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親子溝通成為習慣

父母能否讓孩子與你無所不談、打開心扉, 小到幼稚園哪個小朋友病了大到他們將來喜歡了什麼人也會告訴你, 除了父母的傾聽能力之外, 父母引導孩子發言的策略和對孩子的鼓勵, 實在是親子溝通的重中之重。
很多家庭, 孩子從小也乖巧、言聽必從, 但大了後其叛逆其不讓大人插手的態度甚至是父母什麼都蒙在鼓裡, 並非是到了孩子青春期的爆發使然, 關鍵就是從小的時候, 家庭的教育忽略了溝通交流的重要。 當我們把與孩子每天的交流當作一種習慣來為孩子養成時, 就會成為一種無極限的親子溝通。
Advertisiment
與父母安全交流的孩子, 某種程度上真的會成為社會性發展非常健康的孩子。
問題是, 家長說, 我們也問孩子, 可孩子什麼都不說, 那怎麼辦呀?
是的, 孩子不是說能和家長輕易建立一種你問我答的關係。 與其說大人是希望和孩子無阻礙的溝通, 不如說是很好奇孩子都幹了什麼。 家長總覺得, 我有權瞭解你的情況, 你就應該向我彙報。 小的時候也許還好辦, 大了, 別說到青春期, 小學時你就會被孩子剝奪質問的主動權, 孩子根本不屑與你彙報。

如何讓親子溝通成為習慣
在我家裡, 美美在嬰班的時候也不是主動告訴我每天幼稚園班裡的事情, 那時, 她還小, 我們更多的是在接她的時候從老師那裡瞭解,
Advertisiment
可晚上接孩子的時候大人老師孩子都很匆忙, 只能是從一兩句話裡知道些許事情, 可孩子在那裡8個小時, 怎是這兩句話說清的。 於是, 深受不能和我自己的媽媽良好溝通痛苦之擾的我, 開始了美美“彙報”能力的家庭建設和培養。 這是我每天都做的事情, 我放下一切自己的工作, 專門騰時間認真聽。 我發現這不但是語言能力的訓練, 還是記憶能力和複述能力的鍛煉呢。 如果下面是什麼方法的話, 倒不如說是我和美美在固定時間的固定交流。 這種交流, 比教她什麼知識的關鍵性一點都不遜色。 或者說, 我不重視美美死記硬背的學習, 況且美美幼稚園每天的教學非常豐富了, 我更看重這種交流的習慣和技巧, 對美美好對我自己也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1、每天交流的時間固定
這個在我們家就是吃飯的時候, 讀完故事的時候, 和睡覺前。 可能吃飯時候說話不是好習慣, 但由於美美正出於把吃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饞孩兒階段, 利用這個特點, 我們可以瞭解到她在幼稚園的吃飯。 通常說的很對, 我可以從貼出的食譜對比。 講完故事, 就是我們的“心情分享時間”即彙報時間, 通常在我家是大人和美美的Circle Time, 我們圍成圈席地而坐, 一個一個人依次彙報自己的事情。 睡覺前, 是我們的“聊天時間”。 很多家長在睡覺前講故事, 我個人覺得這會讓孩子興奮, 所以我們聊會兒天, 短短的, 說點悄悄話。 為什麼固定時間呢?因為3-4歲孩子秩序感發展迅速, 在這個固定的時間做相同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孩子會有安全感。
2、我先向孩子彙報
剛開始的時候, 美美不多說什麼, 或者會以“今天我累了, 不說了”為由, 拒絕和我們的交流。 於是, 我自告奮勇一馬當先“身先士卒”, 就成為媽媽我來說你看看媽媽今天做了什麼。 於是, 我就彙報我在單位幹什麼讀了什麼書見了什麼朋友打了什麼電話等等。 然後我說完她會爭著說我也讀了什麼書(就是班裡老師講的故事)我做了什麼工作……基本上, 我就瞭解了她所學所做的事情。 班裡的家長有時也把我從美美這裡聽到的事情當作是準確的, 因為她什麼都告訴我, 包括哪個小朋友病了剪頭髮了。 3、在孩子情緒好的時候交流
孩子興奮的時候, 是父母和她交流的最好時間。
Advertisiment
在這個時候, 我會利用她的情緒滿足, 來請她描述今天班裡一定有什麼高興的事情。 當她不高興的時候, 我也會關心, 就能知道誰又欺負了她。
4、傾聽為主, 不打斷不評論, 只就事論事
無論孩子說什麼, 我們都認真傾聽, 而非敷衍了事, 我會看著她, 點頭或贊許。 而不是悶頭吃飯。 就是為了讓她說, 我不做任何評論。
5、如果孩子說的話有她自己的想像成分, 也不說明孩子在說謊
孩子在4-5歲, 聽的童話多了, 語言發展迅速了這個時期想像發展非常迅速。 就算孩子說的和真情況不符合, 也不要打擊孩子的表達欲望。 保護好孩子希望向你描述的願望, 保護好孩子希望你認可的心情。 某周, 美美老說班裡來了新小朋友, 叫馬小含。 與老師求證發現不是這樣。 我百思不得其解。繼續觀察,發現美美在提馬小含的時候,模仿老師的語氣姿態和形體,“要和小朋友做朋友要幫助她”。於是我再到班裡的時候就注意看本周教學的重點計畫,發現原來這周涉及孩子與人相處能力的培養。聯想到她看了幾次馬小跳,裡面就有背著書包轉學來的場景,故答案在此。

