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腹瀉症狀 媽媽要準確區別嬰兒腹瀉的症狀

很多小寶寶都有拉肚子的現象, 這是因為小寶寶的腸胃較脆弱而引起的。 這個時候咱們的爸爸媽媽就應該想方法阻止寶寶拉肚子的現象。 但是, 有一點小編要告訴各位媽媽爸爸, 那就是你們一定要區別寶寶到底是“大便”還是“腹瀉拉肚子”。

因為寶寶上廁所的有些情況是很容易把大便錯認為是腹瀉了。 所以咱們的家長一定要確認寶寶的到底是拉肚子還是正常大便哦~~

到底嬰兒腹瀉症狀是什麼呢, 小編收集了許多相關資料, 相信對媽媽有一定幫助, 不會輕易搞混, 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詳細瞭解瞭解吧~

Advertisiment

嬰兒腹瀉的大致症狀

輕型

起病可緩可急, 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食欲不振, 偶有溢乳或嘔吐, 大便次數增多(3~10次/天)及性狀改變。 無脫水機全身酸中毒症狀, 多在數日內痊癒, 常有飲食因素及腸道外感染引起。

在佝僂病或營養不良患兒, 腹瀉雖輕, 但常遷延, 可繼發其他疾病。 患兒可表現為無力、蒼白、食欲低下。 大便鏡檢可見少量白細胞。

重型

常急性起病, 也可由輕型逐漸加重、轉變而來, 除有較重的胃腸道症狀外, 還有較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中毒症狀(發熱、煩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多由腸道內感染引起。

嬰兒腹瀉的具體臨床表現

1.消化道症狀

腹瀉時大便次數增多, 量增加, 性質改變, 便次每日3次以上,

Advertisiment
甚至10~20次/d, 呈稀便、糊狀便、水樣便, 少數患兒粘液膿血便。 判斷腹瀉時糞便的硬度比次數更重要。 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 不是腹瀉。

人乳餵養兒每天排便2~4次旱糊狀, 也不是腹瀉。 噁心、嘔吐是常見的伴發症狀, 嚴重者嘔吐咖啡樣物, 其他, 腹痛、腹脹、食欲不振, 嚴重者拒食。

2.全身症狀

病情嚴重者全身症狀明顯, 大多數有發熱, 體溫38~40℃, 少數高達40℃以上, 煩躁不安, 精神萎靡、嗜睡、驚厥、甚至昏迷。 隨著全身症狀加重, 可引起神經系統、心、肝、腎功能失調。

3.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主要為脫水及代謝性酸中毒, 有時還有低鉀血症, 低鈣血症。

1)脫水

一般表現為體重減輕, 口渴不安, 皮膚蒼白或蒼灰、彈性差, 前鹵和眼眶凹陷, 粘膜乾燥, 眼淚減少,

Advertisiment
尿量減少。 嚴重者可導致迴圈障礙。 按脫水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①輕度脫水:

3%~5%體重或相當於30—50 ml/kg液體丟失, 表現為精神稍差, 煩躁, 皮膚乾燥, 眼窩、前囟稍凹陷, 尿量稍減少。

②中度脫水:

5%-10%體重或相當於50—100 ml/kg液體丟失, 表現為精神委靡, 乾燥, 彈性差, 眼窩、前囟明顯凹陷, 哭時淚少, 口唇乾燥, 肢端冷, 尿少。

③重度脫水:

超過10%體重或相當於100~120 ml/kg液體丟失, 表現為精神極度委靡, 表情冷漠, 昏迷, 休克, 尿少甚至無尿。

2)代謝性酸中毒

脫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謝性酸中毒。

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深長呈歎息狀, 口唇櫻紅, 嚴重者意識不清、新生兒及小嬰兒呼吸代償功能差, 呼吸節律改變不明顯, 主要表現為嗜睡、面色蒼白、拒食、衰弱等, 應注意早期發現。

Advertisiment

3)低鉀血症

病程在1周以上時低鉀血症相繼出現。 營養不良者出現較早且較重。 在脫水未糾正前, 因血液濃縮、尿少, 血鉀濃度可維持正常, 此時很少出現低鉀血症。 輸入不含鉀的液體後, 隨著血液被稀釋, 才逐漸出現。

血清鉀低於3. 5mmol/L以下, 表現為精神萎靡, 肌張力減低, 腹脹, 腸蠕動減弱或消失, 心音低鈍。

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嚴重者昏迷、腸麻痹、呼吸肌麻痹、心率減慢、心律不齊、心尖部收縮期雜音, 可危及生命。

心電圖表現ST段下移, T波壓低、平坦、雙相、倒置, 出現U波, P-R間期和Q-T間期延長。

(4)低鈣血症和低鎂血症

在脫水與酸中毒糾正後可出現低鈣血症。 表現煩躁, 手足搐搦或驚厥。

原有營養不良、佝僂病更易出現, 少數患兒可出現低鎂血症, 表現為手足震顫,

Advertisiment
舞蹈病樣不隨意運動, 易受刺激, 煩躁不安。 嚴重者可發生驚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