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幼兒適應幼稚園的飲食起居?

3至4歲的孩子都即將面臨相同的問題——上托兒所或幼稚園了!在恭喜您的孩子馬上要跨出家門、走進托幼園所這個小社會群體的同時, 也很想問問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為孩子準備好了嗎?”

周所眾知, 上學哭鬧、情緒激動是孩子剛剛入園時的外在表現, 其實是內心急躁不安、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 大多數孩子對第一次上托兒所或幼稚園的焦慮, 更多的是集中在 吃喝拉撒睡這幾個方面。 所以, 不少家長害怕孩子對集體生活不適應, 擔心孩子第一次入園入託就“吃不好、睡不好”, 長期如此影響健康成長。

Advertisiment
因此, 每到孩子要入託入園了, 家長就會到處打聽, 試圖尋找幫助孩子們克服入園焦慮和不適應的有效良方。

作為一名幼教老師, 我很想告訴所有的爸爸媽媽:入託入園對孩子的成長經歷來說好比是第二次斷奶, 難免會有波折, 這屬於正常的現象。 做父母的大可不必焦慮, 但絕對要 引起重視, 並且認真對待的。 總結來說, 這就是孩子因集體生活不適應而引發的“飲食起居”問題。

為什麼孩子入園會出現諸多的“飲食起居”的問題呢?主要原因是:幼兒的家庭生活與幼稚園生活的教養要求完全不一樣。 比如:說到幼兒的飲食, 我們自然會與孩子的“吃 ”建立聯繫。 “吃好”是關係到孩子健康成長的一件大事, 也是每個家庭生活中牽掛的大事,

Advertisiment
我們對“吃好”的普遍理解是“營養齊全、搭配合理、膳食平衡”。

但在現實生活中 , 我們發現有的父母重視給孩子“吃得好”, 但不見得給孩子“吃得健康”, 諸如給孩子提供的菜肴口味很濃、給孩子的食物特鮮特精, 甚至有的家庭因家長食物的喜好而導致從 小孩子偏食挑食習慣的養成。 在家裡, 孩子想吃就吃, 愛吃的就多吃, 不愛吃的就不吃, 孩子吃飯隨時開小灶, 有人喂、有人哄, 邊吃邊玩;而在幼稚園裡, 所有的生活都講究科學的作息規律和安排, 用餐規定時間和地點, 孩子不可以跑來跑去吃飯。 他們不僅要學著自己吃, 還樣樣東西都要吃。 為了讓孩子們吃得健康、吃得科學, 幼稚園提供的食物不但營養搭配合理,

Advertisiment
而且做到膳食平衡, 要求幼兒吃完自己的一份飯、一份菜、一份湯。 而且從健康的角度考慮, 幼稚園讓幼兒吃的食物普遍都比較清淡。 由此可見, 兩種不同的生活 方式和養成模式相互衝突, 是造成孩子不適應幼稚園生活的主要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