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出現精神疾病時如何自救

當我們想到用“心理健康”來分析當前女性會面臨的各種焦慮、產前\產後抑鬱等問題時, 往往會涉及到相關的思想層次。 這些思想層可以讓我們感受或遠離那些談論自己有精神健康經歷的人群。 尋找方法、分享並幫助, 進而提高所有人的認識。

在澳大利亞, 有定期的鼓勵求助行動, 減少與精神方面相關的疾病事件。 在這裡, 有兩位來自澳大利亞的母親, 講述了自己在育兒過程中, 關於精神健康的故事。

勇於正視, 並突破自我

瑪瑞莉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在她最近一次懷孕期間, 出現很嚴重的孕吐-24小時內吐近30次。

Advertisiment
在開始的階段, 她以為是情緒的低落影響了健康狀況。

“我夜裡醒來時非常恐慌, 並且懇請老公幫助我。 似乎這不是我, 不是身為孩子母親的我該有的模樣。 一切都沒有意義。 ”瑪瑞莉回憶道, “我開始想, 也許家裡沒有我會更好。 這確實是很可怕的念頭。 ”

“我試著打破這種類似於恥辱的烙印。 ”

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下, 分享內心感受有助於引發共鳴, 可是, 當瑪瑞莉將此涉及到“恥辱”的話題時, 似乎令人沉默了。 她期待已久的第三個孩子, 在無意識中令她混淆了自己的情感, 不知該表達些什麼。

瑪瑞莉似乎有抑鬱的傾向。 她在閱讀這類書籍的時候, 從心底感到認同, 並十分理解。

在第三個寶寶出世之後, 即使很忙碌, 但她依然定期前往精神健康支持機構,

Advertisiment
通過積極的配合, 預防有可能復發的各類情緒問題。

經過努力的治療, 以及採取措施, 瑪瑞莉在後來表示:身為母親, 她有足夠的信心, 她覺得公開、誠實得談論, 是打破自己感覺“恥辱”的第一步。 儘管在此之前, 她有不受控制的趨勢, 那使她難以振作。 但是, 在這段十分黑暗的日子裡, 家人、朋友和心理醫生的陪伴, 還有自己心態的調節, 帶給她相當大的勇氣與行動力。

誠實, 同時尋求幫助

另一位母親凱薩琳洛克斯, 即使她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 但她仍然表示:儘管歲月流逝, 但每每分享自己的故事時, 依然為之感動。

凱薩琳覺得女性應該提高談論抑鬱話題的空間, 因為誠實-真的會讓媽媽和准媽媽們受益無限。

Advertisiment

凱薩琳運營一項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服務, 旨在提高人們對產前焦慮和抑鬱的認識。 她表示, 來自各個領域的人群:全職母親、醫生、或職業女性, 都存在圍產期心理疾病, 並且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著顯著的影響。

對於女性在撫養過程當中, 出現各種負面、消極的情緒時, 也許會將自己歸為“精神疾病”的概念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 真誠得面對自我、積極得尋求幫助, 是縮短與孩子、與家庭的關鍵所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