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們愛的表現,究竟是愛還是控制?

寶寶是媽媽的心頭肉, 媽媽對寶寶的關愛自然會周到得無以復加。 只是, 媽媽們愛的表現, 究竟是愛還是控制?頂著愛的光環, 媽媽們的行為真的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嗎?

當媽媽的愛變了味道

0~2歲寶寶“愛”的制約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 隨著認知能力以及精細化動作能力的提升, “淘氣”的本性漸漸顯露無遺。 他們努力地探索身邊的世界, 卻也讓媽媽們常常膽戰心驚。 寶寶們漸漸學會了“翻箱倒櫃”, 也學會了擅闖“危險領地”, 比如陽臺、濕滑的廚房。 為了避免寶寶遇到各種“危險”, 愛寶心切的媽媽總會搶在寶寶遇到“危險”前幫寶寶避險。

Advertisiment
擔心寶寶滑倒, 限制寶寶玩耍的範圍;擔心寶寶扎手, 家中的花草都放到了高處......寶寶想自己嘗試瞭解身邊的事物, 偏偏它們都被“保護”了起來。

2~3歲寶寶“愛”的限制

2歲左右, 寶寶開始出現叛逆期, 隨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他們想涉獵的領域也越發豐富了, 當然, 媽媽們擔心的“危險”也更多了。 稍不留意, 寶寶就可能從2層高的臺階上跳下來, 或者穿梭於公園裡任何可藏身的“小洞穴”去探秘。 媽媽愛寶心切, 自然不能讓寶寶犯險, 所以, 在媽媽眼裡可以被歸結為“危險”的事情一律嚴格限制寶寶嘗試。

3~6歲寶寶“愛”的阻攔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自我意識提升, 他們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和小朋友吵架, 為了避免寶寶“惹是生非”,

Advertisiment
媽媽們下意識地開始為寶寶選擇老實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而不是讓寶寶自己去解決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

對於這個年齡段寶寶的“探險”, 媽媽們更是如臨大敵。 寶寶能力提升, 涉險等級隨之水漲船高。 他們可能會在拆玩具時劃傷手, 也可能在攀爬跳躍時摔破腿, 還可能去鑽公園的柵欄、爬到小樹上......每每此時, 媽媽們的心便提到了喉嚨口, 為免寶寶陷入“困境”, 自然要在事發前提前阻攔寶寶的“危險”舉動。

凡此種種, 與其說這是媽媽們愛寶寶的表現, 不如說是對寶寶行為的不當控制。 受困于各種限制中的寶寶, 因為失去了自由探索的能力, 不僅不利於各種能力的提升, 對健康人格的塑造也極為不利。 很容易讓寶寶形成依賴、缺乏主見、做事畏首畏尾的個性。

Advertisiment

讓寶寶感受到愛而不是被控制

媽媽愛寶寶, 如何做到愛得盡責卻非下意識控制, 避免寶寶變成永遠的“媽寶娃”呢?

方法一:用選項代替控制性母愛

一般來說, 寶寶2歲後, 媽媽“愛的方式”便應變成選擇式的了。 比如寶寶想跳臺階, 媽媽應對寶寶說:“你要媽媽抱著你跳還是你牽著媽媽的手跳?因為臺階有點高, 你自己跳有點危險, 我不希望你摔傷, 或者你可以選擇自己跳矮一級的臺階。 ”而不是直接對寶寶說:“不准跳!危險!不可以跳, 會受傷!”

媽媽不過度呵護, 而是給予寶寶一定的自主權, 是讓寶寶理性思考的過程, 可以讓寶寶明白, 做決定前需要經過思考和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

Advertisiment
寶寶做選擇前, 媽媽應為寶寶提供足夠的資訊或選項, 不用擔心寶寶選不對或選不好, 寶寶親自嘗試後才能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結果。

方法二:多站在寶寶的角度思考問題

下雨了, 寶寶要去踩水, 媽媽擔心寶寶弄濕了鞋子著涼, 自然強力反對。 此時, 媽媽不妨站在寶寶的立場想想,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 雨水會弄濕鞋子, 但媽媽硬性的管束更會傷了寶寶的心。 對於學齡前的寶寶來說, 任何事情都是玩, 嘗試新鮮的玩法是他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媽媽過度限制寶寶探索只會抹殺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 以及嘗試新事物的欲望。 所以, 與其怕寶寶著涼, 不如和寶寶溝通, 回家換上小雨靴再踩水, 如此既不影響親子關係建立,

