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需要知道的寶寶“哭夜”的秘密

許多新媽媽都會有“我家有個夜哭郎”的感慨, 寶寶一個晚上要哭很多次, 讓一家人都難以安眠。 尤其是寶寶到了第三個月, 力氣增大, 聲音嘹亮, 脾氣似乎也比以前大了, 就連哭的次數和時間都越來越讓新爸爸新媽媽哭笑不得, 又心疼又抓狂。

大多數新父母對寶寶的哭因不明就裡。 寶寶在剛出生的這三個月, 食量不大, 還少食多餐, 想吃就吃, 想睡就睡, 當然, 也想醒就醒, 尚未形成規律。 對寶寶來說, 白天與黑夜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睡一會兒就醒來, 成了他/她的特色。 當寶寶醒來的時候, 發現周圍一片漆黑,

Advertisiment
親愛的爸爸媽媽又不在眼前, 寶寶因為害怕或者孤單, 就會自然而然地大哭起來。 雖然寶寶還小, 但他/她和新爸媽在這三個月的相處裡也會發現一個規律:自己一哭, 爸媽就會放下手中一切, 聞聲趕來。

有時候, 寶寶只是希望被關愛, 怕自己獨處, 看不到爸爸媽媽的身影。

除此之外, 嬰兒夜間啼哭的原因有很多種, 新爸媽只有及時找出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 要寶寶的睡眠更舒適, 這同時也是在為自己的睡眠品質著想——誰都不想頻繁地夜起。

1)鼻塞

出生不久的寶寶, 很容易出現鼻塞。 如果鼻孔裡育鼻痂;寶寶呼吸不通暢, 或者用嘴呼吸, 使得咽喉不適, 都有可能會大哭不已。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 新媽媽可以用器皿清除寶寶鼻腔裡的“呼吸障礙物”,

Advertisiment
軟化鼻痂, 讓寶寶能夠呼吸順暢, 吸食通暢。

2)尿床

寶寶的膀胱容量小, 容易尿床, 從而導致身體不適, 就容易大哭。 另外, 第三個月, 新媽媽開始有意識地嘗試給寶寶把尿, 訓練寶寶的排尿規律, 寶寶就有了初步憋尿的意識, 在夜晚寶寶膀胱飽滿, 也會讓他/她不適, 睡眠不踏實, 並且哭鬧。 等新媽媽或者新爸爸起來幫助寶寶解了尿, 寶寶就會重新回歸甜蜜的夢鄉了。

新媽媽如果想減少夜間麻煩, 在寶寶臨睡半個小時之內, 就不要再給寶寶餵奶或者奶粉、果汁等其他食物, 否則會導致他/她頻繁解尿。

3)溫度

寶寶好動, 如果不小心用毯子把自己的腦袋蒙了起來, 造成悶熱、呼吸不暢, 或者被子被踢走, 身體覺得寒冷,

Advertisiment
都有可能會用哭聲叫來爸爸媽媽, 幫助自己解決這些小麻煩。 寶寶的房內, 要注意保持25℃的溫度, 以免讓他/她在夜間著涼。

其實, “哭夜”是每個寶寶都會出現的正常狀況, 也是每個爸爸媽媽都會遇見的狀況, 他/她在此時, 還不能完全適應白天與夜晚的節奏, 再加上身體敏感, 稍有不適就會醒來, 所以, 夜哭就變成一種習慣。

等寶寶的睡眠形成規律, 這種狀況就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新媽媽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帶寶寶出去轉轉, 一是呼吸新鮮空氣, 二是轉移他/她的注意力, 寶寶對外界充滿好奇, 在欣賞這個世界的同時, 白天裡的睡眠相應減少, 晚上就會有個相對穩定的睡眠環境, 可以提高睡眠品質。

愛心小貼士

哭是表達方式,

Advertisiment
也是鍛煉方式。

哭, 並不代表寶寶的身體一定有不適之處。 其實, 除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外, 哭還是一種鍛煉寶寶的方式, 它可以增加寶寶的肺活量, 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這樣的啼哭, 寶寶精神飽滿, 面色正常, 也無不適反應, 也許他廠她只是希望哭一哭, 活動一下喉嚨和表情。

另外, 寶寶的啼哭, 與性格也有一定的關聯, 從心理上講, 天生憂鬱的寶寶會很愛哭, 從生理上講, 據說多血質的寶寶會是個小哭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