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在家也能給寶寶做的8項檢查

寶寶出生後, 去醫院是常事兒, 除生病外, 打防疫、生病, 還有就是一些檢查, 其實寶寶一些簡單的身體情況, 在家也可以做小檢查, 可以及時掌握寶寶的健康情況, 不一定要到大醫院去檢查。 以下8項在家也能做的小檢查, 希望可以給爸爸媽媽一些幫助。

第一個體檢:寶寶出生後第42天

寶寶在出生後1一個月左右, 他們的肢體如寶寶小胳膊、小腿總是呈屈曲狀態, 兩隻小手握著拳。

同時爸爸媽媽可以檢查寶寶的視力, 42天的寶寶能注視較大的物體, 雙眼容易追隨手電筒光單方向運動。 這時爸爸媽媽可以用大件的玩具或者小皮球之類的舞臺在寶寶實現移動,

Advertisiment
看寶寶能否注視物體, 跟住物體移動視線。

除此之外, 可以檢查男嬰的生☆禁☆殖☆禁☆器, 此時的睾丸此時應降入陰囊。

第二個體檢:寶寶4個月時

當寶寶4個月左右的時候, 能支撐住自己的頭部, 俯臥時, 能把頭抬起並和肩膀成90度。 扶立時兩腿能支撐身體。 爸爸媽媽可以將寶寶的姿勢調為俯臥, 觀察寶寶的情況。

檢查寶寶視力, 寶寶雙眼可追隨運動的筆桿, 而且頭部亦隨之轉動。

寶寶聽到聲音時, 會表現出注意傾聽的表情, 人們跟他談話時會試圖轉向談話者。 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對寶寶說話, 或者在不同地方叫寶寶, 試探寶寶的聽覺。

第三個體檢:寶寶6個月時

當寶寶6個月時, 寶寶會翻身,

Advertisiment
已經會坐, 但是還坐不太穩。 會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 並塞入自己口中。 爸爸媽媽可以那一些小玩具給寶寶玩, 觀察他是否有這些現象。 平時可以觀察寶寶身體是否能隨頭和眼轉動, 對鮮豔的目標和玩具, 是否可注視約半分鐘。

而且寶寶也會開始注意並環視尋找新的聲音來源, 能夠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 這時可以選擇用音響放歌, 看寶寶能否找出聲音來源。

6個月的寶寶有可能長了2顆牙, 有些還沒長牙, 要給寶寶一些稍硬的固體食物, 如麵包幹、饅頭乾等練練咀嚼, 磨磨牙床, 促進牙齒生長。 由於出牙的刺激, 唾液分泌增多, 流口水的現象會繼續並加重, 有些寶寶會出現咬乳☆禁☆頭現象。

第四個體檢:寶寶9個月時

寶寶在9個月的時候能夠坐得很穩,

Advertisiment
能由臥位坐起而後再躺下, 能夠靈活地前後爬, 扶著欄杆能站立。 雙手會靈活地敲積木, 拇指和食指能協調地拿起小東西。

小兒乳牙的萌出時間, 大部分在6~8個月, 可以在喂寶寶的時候, 觀察寶寶是否開始長牙。 小兒乳牙的計算公式:年齡減去4~6。 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