Advertisiment
也可滿足寶寶意願, 讓寶寶享受踩水的樂趣。

方法三:立規矩不限制自由

寶寶們對於媽媽不讓自己做這個做那個的“保護性母愛”有時根本弄不清所以然, 其結果就是“屢教不改”, 讓媽媽既生氣又無耐。 當媽媽發現寶寶做的事真有問題時, 應直接告訴寶寶具體原因, 以及改善方案, 或是引導寶寶自己修正問題, 而不是含糊地對寶寶說, 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 幫寶寶立好規矩有助於寶寶合理行事, 但前提是不可以過度限制寶寶的行為。

媽媽給寶寶適度的自由, 可以培養寶寶的自主能力, 相反, 如果過於控制寶寶的行為, 不讓寶寶嘗試, 或是什麼事都幫寶寶做好, 無形中便剝奪了寶寶學習獨立自主的機會, 碰到困難後, 寶寶將沒有足夠的能力出做正確的判斷,以及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不控制寶寶,媽媽需要學習

避免因為各種擔心而下意識地控制寶寶,媽媽們也需要適當地進行學習喲!

學會放手

媽媽過度控制寶寶的行為,是對寶寶不信任的表現。其實,寶寶比媽媽想的要強大,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愛寶寶,請媽媽們學會試著放手,所謂放手才能放心,媽媽適當放手可讓寶寶更加獨立,更懂得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從而降低涉險幾率。

學會放鬆

寶寶小,能力有限,在照看寶寶的過程中,因為擔心寶寶“涉險”,媽媽的心總會不時地提到喉嚨口,以致情緒高度緊張。媽媽學會調適自己的心情,放輕鬆,可避免過多地管束寶寶,限制寶寶各種“自由發揮”,如此不僅更能體會到親子樂趣,也有助於培養出更強大、睿智的寶寶。

給寶寶相對安全的環境

媽媽擔心寶寶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若凡事媽媽可以多想幾步,提前做好規劃,將寶寶可能遇到的“危險”先想好,並提前解決,如此一來,寶寶就可以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發揮、創造,媽媽也可避免因為突發事件而驚得一身汗,以後為避險而下意識地控制寶寶的行為了。

愛心提示

寶寶12歲前是自我概念建立的重要時期,媽媽經常鼓勵而不是限制寶寶做事,有助於寶寶建立自信心,從而獲得正向自我概念;相反,如果被媽媽過度保護,只會漸漸養成“我無能”的自我概念,這不僅不利於寶寶嘗試做自己能力範圍允許的事,更會養成遇到困難就放棄的個性。

恰當的愛是一種能力

當愛成了控制之愛

一個孩子的出生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那個嬌嫩的小生命一落地,就幾乎佔據了母親的全部關注,成為鄰里之間談論的永恆話題;那個一貫堅強的父親抱著這個代表生命延續的嬰兒也開始眼角濕潤,喃喃低語。

凝視著這個家庭的“VIP客戶”,父母對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憧憬。

在愛的期盼中,孩子逐漸長大了。也許是這個愛太濃了,也許期盼太高了,也許是父母需要彌補的缺憾太多了,其結果就是父母計畫按照自己的設想塑造出一個關於孩子未來的完美人生,這時我們把這種愛叫作控制之愛。

“我還不是為你好?”

“爸爸媽媽還會害你不成?”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你懂什麼?按我說的做!”

這時,孩子身上像有一根繩子被父母牽在手裡。也許,是父母希望孩子少吃苦,也許是父母希望兒女少走彎路,也許是父母覺得孩子還不夠成熟,總而言之,孩子的一切都要由父母來做主。

小張是個24歲的新員工,他苦惱於不知道該如何與同事建立關係。在聊天中,他透露了自己兒時的生活狀態:爸爸是個軍人,在家中也像在部隊一樣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他人。小張從小就成了鄰居、老師眼中懂事的乖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小張作為“別人家的孩子”屢屢成為同學父母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樣,他為了維持父親的驕傲也越來越會觀察父親所發出的任何信號,以迎合的態度來滿足父親的種種期望。直到今天,努力和其他同事建立良好關係的他卻被同事們疏遠,因為他們感覺小張“很假”。小張感到非常委屈,“我只是希望他們喜歡我,我不知道是我哪裡做得還不夠好”。