如何讓親子溝通成為習慣
6、注意老師張貼的教學計畫,以此嘗試孩子對當日內容的掌握
這方面我不太盤問。美美會反感。她說都會了。她自己會主動表演自己學的歌舞。鼓掌就是。
7、孩子不願意說的時候,不強迫
美美不說的時候,我們大人就故作聊天歡快的樣子,挨個搶著介紹自己的情況。不理她不要求她。小孩最不願意被冷落,一下子就湊過來“聽我說,我來說”。
8、和老師溝通,給孩子在集體表現的機會並給予鼓勵
這就是當孩子在幼稚園回答問題或者講述事情的時候,不管怎樣,要爭取第一次時候就能給予及時表揚,以建立當眾表述的自信。
其實,家長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如果家庭中,父母兩個人的交流是無疆界的,孩子即能知曉人與人交流的快樂。她會隨之如法炮製暢所欲言。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成人的好奇心,其核心應當是突出孩子的主導地位。
當我們把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當作習慣來建立的時候,孩子會日漸對我們的信賴。當這種溝通快樂無極限時,我們對她的未來就有十足的把握。
小編總結: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從小到最重要的青春期時,養成的習慣尤其是和孩子的親子溝通習慣、交流技巧,不僅僅是父母瞭解孩子每天經歷的事情、心情、結識的朋友甚至是學習情況的快捷通道,而且更是爸爸媽媽們與孩子雙方的信任和親密感的建立基礎。
(兼職編輯:陳月卿) 我百思不得其解。繼續觀察,發現美美在提馬小含的時候,模仿老師的語氣姿態和形體,“要和小朋友做朋友要幫助她”。於是我再到班裡的時候就注意看本周教學的重點計畫,發現原來這周涉及孩子與人相處能力的培養。聯想到她看了幾次馬小跳,裡面就有背著書包轉學來的場景,故答案在此。

如何讓親子溝通成為習慣
6、注意老師張貼的教學計畫,以此嘗試孩子對當日內容的掌握
這方面我不太盤問。美美會反感。她說都會了。她自己會主動表演自己學的歌舞。鼓掌就是。
7、孩子不願意說的時候,不強迫
美美不說的時候,我們大人就故作聊天歡快的樣子,挨個搶著介紹自己的情況。不理她不要求她。小孩最不願意被冷落,一下子就湊過來“聽我說,我來說”。
8、和老師溝通,給孩子在集體表現的機會並給予鼓勵
這就是當孩子在幼稚園回答問題或者講述事情的時候,不管怎樣,要爭取第一次時候就能給予及時表揚,以建立當眾表述的自信。
其實,家長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如果家庭中,父母兩個人的交流是無疆界的,孩子即能知曉人與人交流的快樂。她會隨之如法炮製暢所欲言。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成人的好奇心,其核心應當是突出孩子的主導地位。
當我們把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當作習慣來建立的時候,孩子會日漸對我們的信賴。當這種溝通快樂無極限時,我們對她的未來就有十足的把握。
小編總結: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從小到最重要的青春期時,養成的習慣尤其是和孩子的親子溝通習慣、交流技巧,不僅僅是父母瞭解孩子每天經歷的事情、心情、結識的朋友甚至是學習情況的快捷通道,而且更是爸爸媽媽們與孩子雙方的信任和親密感的建立基礎。
(兼職編輯:陳月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