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課堂:新生兒黃疸高的家庭護理

新生兒黃疸高在家應該如何護理?寶寶出生後, 爸爸媽媽們總想把他們帶回家。 生理性黃疸是足月寶寶通常出生後2—3天后開始出現, 持續4—6天, 在生後7—10天內逐漸消退。 而病理性黃疸是凡黃疸出現過早, 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 程度過重, 持續時間過長或黃疸退而複現都屬病理性黃疸。

嚴密觀察

黃疸的發生一般是由於血液中一種叫膽紅素的物質增加。

新生寶寶的肝臟未發育完善, 未能很好地代謝血液中增加的膽紅素, 導致血液中膽紅素含量增加而引起黃疸。 先是面部變黃, 然後鞏膜也變黃, 接著是在身體上出現。

Advertisiment
一般皮膚變黃的程度較輕, 而且手掌和腳掌很小出現。 精神和食欲沒有明顯變化。

有些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膽紅素的濃度往往比人工餵養的要高, 20天左右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消退, 這種黃疸被稱為母乳性黃疸。 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大腦損傷, 不需要特別護理。 如果你的寶寶基本與母乳餵養相似, 精神好, 吃奶好, 就不必過分焦慮, 只有當黃疸特別嚴重時, 以及寶寶的精神狀態不好時, 該考慮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多因血型不合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黃疸多在24小時內出現, 進展快, 程度重, 孩子一般情況不好, 可出現嗜睡、飲食下降、抽搐等現象, 會造成腦細胞損害, 後果較為嚴重。 但是一般病理性黃疸發生率很低,

Advertisiment
不要緊張。

嚴密觀察

1、生命體征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及有無出血傾向, 尤其在藍光照射時, 加強監測次數, 注意保暖, 確保體溫穩定, 及時發現呼吸變化並積極處理。

2、神經系統:主要觀察患兒哭聲、吸吮力和肌張力。 從而判斷有無核黃疸發生。

3、大小便觀察:大小便次數、量及性質, 如存在胎糞延遲排出, 應予灌腸處理, 促進大便及膽紅素排出。

健康教育

4、處理感染灶:觀察皮膚有無破損及感染灶, 臍部是否有分泌物, 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5、補液管理:合理安排補液計畫, 及時糾正酸中毒。 根據不同補液內容調節相應的速度, 切忌快速輸入高滲性藥物, 以免血腦屏障暫時開放, 使已與白蛋白聯結的膽紅素也可進入腦組織。

健康教育

Advertisiment

1、使家長瞭解病情, 取得家長的配合。

2、對於新生兒溶血症, 作好產前諮詢及孕婦預防性服藥。

3、發生膽紅素腦病者, 注意後遺症的出現, 給予康復治療和護理。

4、若為母乳性黃疸, 囑可繼續母乳餵養, 如吃母乳後仍出現黃疸, 可改為隔次母乳餵養逐步過渡到正常母乳餵養。 若黃疸嚴重, 患兒一般情況差, 可考慮暫停母乳餵養, 黃疸消退後再恢復母乳餵養。

5、若為紅細胞G6PD缺陷者, 需忌食蠶豆及其製品, 患兒衣物保管時勿放樟腦丸, 並注意藥物的選用, 以免誘發溶血。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發病原因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所決定, 胎兒出生後由於血氧分壓突然升高, 紅細胞破壞很快,

Advertisiment
產生較多膽紅素, 而新生兒肝酶活力低, 無法清除過多的膽紅素, 因而發生黃疸。

生理性黃疸症狀

另一方面, 新生兒黃疸多發生於母乳餵養的孩子, 因此, 母乳中的化學物質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又一原因, 但這種黃疸多為生理性黃疸, 對新生兒沒有危害, 應鼓勵母親繼續母乳餵養。

小兒生理性黃疸症狀有哪些

1.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局限於面頸部, 或波及軀幹, 鞏膜亦可黃染, 2~3日膽紅素後消退, 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 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 時間長達1周以上, 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 其糞仍系黃色, 尿中無膽紅素。

2.黃疸色澤輕者呈淺花色, 重者顏色較深, 但皮膚紅潤,

Advertisiment
黃裡透紅。

3.黃疸部位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4.新生兒一般情況好, 無貧血, 肝脾不腫大, 肝功能正常, 不發生核黃疸。

5.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 可略延遲1~2d出現, 黃疸程度較重, 消退也較遲, 可延至2~4周。

小編總結: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能自愈, 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 不必治療。 但遇黃疸較溶時, 應予光療並作進一步檢查, 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