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手語要學嗎?學了有哪些好處?

什麼是嬰兒手語

嬰兒手語將聽力有障礙的、不會說話的人使用的規範手語以及寶寶天生就會用的一些簡單的手勢融合在一起。 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Acredolo和Goodwyn共同創造, Acredolo是一位心理學教授, 而Goodwyn是嬰幼兒成長方面的專家。

他們創造嬰兒手語的目的, 是希望寶寶在還不能講話的時候, 能通過簡單的手勢和人交流。 在發明的時候, 考慮到寶寶學習的能力, 所以設計的動作比較簡易, 也符合我們日常的習慣。 所以父母和寶寶無需特意去培訓機構專門學習就可以學會。

學嬰兒手語的好處都有哪些呢?

到現在為止,

Advertisiment
對於"嬰兒手語可以加快寶寶的智力方面的發展"這個言論還沒有能夠證明。

1.加快學習語言的速度

孩子語言學習速度的進步, 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如果嬰幼兒開始和大人進行溝通, 那麼大人自然會更加開心地和寶寶形成很好的互動, 學習語言的速度自然會加快。

2.增強親子的親密度

從根本上來說, 手語是為了寶寶能和家長更好的溝通。 通過手語可以讓嬰幼兒和家長相處的更加融洽, 可能一個小小的動作, 就可以讓你真切的感覺到你和寶寶之間沒有隔閡的那種真誠的情感。

3.比傳統教育的寶寶使用語言交流更流暢

由於嬰兒嘴巴部位的肌肉群發育稍微晚些, 大概出生後20個月左右才會慢慢發育。

Advertisiment
但這個時候的寶寶, 已經瞭解溝通的意義, 而且已經有了通過手勢動作來和周圍人進行溝通的本領。 嬰兒手語的發明人這麼表示。 他還發現聾啞孩子用手語來交談相對于正常孩子用語言來溝通要更加順暢。

嬰兒手語什麼時候學

嬰兒手語適合每一個處在學習講話期間的寶寶, 學習的孩子大多是不超過三歲的寶寶。 在寶寶6-8個月時, 這個階段是寶寶學習手語的最好時期。 這個時候家長已經能夠很嫺熟的處理養育寶寶的事情, 也有更多精力可以用來實施育兒計畫, 此時的寶寶也逐漸可以坐穩, 學手語更為便捷。 更關鍵的是, 這時的寶寶在生理方面的發展已經慢慢趨於成熟, 包括手和眼睛的協調能力、理解能力、記憶力等,

Advertisiment
都能滿足學習的要求。

嬰兒手語學習步驟

第一步:把每個手勢動作等同於語言文字一樣看待。

說的具體一些, 也就是家長們將一整套手勢動作分成幾部分, 建議從寶寶最感興趣的部分教起。 有一點要清楚, 不管家長從哪種手勢開始教寶寶, 都要堅持下去, 讓寶寶不斷的練習, 同時也要讓家裡的人不管什麼時候, 都要通過手語來交談, 就像大家平常說話一樣。

第二步:給寶寶製造一些使用手語的機會。

打個比方, 假如家長教寶貝的第一個手語是"狗", 那麼不要只是在你們看見樓下店主的狗時要做這個手勢動作, 而是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尋找認識的機會。 比如家長可以帶寶寶專門去看狗, 或者從動物書籍、畫冊中去尋覓,

Advertisiment
總之, 每個可以讓寶寶認識到狗的地方, 比如電視、賣玩具的地方、寵物店等。 通過這樣的方法, 就可以讓寶貝清楚的明白"狗"這個手勢動作並不只代表樓下店主的那條狗。 或許有一天, 你的寶貝會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狗, 當然也可能是一個夠玩具或者是狗圖片, 然後開心地用手語來和你交流關於狗的所有事情。

如何教寶寶嬰兒手語

1.邊教邊說明

在媽媽教寶貝學習時, 最好能夠在做手勢動作的同時, 能給寶寶做一個簡單的解釋說明。 並且在教寶寶的過程中要笑著對寶寶說話, 溫柔得望著寶貝的眼睛。 或許寶寶開始不清楚你在幹啥, 但看的久了就會嘗試著和你一起來做這個動作, 並慢慢瞭解手語的含義。

