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時期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度過了新生兒時期, 寶寶們步入了嬰兒期。 嬰兒期是寶寶一個較為關鍵的成長發育時期, 此時寶寶對於各種營養成分的需求開始逐漸增多, 慢慢的, 母乳就不能夠滿足他們的成長發育需要了。 接下來, 媽媽們就要開始為寶寶的飲食進行精心的安排了。 嬰兒成長所需的營養很多, 要讓嬰兒很好的成長, 均衡營養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對於幾種重點的營養成分, 媽媽們一定要保證寶寶能夠從日常的飲食中得到充分的攝取。 那麼, 這幾種重點的營養成分都是什麼呢, 嬰兒每天需要補充多少才夠呢。

Advertisiment

水: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 小兒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新陳代謝旺盛, 熱量需要多, 但腎臟濃縮功能差, 因此所需水分相對地較多。 攝入蛋白質和無機鹽多者, 水的需要量增加, 牛乳中含蛋白質及鹽類較多, 嬰兒需水100~150ml/ kg/d, 3~7歲90~110ml, 10歲70~85ml, 14歲時約40~60ml。 嬰幼兒每日攝入量少於60ml/kg, 即可發生脫水症狀。

蛋白質:由於小兒生長發育需要正氮平衡, 故蛋白質按體重計算需要量比成人高。 嬰兒飲食中蛋白質含量約占總熱量的15%, 母乳餵養每日需蛋白質2g/kg, 牛乳餵養為每日3.5g/kg,混合餵養為每日3.0g/kg。

脂肪:是供給能量的重要物質, 主要來源於乳類、肉類、植物油。 嬰幼兒飲食中脂肪供給占總熱量的35%, 每日約需4~6g/kg, 6歲以上約為每日2~3g/kg。

糖類:是供給熱量的主要來源, 其供熱量約占總熱量的50%,

Advertisiment
嬰兒每日約需10~12g/kg, 兒童每日約需8~12g/kg。 食物中糖類過多發酵過盛刺激腸蠕動可引起腹瀉。

維生素:是維持正常生長及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營養素, 與酶關係密切, 是構成許多輔酶的成份。 維生素種類很多, 水溶性包括維生素B1、B2、B6、C等, 在烹飪過程中易損失, 體內不能貯存。 脂溶性包括維生素A、D、E、K, 吸收後可在體內貯存, 過量則易蓄積中毒。 造成維生素缺乏的原因除膳食攝入不足外, 還可因消化吸收障礙、分解破壞增強、生理需要量增加以及腸道細菌合成障礙引起。 其中, 維生素A、B1、B2、C、D、B12、葉酸等容易發生膳食中含量不足。

由於嬰兒已經逐漸斷奶, 所以更要特別注意補水, 人是離不開水的, 睡對於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所以, 注意給寶寶補水是媽媽們要注意的第一個方面。 當然, 在嬰兒的飲食方面要注意的還遠遠不止於此, 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講, 嬰兒時期的飲食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蛋白質是寶寶生長發育所不可缺少的, 脂肪的攝入量也一定要有所保障。 而糖類雖然沒有什麼營養, 但是對於寶寶來說, 這可是一天熱量的主要來源, 所以, 在寶寶的飲食中還是要注意安排一些甜食。 最後, 就是維生素了。 維生素, 從字面的意思上來說, 就是維持生命的元素, 可見其絕對是寶寶身體成長發育所必不可少的。 維生素的種類很多, 要讓寶寶健康成長, 就要做到每一樣都不能少, 雖然蔬菜和水果中的維生素含量都非常豐富, 但是如果在製作的時候不加注意,
Advertisiment
很容易會造成大量流失。 寶寶每天的食量是比較有限的, 所以, 因烹調方法不當而導致食物營養流失的問題是最好不要發生的, 否則一定會影響到寶寶的營養攝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