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你想要寶寶給你拿拖鞋

測試題:當你剛進浴室, 忘記拿拖鞋, 這時你想要寶寶幫你拿拖鞋, 於是你會說:

A.“寶寶, 幫媽媽拿雙拖鞋。 ”

B.“寶寶, 能不能幫媽媽拿一雙拖鞋?”

C.“寶寶, 媽媽要洗澡, 你能到那裡(用手指向鞋櫃)幫媽媽拿一雙拖鞋嗎?”

D.“寶寶, 媽媽要洗澡, 你幫媽媽到鞋櫃裡拿那雙綠色的拖鞋過來, 好嗎?”

E.“寶寶, 媽媽要洗澡了, 你能幫媽媽一個忙嗎?(得到寶寶的回應後繼續說)到鞋櫃裡幫媽媽拿那雙小草顏色的拖鞋, 好嗎?”

專家認為, 用E方式和寶寶說話是媽媽的最佳選擇。 寶寶不但很樂意接受您的任務, 還會完成得非常好。 因為在媽媽的話語中,

Advertisiment
媽媽不但首先尊重了孩子的意願, 然後還用寶寶經常感觀到的小草顏色做形象比喻, 而不是用綠色這種對寶寶來說比較“深奧”的詞語, 讓寶寶在鞋櫃裡一眼就能發現媽媽需要的鞋子。 同時因為媽媽經常使用長句, 寶寶自然慢慢學會用長句表達他的意思, 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會漸漸發現, 寶寶的語言能力變得越來越強了。

從以上五種語言分析我們可以看到, E的說話方式對正進入口頭語言發展敏感期的2歲寶寶最為適合。 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寶寶順利地理解媽媽要表達的意思, 同時在不知不覺中, 寶寶能夠慢慢學會媽媽的表達, 逐漸從一個簡單的短句過度到比較標準的長句。

平時與寶寶交流時, 媽媽應注意:

Advertisiment

1.使用規範完整的語句。 不要把完整語句拆散成詞彙方式來表達, 比如“香蕉, 蘋果, 寶寶, 吃這個, 那個。 ”應直接使用規範的、完整的語句, 比如:“寶寶想吃香蕉還是蘋果?”如果你考慮到孩子太小可能聽不懂長句, 那你可以重複幾遍, 或使用的句式長度或難度略高於寶寶的理解能力, 但不要拆句子。

2.不要模仿孩子說話。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的, 比如他表達開燈的時候, 可能會說“亮亮燈燈”, 打電話會說成“叮叮話話”。 這些不規範的語言形式是孩子語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 如果媽媽在表達這些意思的時候也採用同樣的方式, 就會起到不良的影響, 讓孩子以為他的表達是正確的。

3.減少肢體語言表達形式。 儘量使用口頭言語來表達。

Advertisiment
在孩子難以理解的時候再適當地配合以肢體動作。

4.語句要清晰、連貫、易懂。 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語句要清晰、連貫、易懂, 不要使用複雜、抽象和深奧的詞彙。

(媽咪愛嬰網——您的育兒指導專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