Advertisiment

2.不斷重複

媽媽在教完寶寶手語後, 需要經常性地使用, 只有這樣寶貝才會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因此, 媽媽在日常講話的時候, 最好能夠同時做一些手語的動作。 當寶貝可以熟練掌握幾個平常使用頻率比較多的手語後, 媽媽們教寶貝的過程就會變得輕鬆一點。 因此, 媽媽們在最初教寶貝的時候要慢慢地教, 耐心地教。

3.誇獎寶貝

媽媽要在寶貝會做第一個手語動作之後, 開心的抱抱寶貝、誇獎他, 這樣能夠讓寶寶更有興趣的繼續學習下去。 或許寶貝的手勢動作和你教他的稍微有點不一樣, 家長也要多鼓勵寶寶, 要知道寶寶這個時候的手還不能像我們成人一樣靈活。

4.全家總動員

給寶寶創造一個學習手語的環境, 動員全家一起學。當寶寶能夠用手語和其他人交流,寶寶會變得更有信心,也會樂於更主動地去學習。此外,全家人一起學習對於建立更加融洽快樂的親子關係十分有幫助。

5.不輕言放棄

或許媽媽在剛開始教寶寶的時候,寶寶可能有些不想學,又或者寶寶學習的速度比較緩慢,這個時候媽媽要努力堅持下去,不能遭遇到一些小困難就放棄。學習手語也需要磨合,只有鍥而不捨才會看見效果。

學習嬰兒手語注意事項

兒童心理學主任醫師張學嶺指出,嬰幼兒能通過手語來向家人表達自己的要求,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家長也需要注意:手語交流只是一個過度階段,是嬰幼兒不會說話時的一種輔助的交流方法,學習手語不是讓增強寶寶的智力,因此不要強制讓寶寶去學習。

1.學習手語不是寶寶學習溝通的必經管道

有專家指出,有時候學習手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寶寶學習口語和人交流。如果寶寶習慣用手語和他人交流,那麼寶寶可能會產生一種口語交談沒那麼必要的錯覺。

2.不要忽略理解寶寶自創的手勢含義

在這裡需要提醒廣大家長:一般你在瞭解完每種手語之前,寶寶們或許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自創手語了!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忘記去理解寶寶自創的手勢意思。

練習嬰兒手語遊戲推薦

推薦遊戲一:寶貝喝牛奶

手語關鍵字:牛奶、喝、我還要

手語操作:教寶貝先握拳再鬆開,重複做幾次,就像擠奶一樣,這就表示"牛奶";小手微微彎曲做成牛奶瓶的形狀,"倒"進嘴裡,就是喝的意思;兩隻手合併再分開,就是"我還要"的含義。

玩法:

1.媽媽和寶貝近距離坐著,面對面。媽媽指著一旁沒有裝奶的空瓶,做出喝的手勢動作,讓寶寶看到奶瓶。

2.媽媽做牛奶手勢動作,慢慢使寶貝將這個手勢動作和實質物品聯繫在一起。

3.媽媽假裝喝完牛奶,然後做一個倒空瓶的動作,用手勢動作表示"還要",接著拿另外一個牛奶瓶接著喝,讓孩子充分明白這個手勢的含義。

4.待寶貝明白理解後,和寶貝一起玩,可以採取你問他回答的形式。

推薦遊戲二:大魚小魚進洞穴

手語關鍵字:魚、洞穴

手語操作:讓寶寶的手指合攏,然後彎曲,效仿魚兒在游的樣子;十個手指交錯,兩條手臂圍成一個圓,就代表了一個洞穴。

玩法:

1.首先,媽媽要耐心地教會寶寶"魚"這個動作怎麼用手語來表示。

2.媽媽可以用兩條手臂圍成一個圓,然後寶寶用手語做一個魚的手勢,進入那個圓裡,也就是洞穴裡。

3.媽媽還可以在寶寶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唱首兒歌"好多魚兒歡快地游來了....."當然,如果爸爸也在,可以一起玩這個遊戲,讓爸爸這條大魚領著寶貝這條小魚一起到洞穴裡探險。

推薦遊戲三:寶貝戴帽子

手語關鍵字:帽子、真厲害

手語操作:食指稍微彎曲輕輕敲一下頭,表示"帽子";而"你真厲害"就是把大拇指豎起來。

玩法:

1.帶寶寶出去,要把寶寶打扮得好看點,給寶貝穿漂亮的衣服和鞋子,還缺啥呢?用稍微彎曲的食指輕輕敲一下頭,"寶寶還缺一頂好看的帽子,在哪裡呢?"

