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哭了:從朋友圈看來的育兒方法,孩子變得冷酷無情

一位朋友靜兒媽媽最近跟乖乖網的小編說, 朋友圈中每天充斥著各種育兒知識, 她覺得很多都很有道理, 也無數次地用在靜兒身上。 但最近她越來越質疑, 甚至憤怒了, 因為她5歲的女兒變得非常冷酷。

靜兒媽給我舉了這樣的例子:

一天, 她家親戚抱著8個月的男寶寶來到他們家, 8歲的寶寶很想跟她靜兒玩, 但女兒硬是不理不睬。 期間女兒拿出了自己的芭比娃娃, 小寶寶好奇, 搖搖晃晃地走過來要搶, 被女兒一腳踢在小肚子上被踢翻, 面對哇哇大哭的寶寶, 女兒一點同情心也沒有, 面無表情地走回自己房間。

Advertisiment
朋友很生氣, 趕緊抱起寶寶, 檢查了寶寶肚子, 紅紅的鞋尖印子, 一邊向親戚道歉, 一邊抱著寶寶去醫院檢查。 好在醫生檢查完之後, 寶寶只是外傷。

還有就是, 靜兒曾經將金魚缸裡面的金魚拿出來, 一條一條摔死;平時爸媽生病, 靜兒也從來沒關心過……

靜兒媽不斷懷疑, 女兒是不是自己親生的, 記得寶寶剛出生時就會笑, 多可愛呀, 沒想到現在變成這樣。 直到最近看了一些書, 靜兒媽才恍然大悟, 因為在女兒童年, 自己給予的愛太少了, 甚至是冷酷地對待女兒。 根本原因是從朋友圈學到的一些所謂讓孩子儘早獨立的方法。

1、哭了不抱、不哭才抱

從靜兒出生, 靜兒媽就遵循這個準則, 無論女兒如何哭喊, 她硬是將寶寶丟床上,

Advertisiment
無數次女兒醒了哭、哭了醒, 任憑婆婆如何說, 她愣是一個字也聽不進去, 在女兒哭得暗無天日一周後, 屋裡再也很少聽到女兒的哭鬧聲。 好幾次女兒發燒, 只是哼哼地小聲叫, 直到發現女兒小臉通紅, 溫度計一量才知道女兒發燒了。

寶寶小時候通過依戀媽媽得到安全感, 沒有媽媽溫柔的聲音和溫暖的懷抱, 寶寶會對世界充滿恐懼, 也更容易做噩夢。

2、晚上堅決不餵奶

從出院第二周開始, 靜兒媽晚上就不給小寶寶吃奶, 不管小寶寶如何湊近、小嘴長得大大, 靜兒媽就是不給餵奶。 果然, 折鬧了幾天, 女兒晚上竟然就再也沒吃奶了, 白天的奶量竟然也很少。 從小到大, 靜兒就一副小小瘦瘦的樣子。

新生兒胃小, 一次只能吃很少,

Advertisiment
所以新生兒往往通過多次吃奶才能保證營養, 晚上多次起來吃奶也是很正常, 媽媽不需特意拒絕。 到寶寶的胃能一次容納更多的食物, 比如吃輔食時才慢慢戒夜奶。

3、學走路摔倒不抱也不哄

孩子摔倒了, 不要扶, 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這是被很多媽媽吹捧的準則。 靜兒媽也遵循, 甚至當她8個月的女兒走在坑坑窪窪的石頭路上, 這位“虎”媽媽也同樣不心軟, 僅僅3個月, 寶寶剛出來的小牙齒就被磕掉了3顆。 別的小孩1歲走路還搖晃, 她的女兒竟然會站立跳了。

寶寶學走路時, 由於身體平衡感還未掌握好, 會容易磕碰摔倒, 有媽媽在一旁, 寶寶會更加安心邁步, 否則太多的傷痛, 而同時沒能得到安慰, 會讓孩子產生陰影。

Advertisiment

4、女兒不聽話關書房面壁

1歲半開始, 靜兒媽就搬用網上的方法教訓女兒, 有時候靜兒吃飯故意摔掉飯碗, 靜兒媽二話不說, 用小竹籬抽打女兒小手, 然後推進書房面壁, 直到女兒認錯才放出來。 經過多次面壁之後, 女兒很少犯錯, 但是曾經教訓女兒的小竹籬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

有人說, 不會犯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孩子能從一次次的犯錯嘗試中吸取生活的營養, 通過毆打面壁的方法, 只會導致孩子過分小心謹慎、循規蹈矩。

5、1歲早教、2歲全托

從女兒1歲起, 靜兒媽就幫女兒報了早教班, 每週由奶奶帶去, 靜兒媽也落得清閒, 因為女兒不粘她, 反而喜歡跟奶奶待一起。 在2歲生日當天, 女兒被送往一家當地最好的全托幼稚園,

Advertisiment
一開始每週接回家, 到後來一個月接回家一次。 老師無數次讚揚靜兒很獨立, 但是老師卻反映說靜兒有點孤僻。

無論多麼豐富的知識, 也不及媽媽的愛, 即使孩子知識淵博、考試工作樣樣行, 但也最多是一具行屍走肉。

6、5歲登臺表演小提琴, 被譽為天才兒童

即使女兒全托, 靜兒媽還是讓老師給女兒安排每週3次的小提琴班, 靜兒媽會全程監督, 女兒不想學不想彈時, 就不能吃飯。 女兒也很爭氣, 經過3年的訓練, 現在已經登臺表演, 還被一些小提琴家譽為天才兒童。 但是漸漸地, 發現女兒練琴很瘋狂, 有時候練得手指磨破琴弦淌血也沒留意。

強迫的教育是扭曲心靈的教育, 孩子沒反抗不代表他們沒意見, 在父母的嚴厲下, 孩子心裡的怨恨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發洩,會一點一滴積累到最終爆發。

孩子心裡的怨恨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發洩,會一點一滴積累到最終爆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