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的心理特點父母需注意

嬰兒期是指兒童從出生到1歲的時期。 胎兒剛出生後主要依靠皮層下中樞來實現非條件反射來保證他的內部器官和外部條件的最初適應, 此時重要的非條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禦反射及定向反射。 嬰兒期由於神經髓鞘的形成不全, 神經興奮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傳導, 故興奮特別容易擴散, 這也是小兒易激動的生理原因。

隨著腦的不斷發育, 皮質中的暫時性聯繫也日益發展起來。 新生兒明顯的條件反射 的是在出生後兩周左右。 4個月的兒童能區別各種氣味, 能分辨不同顏色的物體。 4-5個月便能分辨出親人和生人。

Advertisiment
從第4個月起開始分辨出成人的聲音, 如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就高興起來, 並開始發出一些聲音以回答成人。

5-6個月嬰兒就可以再認媽媽, 這是由於條件反射的建立和發展, 嬰兒出現的短暫記憶的表現。 7-8個月時起, 由於兒童多次感知某種物體或動作, 並同時聽到成人說出關於這一物體或動作的詞, 在他的腦裡, 就在這一物體或動作的形象和詞的聲音之間, 建立起暫時聯繫, 以後只要再聽到這個詞的聲音就能引起相應的反應。 10-11個月起嬰兒開始“懂得”詞的意義, 並對詞的內容發生反應, 詞開始成為信號, 即第二信號兒童的語言或說出的詞是從成人所發出的詞或者語言的聲音模仿開始產生的,

Advertisiment
因此, 為了儘快開發兒童的語言能力, 成人在與兒童接觸時應盡可能不斷給予語言刺激。

兒童情緒自兩個月以後, 積極情緒開始發展, 當吃飽、溫暖時, 可以看到兒童活潑而微笑的表情, 反之, 能引起否定的情緒反應, 如哭鬧、呆滯等。 因此, 為了培養兒童良好的情緒狀態, 應經常和兒童交往, 提供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提供適當的玩具, 並多給予關心、照顧和撫愛。

胎兒期:

對胎兒的研究發現, 6周時, 視神經就開始鋪路了, 將視網膜連接到“初級”的大腦上。 然後, 眼的晶狀體和眼角膜形成, 眼皮覆蓋在眼睛上。

大約在6個月左右, 胎兒就已經對光很敏感了。 他能感覺到光的強度, 因為光可以穿過母親腹部的組織和肌肉, 射進子宮中去。

Advertisiment

隨著出生的臨近, 亮亮就越來越經常地練習睜開眼睛, 準備著進入一個光明的世界。

新生兒:信號太強, 無法分辨, 調試工作開始了!

新生兒的視覺裝置雖然已經到位, 但還很不成熟, 不能馬上有效地運作。 遠遠近近那麼多光一下子湧入他的眼睛, 太亮了, 弄不清楚是些什麼。

現在, 他的視力很低, 一方面是因為他眼睛的玻璃體還沒有完全透明;另一方面, 他的視神經——眼睛和大腦之間的通路——雖然已經長成了, 但是還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幾個小時內, 新生兒的眼睛就開始工作了。 如果把他的視覺系統看成一部機器, 那麼, 這部機器不僅需要潤滑, 而且需要調試!現在, 他只能看到眼前18~38釐米內東西的大致輪廓, 因為他的睫狀肌還缺乏強度,

Advertisiment
還沒有能力進行調節。 但是, 這種調節能力在不斷增強。

他還需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位於眼底視網膜的感光細胞(感光接受器)還沒有長好, 而且數量也不夠。 因此, 他的視野大約只有45度左右。 感光細胞要逐漸地得到發展, 最終, 大概有600萬個負責分辨細節和識別色彩的視錐細胞將集中在視網膜的中間, 而幾億個負責接受光線的視杆細胞分佈在視網膜的周圍, 使他有更廣闊的視野看到他居住的三維世界。

1-4周:看見媽媽

嬰兒很快對光線的反差非常敏感。 你瞧, 他正盯著媽媽的臉呢:光線照亮媽媽的眼睛, 照在她圓圓的顴骨上, 照在她對著寶寶咿呀說話的嘴唇上、舌尖上……

看到寶寶的注視, 媽媽快樂極了,

Advertisiment
話也更多了。

嬰兒不僅僅在尋找從我們嘴裡發出的特別的聲音, 而且他的大腦在拼命地工作, 記錄這種效果, 儲存起來。 有一天, 這會變成他自己的本領, 他也能這樣用舌頭發出聲音。

如果媽媽把手或奶瓶在他的眼前晃動, 他會眨一下眼。 醫生說, 這叫瞬目反射, 表明嬰兒有視覺。

當視野中出現水準方向緩慢移動的光線, 他偶爾也會追視。 但要控制眼球的轉動實在比較累, 這項技能還需要練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