2.把多種帽子擺在寶寶面前,讓他挑選,幫寶貝戴起來。把寶寶放到鏡子前面,寶貝好看嗎?做一個把大拇指豎起來的動作,多鼓勵鼓勵寶貝。

推薦遊戲四:洗刷刷洗刷刷

手語關鍵字:洗澡、換尿布

手語操作:用雙手做出擦拭身體的動作,代表"洗澡"的意思;用雙手輕輕拍打屁股,就是寶貝要更換尿布了。

玩法:

1.選在寶寶洗澡的時間玩最恰當不過了。媽媽幫寶貝洗澡的時候指引寶寶做出擦拭身體的動作,讓寶寶明白這是洗澡的手語。

2.媽媽在幫寶寶洗完澡後,可以通過手勢動作向寶寶傳達"該是換尿布的時候了"。這個手勢動作在日常的時候要常常使用,練久了,寶貝就可以通過手勢動作告訴媽咪"我要尿尿了"。

推薦遊戲五:晚安寶貝

手語關鍵字:安靜、睡覺

手語操作:用食指靠近但不接觸嘴,發出"噓"的音調,代表著"安靜";雙手合十,靠近頭的左邊,接著讓頭靠近手掌,表示"睡覺"。

玩法:

1.選在寶寶睡覺之前做最佳。把寶寶抱到床上,媽媽則坐在床邊上,看著寶寶。

2.媽媽通過手語表示"安靜"的意思,把寶寶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動作上。

3.然後媽媽通過手語和寶貝說應該閉眼睡覺了,溫柔地吻一下寶貝,輕柔地說一句:"寶貝,晚安!"如果寶貝不配合,可以再做一次,一直到寶貝有困意。

TIP:遊戲家長需要注意的要領

1.手語動作要統一規範。如果媽媽每次做的手勢動作都不一樣,寶寶也許就不能明白動作的要點。

2.需要不斷反復地做這個動作。為了寶貝可以清楚地明白手語動作的含義,家長也需要重複地做這個手語動作,如果寶貝學會動作,要誇獎寶寶。

動員全家一起學。當寶寶能夠用手語和其他人交流,寶寶會變得更有信心,也會樂於更主動地去學習。此外,全家人一起學習對於建立更加融洽快樂的親子關係十分有幫助。

5.不輕言放棄

或許媽媽在剛開始教寶寶的時候,寶寶可能有些不想學,又或者寶寶學習的速度比較緩慢,這個時候媽媽要努力堅持下去,不能遭遇到一些小困難就放棄。學習手語也需要磨合,只有鍥而不捨才會看見效果。

學習嬰兒手語注意事項

兒童心理學主任醫師張學嶺指出,嬰幼兒能通過手語來向家人表達自己的要求,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但家長也需要注意:手語交流只是一個過度階段,是嬰幼兒不會說話時的一種輔助的交流方法,學習手語不是讓增強寶寶的智力,因此不要強制讓寶寶去學習。

1.學習手語不是寶寶學習溝通的必經管道

有專家指出,有時候學習手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寶寶學習口語和人交流。如果寶寶習慣用手語和他人交流,那麼寶寶可能會產生一種口語交談沒那麼必要的錯覺。

2.不要忽略理解寶寶自創的手勢含義

在這裡需要提醒廣大家長:一般你在瞭解完每種手語之前,寶寶們或許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自創手語了!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忘記去理解寶寶自創的手勢意思。

練習嬰兒手語遊戲推薦

推薦遊戲一:寶貝喝牛奶

手語關鍵字:牛奶、喝、我還要

手語操作:教寶貝先握拳再鬆開,重複做幾次,就像擠奶一樣,這就表示"牛奶";小手微微彎曲做成牛奶瓶的形狀,"倒"進嘴裡,就是喝的意思;兩隻手合併再分開,就是"我還要"的含義。

