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網告訴您中醫治療小兒貧血

貧血是指迴圈血液單位容積內, 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值的下限。 貧血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綜合征, 而不是一個具體疾病。 本病屬中醫“血虛”, “虛勞”範疇。

由貧血所致的表現有:面色蒼白, 唇口指甲亦蒼白, 精神不振, 肌膚鬆軟, 毛髮枯槁, 頭昏, 納呆, 乏力, 便溏或皮膚輕度感染或出血等症狀。

中醫認為貧血的原因多由先天不足, 或遺傳因素, 精髓不足或其中功能缺陷, 化生血液困難。 出生後失於調養, 營養不良, 化生遲滯, 或外邪干擾, 髒氣受損, 加之小兒生長發育迅速, 血溶量增加快, 故易造成供不應求而出現貧血。

Advertisiment

中醫辨證治療

1、氣血不足。

主證:唇口、指甲輕度蒼白, 面色欠紅潤, 納呆, 懶動, 間有頭昏, 舌體淡胖, 苔薄白, 脈沉細無力, 指紋淡紅。

治法:益氣養血。

方藥:八珍湯或人參養榮東加減。

北蔑10 克, 黨參10 克, 白術10 克, 茯苓12 克, 炙甘草5 克, 當歸6克, 川芎5 克, 熟地12 克, 白芍12 克, 桂枝3 克。 方解:參術苓草四君子湯益氣, 芎歸芍地四物湯養血, 加入桂芪補氣溫陽, 助長造血功能。

2、脾胃虛弱。

主證:唇口指甲蒼白, 面色不華, 蒼白不澤, 精神不振, 肌膚鬆軟, 毛髮枯槁, 納呆便搪, 舌淡, 苔薄白, 脈沉細無力, 指紋淡紅。

治法:健脾養血。

方藥:參等白術散加減。

黨參10 克, 白術10 克, 獲菩12 克, 陳皮3 克, 砂仁3 克, 肉蔻3 克, 淮山12 克, 杞子12 克, 紅棗3 枚, 穀麥芽各15 克, 炙甘草5 克。 方解:參術苓草加陳皮為五味異功散,

Advertisiment
補氣健脾, 砂仁、肉蔻醒脾健胃, 淮山、杞子、紅棗養血而不辛燥及滋膩, 穀麥芽重用, 以增強消化能力。

3、心脾兩虛。

主證:面色蒼白, 心悸氣短, 頭昏目眩, 虛煩少寐, 納減便溏, 舌淡, 苔薄白, 脈細弱。

治法:補益心脾。

方藥:歸脾東加減。

北芪12 克, 白術10 克, 茯神10 克, 遠志5 克, 熟棗仁8 克, 圓肉10克, 當歸5 克, 廣皮3 克, 砂仁3 克, 炙甘草5 克。 方解:北芪、炙甘草補益元氣, 白術、廣皮、砂仁健脾化氣, 當歸、圓肉補血養血, 棗仁、遠志、茯神寧心安神。

4、肝腎陰虛。

主證:皮膚、粘膜、面色蒼白萎黃, 發育遲緩, 智力呆鈍, 頭暈、耳鳴耳聾, 腰膝痠軟, 低熱, 盜汗, 顴紅, 口舌乾燥, 甲床凹陷易脆、發白、衄血, 舌淡苔白, 脈細數無力。

治法:滋補肝腎, 補益精血。

方藥:左歸丸。

熟地15 克, 杜仲10 克, 杞子12 克, 山萸肉6 克,

Advertisiment
牛膝8 克, 繭絲子8克, 鹿膠5 克(熔), 龜膠6 克(熔)。 方解:熟地、杞子、萸肉補肝腎之陰, 杜仲、牛膝、絲子補腎益精, 鹿膠、龜膠補血養血而滋陰。

5、脾腎陽虛。

主證:皮膚、粘膜、指甲較蒼白, 倦怠乏力, 肢冷畏寒, 腹脹便溏, 低熱, 自汗, 皮膚出血, 舌淡、苔薄白, 脈沉細弱。 治法:溫補脾腎, 養血益氣。

方藥:右歸丸加味。

熟地15 克, 山藥12 克, 山茱萸8 克, 杞子10 克, 菟絲子8 克, 杜仲8克, 鹿膠5 克, 當歸5 克, 熟附子5 克, 肉桂3 克(焗), 黨參10 克, 白術8 克。

方解:熟地、山藥、山萸肉、杞子補腎陰;熟附子、肉桂溫養腎陽;菟絲子、杜仲強壯益精;鹿膠、當歸補血;黨參、白術益氣健脾。

營養性貧血驗方:

1、紅棗、烏豆、瘦肉煲湯。

2、雞血藤15 克、何首烏15 克、菠菜適量煮湯, 吃菠菜及喝湯。

3、花生衣一撮, 紅棗、核桃樹枝各60 克煎水服, 治營養性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麻痹有效嗎?

    如果是小兒麻痹後遺症,兒童肌肉萎縮,發育不良,可以配合中醫的針灸刮痧治療,改善血液迴圈,促進生長。具體情況可以諮詢醫生採取哪種方式更好。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些藥物常用于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是需要對症下藥的,在此介紹目前常用的幾種藥物及其對應症狀。理中丸適用于小兒因為食用生冷食物,傷及脾胃,中焦虛寒,脘腹疼痛,肢體倦怠,手足不溫,噁心嘔吐,口淡不渴,喜熱飲,大便稀溏(... [詳細答案]

  • 1回答

    泗陽縣有中醫治療小兒支氣管炎

    您好,小兒支氣管炎多是由上呼吸道感染病症後病毒未被完全清除,出現病毒下移而產生支氣管炎發作的。支氣管炎一種常見的兒童病症,發病率較高。感染病菌、細菌、過敏源等都有可能引起小兒支氣管炎症。所以建議家長...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一般用什麼藥?

    致病用藥,需要對症,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也不例外。1.脾胃失調型:表現為食欲差,面色黃,時有腹痛,大便乾燥,舌淡,苔少,脈細弱。治以運脾開胃。常用蓮子肉、蘇梗、佛手、砂仁等藥物。2.脾濕氣阻型:表現為...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症有什麼方法?

    中醫可以通過推拿按摩治療小兒厭食症,需要對症治療:(1)乳食壅滯型的,需要消食導滯。建議可以進行推拿,即清板門100次、逆運內八卦100次、推四橫紋100次、捏脊6遍、退六腑100次、揉合穀100次...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