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你的孩子提高專注力的方法

很多家長會發現, 孩子老是跑啊跳啊, 安靜不下來。 相關研究發現, 這是普遍現象, 當今嬰幼兒快樂活潑有餘, 安靜專注不足。

有些老人家不僅沒有意識到問題, 反而語氣裡流露出得意, “孩子不都是皮的嗎?調皮的才聰明呢。 ”事實上, 孩子太焦躁, 顯然是需要改善的。 日後成功者, 必定是有動有靜, 連坐都坐不下來, 談何學習呢?

如何讓這些好動的孩子坐下來?這看似簡單的一件事, 引導起來卻頗有訣竅。 看看你是否也在不經意間走進了教育誤區?

孩子坐不住, 是否是這些地方出了錯?

孩子的生活環境是否太雜亂?

Advertisiment

“首先家庭要排除環境干擾, 營造一個溫馨寧靜的氣氛很重要。 ”專家許威威指出, 日常生活中, 家裡要少一點七嘴八舌、不要把孩子像玩具一樣抱來丟去。 更不要在孩子在場時, 當眾談論他的不足、取笑他。

她建議家長, 每天至少要有15-30分鐘, 家裡每個人都安靜忙自己的事。 如:媽媽和寶寶一起讀書、識圖, 爸爸看報, 爺爺下棋等等。 孩子長期在這樣環境的薰陶下, 注意力自然就會提高。

另外, 家長可以在固定的地點放置孩子的書桌、小椅子、文具、書櫃、光榮榜等, 營選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要求孩子做靜的活動時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進行, 長期堅持就會形成條件反射, 養成良好習慣。

“不要亂跑!”你經常這樣吼孩子嗎?

家長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

Advertisiment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在不過分的範圍內不必太嚴厲要求孩子。 有些家長動不動就對孩子喊:“不要亂跑!”、“不要亂動!”等一連串的“不要”, 殊不知這種是最沒有用的教育方式, 而且還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陳明興教授建議家長, 不妨先忽略孩子的不足, 代之以賞識為主的家庭教育, 對非多動行為進行強化, 當優秀的一面不斷增長, 之前的不好表現也就自然消失了。

許威威補充說, 當孩子專注于學習時, 大人不宜隨便打攪。 同時, 家長在傾聽孩子講述事情, 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動時, 也要以身示範, 聚精會神地聽講, 避免敷衍和漫不經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