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夜啼”影響成長

2011-03-15 1175


嬰兒“夜啼”影響成長

寶寶“夜啼”指小兒白天一切如常, 入夜則啼哭不安, 或者小兒每夜定時啼哭, 有的則通宵達旦哭啼。


對嬰兒本身來說, 生長激素在晚上熟睡時分泌量較多, 促使孩子身高的增長, 夜啼時間一久, 身長增加的速度就會顯得緩慢。 此外, 長期夜啼必定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和整個身體系統, 同樣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成長。 所以, 寶寶夜啼不可忽視, 應針對不同原因進行治療。


引起小兒夜啼的原因很多, 除了生物時鐘尚未轉向成人化之外, 還有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環境的溫度與濕度, 太冷、太熱,

Advertisiment
太悶均使小兒不適而哭鬧。 還有一些嬰兒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 如果不喂就哭鬧不止。 有的嬰兒尿布濕了, 如果不及時更換也會哭鬧。

其他如:白天不要讓孩子的睡眠次數過多、時間過長, 孩子醒時要充分利用聲、光、語言等逗引他, 延長清醒時間, 晚上則要避免其過度興奮而不入睡或產生夜驚。


對于因某些疾病(佝僂病、尿布皮炎、蟯蟲病、缺鈣盜汗等)引起的夜啼, 要到醫院就醫, 及時祛除病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