接近成人水準,發育開...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大腦發育的規律是怎樣的?

    新生兒的腦重已經達到成人腦體重25%左右,神經細胞數目已經與成人接近。所以在生後腦重增加主要是神經細胞體積增大,突觸及神經髓鞘的形成,這個過程大約4歲發育完成,此時大腦發育已接近成人水準,發育開始放...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大腦發育有規律嗎?

    考慮到新生兒的腦重已經達到成人腦體重25%左右,神經細胞數目已經與成人接近。所以在生後腦重增加主要是神經細胞體積增大,突觸及神經髓鞘的形成,這個過程大約4歲發育完成,此時大腦發育已接近成人水準,發育...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發育遲緩要如何進行調理

    您好,寶寶發育遲緩需要一段的時間慢慢的調教的,多和寶寶說話,多訓練寶寶走路,還有就是多帶寶寶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寶寶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寶寶看到其他小孩走路說話,可能自己就會跟著學會了。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