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的視覺能力

視覺辨認是指同時在嬰兒眼前呈現兩種不同的視覺刺激, 如果嬰兒更傾向于注視其中的一個, 就說明嬰兒可以知覺到兩刺激之間的區別, 並對一個產生偏好。

研究者設計了測查嬰兒期視覺辨認的裝置。 這種裝置是一個具有觀察功能的小屋, 讓處於覺醒狀態的嬰兒平躺在屋中小床上, 在嬰兒可注視到的頭頂上方呈現不同的刺激物, 觀察者通過小屋頂部的窺測孔, 記錄嬰兒注視物體所用的時間。 研究者給1~15周的嬰兒呈現了人臉照片、牛眼圖及畫有無規則圖案的圓盤, 並記錄在一分鐘內嬰兒對不同刺激所注視的時間。

Advertisiment
結果表明, 3個月的嬰兒就可以從其它圖形中區分出母親面孔的照片, 並對其表現出偏好。 其他研究也獲得了較為一致的結果, 即3個月的嬰兒已具有分辨簡單形狀刺激的能力。

嬰兒的視覺能力

還有研究者使用習慣化與去習慣化的方法研究尚未掌握語言的嬰兒對顏色的分類與語言能力已發展得相當完善的成人是否相同。 其具體方法是, 首先讓4個月的嬰兒對相應于480毫微米波長的色條形成習慣化, 成人將這種波長的顏色命名為藍色;然後再給嬰兒呈現兩種不同的色條, 其一比形成習慣化的剌激的波長多30毫微米, 為510毫微米波長;其二是比原來的刺激少30毫微米, 為450毫微米波長。

Advertisiment
這兩種後習慣化刺激均與標準刺激不同, 但是成人認為450毫微米波長的顏色與標準藍色在濃度上不同, 仍卻將其感知為藍色, 因此對它繼續保持習慣化;而將具有510毫微米波長的顏色感知為綠色, 屬不同的顏色種類, 對此形成去習慣化。 年僅4個月的嬰兒對上述兩種後習慣化刺激表現出與成人相同的分類反應。 這表明, 是否具有標誌顏色的詞彙並不是形成顏色類別的必要條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