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預防打防疫針可能發生的意外

現在打預防針對于寶寶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般情況下, 接種各種疫苗是比較安全的, 但偶爾也會發生意外, 必須引起注意。 一旦發生意外, 要積極治療, 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常見的意外反應有如下幾種:

1、暈厥

打防疫針過程中, 有個別兒童在注射時或注射後數分鐘內突然發生暈厥, 輕者只有心慌、虛弱、胃部不適或輕度噁心、手足發木等, 大多數在短時間內就可恢復正常;稍重的病兒面色蒼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噁心、打哈欠、手足冰涼;再重者突然失去知覺、呼吸變慢。

暈厥多在空腹、疲勞、精神緊張,

Advertisiment
甚至恐懼情況下打防疫針時發生。 注射室內空氣悶熱也可促使暈厥發生。 為了預防發生暈厥, 注射前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注射時盡可能減少疼痛, 運用進針快、拔針快、注射藥物慢的“二快一慢”的方法, 選擇銳利的細針頭, 熟練掌握注射技術, 都可以減少最少暈厥的發生。 另外, 注射室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 尤其要保持空氣新鮮。 注射前要吃些食物, 不要做劇烈運動。

一旦發生暈厥, 應馬上使患兒平臥或頭放低, 保持安靜, 喝些溫開水或糖水, 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短時間內就可恢復。 如果數分鐘內仍不見好轉, 應找醫生注射1:1000的腎上腺素0.3-0.5毫升。

2、過敏性皮疹

注射後起各式各樣的皮疹比較常見的反應。 一般在注射疫苗後12小時到幾天內出現。

Advertisiment
皮疹多種多樣, 以蕁麻疹最多見, 可服些苯海拉明、撲爾敏等抗過敏藥物, 會很快恢復。 但是發生出血性皮疹、過敏性紫癜、水皰疹或伴有其他過敏症狀, 要及時送醫院治療。

3、血管神經性水腫

注射防疫針後1-2天內, 在注射局部出現紅腫現象, 並逐漸擴大, 皮膚發亮, 嚴重者水腫擴大到肘、腕部。 發生這種反應, 一定要請醫生看,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熱敷, 口服抗過敏藥物, 需數日才能消退。

4、過敏性休克

往往在注射疫苗數分鐘至10-20分鐘內發生。 患兒表現煩躁不安、面部潮紅或蒼白、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出冷汗、四肢冰涼、脈搏細速微弱、甚至摸不清;還會有噁心、嘔吐、腹痛、抽風、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等。 出現上述症狀, 若不及時搶救,

Advertisiment
可在短時間內發生生命危險。

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 應立即使患兒平臥, 頭部放低, 注意保暖, 皮下注射1:1000的腎上腺素0.5-1毫升, 必要時可重複注射。 密切觀察患兒血壓變化。 有條件的地方要輸液、輸氧, 護送到條件較好的醫院搶救治療。 此外, 可針刺人中、合谷、十宣等穴位。

為防止發生過敏性休克, 凡有過敏體質及以往有注射疫苗或某些藥物後發生休克病史的兒童, 不宜打各種防疫針。

5、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

這種反應是在注射含有腦組織的疫苗後(比如狂犬病疫苗), 極個別發生的一種極嚴重的反應。 曲型的病人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期, 一般1周至1個月, 平均10天左右, 前幾天人突然發病, 最常見的症狀是開始感到四肢酸痛無力,

Advertisiment
手足發麻, 感覺遲鈍, 出現從下到上的麻痹現象, 即從足、腳、軀幹逐漸上移。 有時還發燒、神志不清、昏迷等腦部症狀。 大部分病人病程發展較快, 必須馬上搶救。 但大多數是可以恢復的, 少數病人可形成癱瘓等後遺症。

發生變態性腦脊髓炎時要認真積極治療, 肌肉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 每千克體重每天5~10毫克, 嚴重者可靜脈注射。 同時使用維生素B、維生素C等。 有後遺症者可進行針灸治療, 如針刺合谷透勞宮, 內關透外關, 曲池透少海和環跳、陽陵泉、風市等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