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嬰兒8種異常行為要去看醫生

寶寶從出生開始, 生長發育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不僅僅是身高體重的快速增加, 同時大腦也在不斷變化著, 精細動作的能力也越來越高, 很多人都覺得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一天一個樣”。 對於細心的媽媽來說, 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是非常清楚的, 並時刻檢測孩子的生長發育, 要是和書上說的有些不一樣就會非常擔心, 媽媽一定要知道到底哪些異常才需要引起關注。 那些不太瞭解的媽媽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

寶寶表現出哪些行為才算是發育異常呢?接下來講到的8種情況可能預示著寶寶神經行為異常

Advertisiment

1、3個月以內每天都非常困, 總是在打瞌睡;吸吮能力差;哭的聲音很奇怪, 表現為哭聲無力或發直, 還會沖著大人叫。

2、3個月以後俯臥不能抬頭, 老是握著拳。

3、3個月後不會沖人笑, 別人跟他打招呼沒有反應, 不看周圍物品或對周圍聲音無反應。

4、4-5個月時不會咬手指, “注視手”的動作一直都在, 並且一直持續下去。

5、7個月吃東西不會嚼或吞咽困難。

6、8-9個月坐在車子上的時候東倒西歪。

7、9個月時雙手仍不能在胸前握在一起玩。

8、9個月後對各種事物缺乏興趣, 注意力不集中, 也不太喜歡玩玩具, 不會玩玩具。

專家這樣說, 嬰兒神經心理行為異常可能跟遺傳、社會環境和教養、營養、疾病等因素有關, 要是爸爸媽媽發現孩子表現的不太對的話,

Advertisiment
最好帶孩子去醫院, 醫生會通過科學的篩查來進行診斷。

寶寶行為發育家長訓練少不了:

雖說孩子的很多技能是天生的, 可是如果爸爸媽媽不給孩子後天鍛煉的機會那也是沒有什麼用的, 比如就讓孩子一整天睡在床上不讓孩子出來活動, 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發育沒有別人快。 爸爸媽媽最好是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 幫助寶寶進行訓練, 這樣孩子能夠發育的更加好。

1、大運動訓練

0-3個月幫助孩子練習抬頭;3-6個月練習側身、讓寶寶能夠自己跳躍;7-9個月練習獨坐、爬行;10個月練習扶欄杆站起、坐下和橫走;12-15個月最好是能一個人走路。

2、精細動作訓練

5-6個月讓孩子能夠自己抓住動來動去的玩具;6-9個月讓孩子能夠傳遞玩具,

Advertisiment
拿2塊積木對敲;10-12個月讓孩子能夠自己玩一些小玩具;1-2歲可以玩一些能夠培養動手能力的玩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