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妊娠水腫有哪些原因?

妊娠期孕婦常發生下肢水腫, 一部分是由于胎兒發育、子宮增大, 壓迫下肢, 使血液回流受影響, 這樣的水腫經過臥床休息后就可以消退, 如果臥床休息后仍不消退, 稱為妊娠水腫, 是不正常的現象, 應該引起重視。

妊娠期發生水腫, 開始時可以是隱性的, 也就是孕婦體內水分已經增加, 但不表現水腫, 而是表現體重增加過多、過快, 每周增長超過500克以上, 這是由于水分潴留在各器官間隙和深部結締組織中, 再進一步就可出現可凹性水腫, 也就是水腫的部位, 壓之出現凹陷而不能很快復原。 這種水腫一般由踝部開始,

Advertisiment
逐漸上升至小腿、大腿、腹部至全身。 妊娠水腫有時是妊娠期全身疾病的一種癥狀, 應引起注意。

妊娠水腫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妊娠期下肢毛細血管壓力升高, 濾過率增加, 加上靜脈壓力升高, 影響組織液回流, 尤其站立或走路時間過長, 可使水腫加重。

2.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時, 全身小動脈痙攣使毛細血管缺氧, 血漿蛋白及液體進入組織間隙導致水腫。

3.內分泌影響, 使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增加, 使體內水鈉潴留, 也引起水腫。

4.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也就是血漿白蛋白下降, 在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時尤其勞動負荷量過大時, 都容易出現水腫。

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妊娠水腫,

Advertisiment
藥物治療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必須改善營養, 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 以提高血漿中白蛋白含量, 改變膠體滲透壓, 才能將組織里的水分帶回到血液中。 另外應減少食鹽及含鈉食品的進食量, 如少食咸菜, 以減少水鈉潴留。 還要增加臥床休息時間, 以使下肢回流改善, 腎血流量增加, 增加尿量, 減輕水腫。 有全身疾病的孕婦應該積極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