以控制為名的愛容易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極端的結果是把孩子培養得如同牽線木偶。孩子喪失了自我獨立的能力,一旦遠離父母屏障的保護,就像沒有安全感的幼兒,在野外瑟瑟發抖。父親的強勢,讓小張習慣了依附。從小到大,上學、報考學校、來到單位這些事都是父親做主,他已經習慣了別人告訴自己怎麼做,而忘記了自己想怎麼做。另一種極端的結果是因家長過度地限制導致孩子出現報復性叛逆,他們誇大自我的個性,非常強調自己的喜好,出現從“乖寶寶”到“惡魔”的極端轉化。

小美自小乖巧聽話,可到了十幾歲後卻變得媽媽不敢相信這還是自己以前那個懂事、乖巧的寶貝女兒了。打扮怪異,濃妝豔抹成了這個青春少女的典型標誌,看到媽媽對於自己離經叛道的行為束手無策,小美變得更加橫行無忌。其實,小美只是以這樣的行為來證明自己長大後的獨立,以“惡魔化”的方式來反抗母親的控制,並且在母親的無奈、沮喪中體驗報復的快感。

該如何去愛?

該如何去愛?這成了父母們深深思索的問題。

有一種愛叫放手,那麼是不是應該完全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在無拘無束中成長才是真愛呢?放手不是放任,而是大手拉小手的關愛。父母是港灣,給孩子提供遠行的助力;父母是高山,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能看到更美的風景;父母是一本書,讓孩子體味到做人做事的內涵。

孩子如同小樹,父母如同園丁,幼兒時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注,父母要撐起一片天,給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建立充分的信任,為以後的成長搭建良好的基礎。

孩子慢慢長大,耳濡目染之下,接受的資訊增多,父母要逐漸加以管束,修剪枝葉是為了讓小苗能夠長得剛正。宋朝朱熹《〈大學章句〉序》有雲:“人生八歲,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這時候要先教孩子做些基礎的事情,養成勤勞的習慣,教會孩子基本的禮儀,培養他們擔負起力所能及的責任。

小苗長成小樹,園丁不再呵護備至,但需定期巡視,關注小樹的成長,防止小樹長歪。成長就是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在一次次的超越過程中,人的自身會不斷地得到完善和提高。

當小樹長成參天大樹,園丁就很少關注了,其將獨立面對自然的洗禮,面對雨雪風霜的考驗。

那麼,從倍加呵護到完全放手之間,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表達我們的愛呢?

學會欣賞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與其總誇別人的孩子,不如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新加坡有一部電影叫《小孩不笨2》,在影片中,開始被父親認為一無是處的成才,因喜歡武打,最終代表新加坡出賽,贏得世界武打冠軍。雖有藝術成分,但現實中亦不乏其例,所謂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喜歡,都有可能做出成績。欣賞,是種能量,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融洽關係;欣賞是種動力,可以促使孩子更加自信,增強面對挫折的勇氣。

所有父母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愛是種能力,鄧穎超曾經告誡過我們:“母親的心總是慈的,但是慈心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的話,那結果就適得其反。”

關注成長

競爭的世界是殘酷的,我們為了在競爭中存活,拼命趕超。在此背景下,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有時過分關注了比賽的結果而忽略了體會成長的過程。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上勞作課,同學們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鴨、布娃娃等等,唯獨愛因斯坦沒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隻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師看了很不滿意,說:“我想,世上不會有比這更壞的小板凳了......”愛因斯坦回答說:“有的。”他不慌不忙地從課桌下面拿出兩隻小板凳,舉起左手說:“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舉起右手說:“這是我第二次做的......剛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雖然它還不能使人滿意,但總比這兩隻強一些。”如果橫向與他人對比,愛因斯坦的板凳沒有其他同學的作品好,會使他痛苦;而愛因斯坦所採取的是縱向與自己的過去對比,發現板凳越做越好,能發現自己努力後的進步。

“你同學都考90分以上,你怎麼才考80分?”會讓孩子沮喪。

“你上次考了75分,這次考了80分,進步了5分哦,你是怎麼做到的?”讓小孩自豪。

愛與控制的選擇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似乎存在于我們的基因中,與生俱來。我們聽到過太多感人的故事,自己也體驗過那麼多溫暖的瞬間。這份愛是黑夜裡媽媽的懷抱,是夏天午睡時媽媽輕輕搖晃的蒲扇,是坐在爸爸自行車後座上的飛馳,是雪夜裡家中為自己留的一盞燈,是睡眼蒙矓中母親燈下縫補的身影,是校門外爸爸向內張望的目光,是月臺上依依惜別的淚光,是電話那端叮嚀的話語,也是病床前悉心的照顧,也是幾代同堂承歡膝下,也是黃昏時一起漫步......

