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異常大小便解決方法

小兒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等的不同, 每天排便次數可以不盡相同。 嬰幼兒糞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小兒胃腸道的生理和病理狀態。 母乳餵養兒、人工餵養兒以及混合餵養兒在排便次數上、糞便性狀方面各有特點。

嬰兒大便的成分

從新生兒大便看健康

正常嬰兒大便中水份占幹濕比重的80%。 有形成分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殘渣, 三分之一是腸道正常細菌, 還有微量礦物鹽類、膽色素及衍化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等。 三分之一是細菌, 這些細菌是對人體有益的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

Advertisiment
它們能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維生素供人吸收利用, 與人共生共存。

母乳餵養兒大便中主要是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牛奶餵養兒大便中則主要是大腸桿菌;只有新生兒生後2~3天內排出的墨綠色粘稠胎糞不含細菌。

嬰兒大便的外在特徵

新生兒胎便

正常新生兒在出生後24~36小時內排泄黑綠色大便, 即胎便, 3~4天后逐漸變為黃色稀糊便;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

未加輔食的母乳餵養嬰兒, 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 稠度均勻如藥膏狀, 或有小米樣的顆粒, 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 呈酸性反應, 有酸味但不臭。

每天排便2~4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 突然增至5~6次大便, 則應考慮是否患病。 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 經常4~5次, 甚至7~8次, 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

Advertisiment
體重不減輕而照常增加, 屬生理性腹瀉, 不要任意停喂母乳和亂用藥品。 嬰兒在加輔食後大便次數會減少, 1周歲以上的小兒大便次數減至一天一次。

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

以牛乳餵養的嬰兒, 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 質較硬, 呈中性或鹼性反應。 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多, 有明顯的蛋白分解後的臭味, 但還不及成人大便臭。 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 則排便次數增加, 便質柔軟。

大便異常與嬰兒疾病

大便次數、性質、氣味的改變均可反映嬰兒疾病, 尤其判斷消化道疾病意義更大。

從大便性狀判斷11種疾病

大便褐色, 球狀硬便, 是便秘, 周邊可能帶少許鮮血絲, 是硬便損傷肛門所致。

大便黑色, 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貧血的鐵劑藥物所致;

Advertisiment

大便果醬樣, 同時寶寶哭鬧, 嘔吐, 注意腸套迭的發生;

大便黃褐色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 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未添加輔食的可限制奶量1~2天;

大便淡黃色、呈糊狀、外觀油潤、內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數都比較多, 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脂肪消化不良時, 母乳餵養的可以只給孩子吃前半段奶, 脂肪含量高的後半段奶則擠出棄去。 同時, 母親可多飲水及少食含脂肪高或油性大的食物。 哺牛奶的可喂脫脂肪奶, 或牛奶煮沸後略冷卻, 將表層凝結的“奶皮”揭去。

大便水樣, 有泡沫, 酸味刺鼻且如餿食般, 這可能是糖類不消化所致。 也可能是腸道感染炎症或多或少其它原因,

Advertisiment
需要診治。

嬰兒飲食中的糖類主要是乳類中乳糖及調味時加的蔗糖。 排酸味水樣便時, 如能排除腸道炎的可能, 則應減少或暫時停喂乳類食品, 代米湯或淡豆漿, 並用葡萄糖代替蔗糖調味。

大便灰白色, 同時孩子的白眼珠和皮膚呈黃色, 有可能為膽道梗阻或膽汁粘稠或小兒肝炎;

大便帶有鮮紅的血絲, 可能是大便乾燥, 或者是肛門周圍皮膚破裂;

大便赤豆湯樣, 可能為出血性小腸炎、這種情況多發生於早產兒;

大便次數多、量少、綠色或黃綠色、含有膽汁、帶有透明絲狀粘液、孩子有饑餓表現, 為奶量不足, 饑餓所致腹瀉;

大便膿血樣, 多見於痢疾, 患兒常伴有發熱、噁心、嘔吐、不願進食、全身無力、陣發性腹痛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嬰兒大便異常可診斷的疾病還有很多, 以上幾點供年輕父母們在觀察嬰兒大便時參考。 大便輕度異常, 父母可以自己判斷有否疾病;如果明顯異常應立即去醫院請兒科大夫診治。

特別提示:如果需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應在家提前留取大便樣, 以便到醫院能夠及時進行化驗, 儘早得到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