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 給我講個故事吧

The Magic Elephant Books


一條小龍因為噴火, 喉嚨不太舒服, 所以它去看醫生, 可是它卻朝醫生噴了火。 醫生為了滅火跑到河邊, 可是很不幸, 他的屁股被河裡的鱷魚咬了。

接著, 又惹怒了一隻長毛象, 長毛象把醫生甩到一棵樹上。 醫生卻掉進了翼手龍的巢裡, 翼手龍把醫生帶到高高的山頂。

就是此時此刻, 醫生卻可以回家了。 你知道為什麼嗎?小女孩興奮地說:“因為啊, 有一隻小螞蟻正好在移山。 ”而這時, 媽媽已經睡著了。


這個看似不尋常的故事, 其實會發生在每一個家庭, 每一個有睡前故事的晚上。 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有超乎想像的藝術力量,

Advertisiment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講故事高手。

故事的無限可能

文 / 梁燕 《兒童文學選刊》執行主編

每一本書都像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有著各自不同的個性。 《媽媽, 給我講個故事吧!》是那種性情活潑、開放, 極具邀請性和煽動性的圖畫書, 讓讀它的人蠢蠢欲動。


這不是一個高深的故事, 它也不去力求挖掘什麼人生的真諦或哲理。 它的魅力在於掌握了孩子的心理, 以無限的開放性, 鼓勵孩子去想像和再創造。

其實, 這就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孩子纏著疲憊的媽媽講睡前故事的平常故事, 但它又不僅僅是一個故事, 而是幾個故事的疊加:媽媽講的故事, 孩子講的故事, 媽媽與孩子的故事。

首先是媽媽講的故事:想要移山的小螞蟻的故事。

Advertisiment


這個故事我們不知道完整的情節, 但是關於小螞蟻的故事, 可能是媽媽的最愛, 她經常講給孩子聽, 以致孩子一聽到這個題目就抗議了:“又來了!你老是給我講螞蟻的故事!”這就是孩子的接受特點, 一段時間裡孩子會不斷地要求大人重複講某一個故事, 而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 孩子又不滿足了, 開始尋求新的故事。 這一個晚上, 媽媽就恰好碰上孩子的興趣發生了轉變。


媽媽回答:“當然啦!難道你想聽我講龍的故事?”可以想像, 媽媽以前嘗試過給孩子講龍的故事, 但是那個時候孩子也許正執迷於聽螞蟻的故事呢(當然這裡也可能只是媽媽吸引孩子的一種技巧)。


孩子重複聽同一個故事, 是成長的需要;孩子轉變聽新的故事,

Advertisiment
也是成長的表現。 而講故事的媽媽, 則需要隨時根據孩子的需求做相應的調整。 學習做好媽媽的功課, 學習講故事的功課, 是需要一直一直進行的。

於是, 想要移山的小螞蟻的故事, 變成了龍的故事。


這個故事說起來是媽媽和孩子一起完成的。 當孩子聽到這個題目的時候, 她的想像已經開始飛騰, 她已經踏上了專屬於她的故事之旅:那條噴火龍和那個倒楣醫生的奇遇完全是按照孩子無厘頭的跳躍式想像展開的, 媽媽講的故事逐漸變成孩子講的故事。


這種情況我們也許並不陌生, 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好奇:接下來怎麼樣了?為什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媽媽們可以回想一下,

Advertisiment
當孩子的思維從某一點發散開的時候, 我們是不是還死死地拽著原來的故事, 不惜打斷孩子的想像, 把他們拉回看似正常的那個故事上來?


讀著讀著, 大家肯定都會好奇:那個小螞蟻移山的故事哪裡去了?眼看著書只有幾頁了, 作者要如何回到這個故事上來?

別著急, 你看——孩子話鋒一轉:“就在此時此刻, 醫生可以回家了。 你知道為什麼嗎, 媽媽?”


前面是媽媽講故事給孩子聽, 媽媽為主導, 後來慢慢變了, 媽媽參與故事越來越少, 孩子急切地想要把自己心目中的故事告訴媽媽。 她語速極快, 著急地表達著自己想像的故事。 當孩子抵達故事最精彩的地方時, 既忍不住問媽媽為什麼, 又忍不住馬上說出答案:“因為啊, 有一隻小螞蟻正好在移山。

Advertisiment


”孩子用自己的想像將一個龍的故事一下子拉回到了媽媽一開始想要講的那個故事上來, 這樣的大跨度, 讓人驚訝的同時也忍不住會心一笑:這就是孩子的思維啊!故事到了這兒, 反而帶來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小螞蟻如何移山, 它是如何將醫生一起移回家的呢?這又是另外的故事, 可以帶領聽故事的小朋友踏上另一段想像之旅。


故事的最後出現了家庭中常見的一幕:講故事哄孩子睡覺的父母先于孩子睡著了。 看到這兒, 不論是孩子還是媽媽, 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吧。 在這本書裡, 不論是講故事的人還是聽故事的人, 都幸福地進入了夢鄉。 書外, 經歷過別人故事的媽媽和孩子, 也可以滿足地進入夢鄉了。


而且,這本書具有不固定性,小龍可以是噴水的小龍,也可以是噴火的小龍,小螞蟻的故事可以套在小龍的故事裡,醫生的奇遇隨時都可以改寫……讀完這個故事的媽媽和孩子,有沒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一個好的故事,總是會有留白給讀者去回味去思索;一個好的故事,也總是熱情地邀請讀者參與。一個好的講故事的媽媽,不是聲音多麼美好,語言多麼流暢,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想像,去驚訝,去創作。

《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就是這樣的故事,它熱情地對聽故事的孩子和講故事的大人發出邀請:來吧,一起來想像,一起來創作吧!


而且,這本書具有不固定性,小龍可以是噴水的小龍,也可以是噴火的小龍,小螞蟻的故事可以套在小龍的故事裡,醫生的奇遇隨時都可以改寫……讀完這個故事的媽媽和孩子,有沒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一個好的故事,總是會有留白給讀者去回味去思索;一個好的故事,也總是熱情地邀請讀者參與。一個好的講故事的媽媽,不是聲音多麼美好,語言多麼流暢,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想像,去驚訝,去創作。

《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就是這樣的故事,它熱情地對聽故事的孩子和講故事的大人發出邀請:來吧,一起來想像,一起來創作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