這些畫面是如此溫暖,可是生活往往不總是這麼簡單。我們的體驗本身也會更加複雜,雙方都很容易感受到這份溫暖背後的期待。甚至很多時候,我們的快樂與痛苦都源於這份期待。

什麼樣的愛,孩子感受到的是控制?

坐在我面前的S是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可是這一刻他哭得像個大男孩:“他們從來都沒有滿足過,我得了一個100分,他們會想要兩個100分;我運動會得了名次,他們還要演講比賽的名次;我考上了重點大學,他們還要我有一份體面的職業;我收入很高,他們還要我娶一個大學教師......這麼多年,他們所有的期望我都滿足了,可是我自己在哪裡?我小時候喜歡聽音樂,可是他們說那個沒有用;上學時我想學彈吉他,可是他們說會影響學習;考大學時,我想學美術,他們說不好找工作;工作時我想去創業,他們說風險太大;現在我想要娶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他們說她工作不穩定,最好找個大學老師......我不知道活成今天的樣子,我在哪裡,我一次一次和自己喜歡的事情失之交臂,一次一次成為他們的驕傲,可是我在哪裡?有時候我會很憤怒,可是我不知道該生誰的氣,我知道他們也是愛我......”

在近些年的心理諮詢中,像S先生這樣的來訪者越來越多,這有我們社會的因素,70後、80後、90後、00後,這幾代人中,獨生子女占絕大部分,一個孩子往往承載了一個家庭的所有期望,這樣的生命變得非常沉重。

當我們給出的愛中帶著期待、要求、條件,孩子感受到的往往是控制。當我們還是小孩子,帶著先天的傾向性而來,全然依賴著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態度影響著我們的生存。所以在生命的很早期,如果我們的主要撫養者不能夠及時地適應我們的需要,我們就會被迫去適應他們的需要,也許是餵奶的時間,也許是睡覺的時間,也許是該穿哪件衣服,也許是買哪個玩具......如果孩子是完全順從的,孩子將失去屬於自己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所以每當有家長來諮詢,說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聽話,與家長之間充滿了對抗的時候,我總是暗暗地鬆口氣,這樣的孩子還是相對健康的。因為他們最原始的成為自己的願望、屬於自己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還在發揮著作用。

但是孩子與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可能出了問題,而孩子是無法直接表達“媽媽我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這樣的話語的,他們只能用各種行為來表達自己。比如他們會在餐桌上拒絕吃飯,他們會拖延著不肯刷牙,他們會打人,他們會毀壞物品,他們會亂發脾氣......這一切,都是他們在向環境進行抗議與呼救:請看到我,請給我回應。

要愛?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要控制?將意願與期待加諸到孩子身上

經常有家長會問,可是孩子以後是要進入學校和社會的,我們應如何教育他們去適應規則?似乎不能毫無引導。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是否已經用心地觀察、發現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如何體驗、如何感受的?我們是否接受其本來的樣子?我們是否能尊重其內在的節奏?孩子只有確認了自己的真實樣子是被接受、允許和喜愛的,才有可能真實地感知自己、表達自己,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現實之間去進行妥協和讓步,而不是毫不顧及自己感受地順從。

而能夠和自己真實的感受、體驗、願望、想法做連結的能力,則來自於生命很早期,主要撫養者是否能夠對孩子這些真實的呈現給予注意、接納和回應。我們會看到,很多母親和小寶寶會有互相對視的時候,母親認真地凝望孩子,隨著孩子的表情用自己的表情給出回應,比如孩子好奇地看著母親,母親溫和地回望孩子,孩子微笑,母親也微笑......這樣的互動,孩子有一種自己真實的感受被看見、被理解、被允許的感覺。而如果孩子望向母親,母親卻並沒有看孩子,或者表面似乎在看孩子,其實卻在思考別的問題,孩子會敏感地覺察到自己不被看見,這個時候他會觀察母親的表情,根據母親的表情來調整自己的表情,這就是他與自己真實體驗和情感失聯的最開始。在後續的養育過程中,當主要養育者越來越多地忽視孩子的意願,更多地將自己的意願與期待加諸孩子身上時,愛變成了控制。

而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許是順從的,也許會反抗,也許學會了用這樣的方式去養育自己的子女,用這樣的方式來要求父母,他們只能用控制與親密的人相聯繫。

為人父母之時,正是我們與自己內在的孩子相遇之時,我們有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內觀到自己曾經如何被愛著或被控制著,自己是如何與自己真實的感受聯繫著或分離著,然後我們可以做出選擇——我們是要愛著還是要控制著?