玩法:

1.媽媽和寶貝近距離坐著,面對面。媽媽指著一旁沒有裝奶的空瓶,做出喝的手勢動作,讓寶寶看到奶瓶。

2.媽媽做牛奶手勢動作,慢慢使寶貝將這個手勢動作和實質物品聯繫在一起。

3.媽媽假裝喝完牛奶,然後做一個倒空瓶的動作,用手勢動作表示"還要",接著拿另外一個牛奶瓶接著喝,讓孩子充分明白這個手勢的含義。

4.待寶貝明白理解後,和寶貝一起玩,可以採取你問他回答的形式。

推薦遊戲二:大魚小魚進洞穴

手語關鍵字:魚、洞穴

手語操作:讓寶寶的手指合攏,然後彎曲,效仿魚兒在游的樣子;十個手指交錯,兩條手臂圍成一個圓,就代表了一個洞穴。

玩法:

1.首先,媽媽要耐心地教會寶寶"魚"這個動作怎麼用手語來表示。

2.媽媽可以用兩條手臂圍成一個圓,然後寶寶用手語做一個魚的手勢,進入那個圓裡,也就是洞穴裡。

3.媽媽還可以在寶寶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唱首兒歌"好多魚兒歡快地游來了....."當然,如果爸爸也在,可以一起玩這個遊戲,讓爸爸這條大魚領著寶貝這條小魚一起到洞穴裡探險。

推薦遊戲三:寶貝戴帽子

手語關鍵字:帽子、真厲害

手語操作:食指稍微彎曲輕輕敲一下頭,表示"帽子";而"你真厲害"就是把大拇指豎起來。

玩法:

1.帶寶寶出去,要把寶寶打扮得好看點,給寶貝穿漂亮的衣服和鞋子,還缺啥呢?用稍微彎曲的食指輕輕敲一下頭,"寶寶還缺一頂好看的帽子,在哪裡呢?"

2.把多種帽子擺在寶寶面前,讓他挑選,幫寶貝戴起來。把寶寶放到鏡子前面,寶貝好看嗎?做一個把大拇指豎起來的動作,多鼓勵鼓勵寶貝。

推薦遊戲四:洗刷刷洗刷刷

手語關鍵字:洗澡、換尿布

手語操作:用雙手做出擦拭身體的動作,代表"洗澡"的意思;用雙手輕輕拍打屁股,就是寶貝要更換尿布了。

玩法:

1.選在寶寶洗澡的時間玩最恰當不過了。媽媽幫寶貝洗澡的時候指引寶寶做出擦拭身體的動作,讓寶寶明白這是洗澡的手語。

2.媽媽在幫寶寶洗完澡後,可以通過手勢動作向寶寶傳達"該是換尿布的時候了"。這個手勢動作在日常的時候要常常使用,練久了,寶貝就可以通過手勢動作告訴媽咪"我要尿尿了"。

推薦遊戲五:晚安寶貝

手語關鍵字:安靜、睡覺

手語操作:用食指靠近但不接觸嘴,發出"噓"的音調,代表著"安靜";雙手合十,靠近頭的左邊,接著讓頭靠近手掌,表示"睡覺"。

玩法:

1.選在寶寶睡覺之前做最佳。把寶寶抱到床上,媽媽則坐在床邊上,看著寶寶。

2.媽媽通過手語表示"安靜"的意思,把寶寶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動作上。

3.然後媽媽通過手語和寶貝說應該閉眼睡覺了,溫柔地吻一下寶貝,輕柔地說一句:"寶貝,晚安!"如果寶貝不配合,可以再做一次,一直到寶貝有困意。

TIP:遊戲家長需要注意的要領

1.手語動作要統一規範。如果媽媽每次做的手勢動作都不一樣,寶寶也許就不能明白動作的要點。

2.需要不斷反復地做這個動作。為了寶貝可以清楚地明白手語動作的含義,家長也需要重複地做這個手語動作,如果寶貝學會動作,要誇獎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