寶寶將沒有足夠的能力出做正確的判斷,以及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不控制寶寶,媽媽需要學習

避免因為各種擔心而下意識地控制寶寶,媽媽們也需要適當地進行學習喲!

學會放手

媽媽過度控制寶寶的行為,是對寶寶不信任的表現。其實,寶寶比媽媽想的要強大,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愛寶寶,請媽媽們學會試著放手,所謂放手才能放心,媽媽適當放手可讓寶寶更加獨立,更懂得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從而降低涉險幾率。

學會放鬆

寶寶小,能力有限,在照看寶寶的過程中,因為擔心寶寶“涉險”,媽媽的心總會不時地提到喉嚨口,以致情緒高度緊張。媽媽學會調適自己的心情,放輕鬆,可避免過多地管束寶寶,限制寶寶各種“自由發揮”,如此不僅更能體會到親子樂趣,也有助於培養出更強大、睿智的寶寶。

給寶寶相對安全的環境

媽媽擔心寶寶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若凡事媽媽可以多想幾步,提前做好規劃,將寶寶可能遇到的“危險”先想好,並提前解決,如此一來,寶寶就可以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發揮、創造,媽媽也可避免因為突發事件而驚得一身汗,以後為避險而下意識地控制寶寶的行為了。

愛心提示

寶寶12歲前是自我概念建立的重要時期,媽媽經常鼓勵而不是限制寶寶做事,有助於寶寶建立自信心,從而獲得正向自我概念;相反,如果被媽媽過度保護,只會漸漸養成“我無能”的自我概念,這不僅不利於寶寶嘗試做自己能力範圍允許的事,更會養成遇到困難就放棄的個性。

恰當的愛是一種能力

當愛成了控制之愛

一個孩子的出生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那個嬌嫩的小生命一落地,就幾乎佔據了母親的全部關注,成為鄰里之間談論的永恆話題;那個一貫堅強的父親抱著這個代表生命延續的嬰兒也開始眼角濕潤,喃喃低語。

凝視著這個家庭的“VIP客戶”,父母對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憧憬。

在愛的期盼中,孩子逐漸長大了。也許是這個愛太濃了,也許期盼太高了,也許是父母需要彌補的缺憾太多了,其結果就是父母計畫按照自己的設想塑造出一個關於孩子未來的完美人生,這時我們把這種愛叫作控制之愛。

“我還不是為你好?”

“爸爸媽媽還會害你不成?”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你懂什麼?按我說的做!”

這時,孩子身上像有一根繩子被父母牽在手裡。也許,是父母希望孩子少吃苦,也許是父母希望兒女少走彎路,也許是父母覺得孩子還不夠成熟,總而言之,孩子的一切都要由父母來做主。

小張是個24歲的新員工,他苦惱於不知道該如何與同事建立關係。在聊天中,他透露了自己兒時的生活狀態:爸爸是個軍人,在家中也像在部隊一樣嚴格要求自己,也嚴格要求他人。小張從小就成了鄰居、老師眼中懂事的乖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小張作為“別人家的孩子”屢屢成為同學父母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樣,他為了維持父親的驕傲也越來越會觀察父親所發出的任何信號,以迎合的態度來滿足父親的種種期望。直到今天,努力和其他同事建立良好關係的他卻被同事們疏遠,因為他們感覺小張“很假”。小張感到非常委屈,“我只是希望他們喜歡我,我不知道是我哪裡做得還不夠好”。

以控制為名的愛容易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極端的結果是把孩子培養得如同牽線木偶。孩子喪失了自我獨立的能力,一旦遠離父母屏障的保護,就像沒有安全感的幼兒,在野外瑟瑟發抖。父親的強勢,讓小張習慣了依附。從小到大,上學、報考學校、來到單位這些事都是父親做主,他已經習慣了別人告訴自己怎麼做,而忘記了自己想怎麼做。另一種極端的結果是因家長過度地限制導致孩子出現報復性叛逆,他們誇大自我的個性,非常強調自己的喜好,出現從“乖寶寶”到“惡魔”的極端轉化。

小美自小乖巧聽話,可到了十幾歲後卻變得媽媽不敢相信這還是自己以前那個懂事、乖巧的寶貝女兒了。打扮怪異,濃妝豔抹成了這個青春少女的典型標誌,看到媽媽對於自己離經叛道的行為束手無策,小美變得更加橫行無忌。其實,小美只是以這樣的行為來證明自己長大後的獨立,以“惡魔化”的方式來反抗母親的控制,並且在母親的無奈、沮喪中體驗報復的快感。

該如何去愛?

該如何去愛?這成了父母們深深思索的問題。

有一種愛叫放手,那麼是不是應該完全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在無拘無束中成長才是真愛呢?放手不是放任,而是大手拉小手的關愛。父母是港灣,給孩子提供遠行的助力;父母是高山,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能看到更美的風景;父母是一本書,讓孩子體味到做人做事的內涵。

孩子如同小樹,父母如同園丁,幼兒時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注,父母要撐起一片天,給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建立充分的信任,為以後的成長搭建良好的基礎。

孩子慢慢長大,耳濡目染之下,接受的資訊增多,父母要逐漸加以管束,修剪枝葉是為了讓小苗能夠長得剛正。宋朝朱熹《〈大學章句〉序》有雲:“人生八歲,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這時候要先教孩子做些基礎的事情,養成勤勞的習慣,教會孩子基本的禮儀,培養他們擔負起力所能及的責任。

小苗長成小樹,園丁不再呵護備至,但需定期巡視,關注小樹的成長,防止小樹長歪。成長就是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在一次次的超越過程中,人的自身會不斷地得到完善和提高。

當小樹長成參天大樹,園丁就很少關注了,其將獨立面對自然的洗禮,面對雨雪風霜的考驗。

那麼,從倍加呵護到完全放手之間,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來表達我們的愛呢?

學會欣賞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與其總誇別人的孩子,不如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新加坡有一部電影叫《小孩不笨2》,在影片中,開始被父親認為一無是處的成才,因喜歡武打,最終代表新加坡出賽,贏得世界武打冠軍。雖有藝術成分,但現實中亦不乏其例,所謂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喜歡,都有可能做出成績。欣賞,是種能量,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融洽關係;欣賞是種動力,可以促使孩子更加自信,增強面對挫折的勇氣。

所有父母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愛是種能力,鄧穎超曾經告誡過我們:“母親的心總是慈的,但是慈心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的話,那結果就適得其反。”

關注成長

競爭的世界是殘酷的,我們為了在競爭中存活,拼命趕超。在此背景下,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有時過分關注了比賽的結果而忽略了體會成長的過程。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上勞作課,同學們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鴨、布娃娃等等,唯獨愛因斯坦沒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隻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師看了很不滿意,說:“我想,世上不會有比這更壞的小板凳了......”愛因斯坦回答說:“有的。”他不慌不忙地從課桌下面拿出兩隻小板凳,舉起左手說:“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舉起右手說:“這是我第二次做的......剛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雖然它還不能使人滿意,但總比這兩隻強一些。”如果橫向與他人對比,愛因斯坦的板凳沒有其他同學的作品好,會使他痛苦;而愛因斯坦所採取的是縱向與自己的過去對比,發現板凳越做越好,能發現自己努力後的進步。

“你同學都考90分以上,你怎麼才考80分?”會讓孩子沮喪。

“你上次考了75分,這次考了80分,進步了5分哦,你是怎麼做到的?”讓小孩自豪。

愛與控制的選擇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似乎存在于我們的基因中,與生俱來。我們聽到過太多感人的故事,自己也體驗過那麼多溫暖的瞬間。這份愛是黑夜裡媽媽的懷抱,是夏天午睡時媽媽輕輕搖晃的蒲扇,是坐在爸爸自行車後座上的飛馳,是雪夜裡家中為自己留的一盞燈,是睡眼蒙矓中母親燈下縫補的身影,是校門外爸爸向內張望的目光,是月臺上依依惜別的淚光,是電話那端叮嚀的話語,也是病床前悉心的照顧,也是幾代同堂承歡膝下,也是黃昏時一起漫步......

這些畫面是如此溫暖,可是生活往往不總是這麼簡單。我們的體驗本身也會更加複雜,雙方都很容易感受到這份溫暖背後的期待。甚至很多時候,我們的快樂與痛苦都源於這份期待。

什麼樣的愛,孩子感受到的是控制?

坐在我面前的S是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可是這一刻他哭得像個大男孩:“他們從來都沒有滿足過,我得了一個100分,他們會想要兩個100分;我運動會得了名次,他們還要演講比賽的名次;我考上了重點大學,他們還要我有一份體面的職業;我收入很高,他們還要我娶一個大學教師......這麼多年,他們所有的期望我都滿足了,可是我自己在哪裡?我小時候喜歡聽音樂,可是他們說那個沒有用;上學時我想學彈吉他,可是他們說會影響學習;考大學時,我想學美術,他們說不好找工作;工作時我想去創業,他們說風險太大;現在我想要娶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他們說她工作不穩定,最好找個大學老師......我不知道活成今天的樣子,我在哪裡,我一次一次和自己喜歡的事情失之交臂,一次一次成為他們的驕傲,可是我在哪裡?有時候我會很憤怒,可是我不知道該生誰的氣,我知道他們也是愛我......”

在近些年的心理諮詢中,像S先生這樣的來訪者越來越多,這有我們社會的因素,70後、80後、90後、00後,這幾代人中,獨生子女占絕大部分,一個孩子往往承載了一個家庭的所有期望,這樣的生命變得非常沉重。

當我們給出的愛中帶著期待、要求、條件,孩子感受到的往往是控制。當我們還是小孩子,帶著先天的傾向性而來,全然依賴著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態度影響著我們的生存。所以在生命的很早期,如果我們的主要撫養者不能夠及時地適應我們的需要,我們就會被迫去適應他們的需要,也許是餵奶的時間,也許是睡覺的時間,也許是該穿哪件衣服,也許是買哪個玩具......如果孩子是完全順從的,孩子將失去屬於自己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所以每當有家長來諮詢,說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聽話,與家長之間充滿了對抗的時候,我總是暗暗地鬆口氣,這樣的孩子還是相對健康的。因為他們最原始的成為自己的願望、屬於自己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還在發揮著作用。

但是孩子與養育者之間的關係可能出了問題,而孩子是無法直接表達“媽媽我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這樣的話語的,他們只能用各種行為來表達自己。比如他們會在餐桌上拒絕吃飯,他們會拖延著不肯刷牙,他們會打人,他們會毀壞物品,他們會亂發脾氣......這一切,都是他們在向環境進行抗議與呼救:請看到我,請給我回應。

要愛?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要控制?將意願與期待加諸到孩子身上

經常有家長會問,可是孩子以後是要進入學校和社會的,我們應如何教育他們去適應規則?似乎不能毫無引導。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是否已經用心地觀察、發現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如何體驗、如何感受的?我們是否接受其本來的樣子?我們是否能尊重其內在的節奏?孩子只有確認了自己的真實樣子是被接受、允許和喜愛的,才有可能真實地感知自己、表達自己,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現實之間去進行妥協和讓步,而不是毫不顧及自己感受地順從。

而能夠和自己真實的感受、體驗、願望、想法做連結的能力,則來自於生命很早期,主要撫養者是否能夠對孩子這些真實的呈現給予注意、接納和回應。我們會看到,很多母親和小寶寶會有互相對視的時候,母親認真地凝望孩子,隨著孩子的表情用自己的表情給出回應,比如孩子好奇地看著母親,母親溫和地回望孩子,孩子微笑,母親也微笑......這樣的互動,孩子有一種自己真實的感受被看見、被理解、被允許的感覺。而如果孩子望向母親,母親卻並沒有看孩子,或者表面似乎在看孩子,其實卻在思考別的問題,孩子會敏感地覺察到自己不被看見,這個時候他會觀察母親的表情,根據母親的表情來調整自己的表情,這就是他與自己真實體驗和情感失聯的最開始。在後續的養育過程中,當主要養育者越來越多地忽視孩子的意願,更多地將自己的意願與期待加諸孩子身上時,愛變成了控制。

而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許是順從的,也許會反抗,也許學會了用這樣的方式去養育自己的子女,用這樣的方式來要求父母,他們只能用控制與親密的人相聯繫。

為人父母之時,正是我們與自己內在的孩子相遇之時,我們有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內觀到自己曾經如何被愛著或被控制著,自己是如何與自己真實的感受聯繫著或分離著,然後我們可以做出選擇——我們是要愛著還是要控制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