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產前準備>正文

如何育兒不喪失全部的自我


在初為人母的欣喜漸漸平息之后, 新媽媽可能面臨重建自身生活的巨大阻力:寶寶徹夜啼哭, 媽媽的睡眠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昔日的朋友探視過一次后就從產婦的生活中消失了, 新媽媽整天面對的, 就是婆婆和月嫂帶來的一大堆“禁忌”和“規矩”。 不只一位女性抱怨:“坐月子就像坐牢一樣。 ”“家人強迫我喝下大量不含鹽分的催奶湯水, 感覺我自己就像一頭被圈養的奶牛, 我的所有價值就是哺乳。 ”好心的長輩認為, “嬰兒的利益至上”的原則, 一定會給新媽媽帶來幸福感, 其實才不是, 如果產婦發現有寶寶之后,

Advertisiment
她喪失了“全部的自我, ”她會煩躁, 會陷入深深的抑郁。

我們應該對新媽媽的所有長輩說:您可以盡力幫助她, 但千萬不要限制她找尋自我的行動。 新媽媽通過各種方式來重建自身生活, 有的開始穿束腹帶, 瘦身;有的開始在嬰兒入睡期間處理客戶的咨詢和電郵;也有的希望在產假期間完成一次職業轉型, 由“外向型”的職業如廣告策劃、保險推銷、外企公關等, 轉向“內省型”的職業, 如心理咨詢、暢銷書寫作、室內設計等, 方便將來有更多時間照顧家人和寶寶, 這些, 都需要出門學習, 因此有時候, 新媽媽的選擇就顯得不那么“寶寶至上”, 這也是正常的。 畢竟全日制照顧寶寶只是媽媽一個時期的“工作”, 如果新媽媽甘心完全窩在家中,

Advertisiment
成為寶寶的24小時保姆, 那么等寶寶長大后, 媽媽便有可能對復出工作產生巨大的疑慮與恐慌心理, 與社會脫節太久, 再出門工作變成了一樁巨大的挑戰。

在照顧寶寶的同時, 與自己的客戶與資訊平臺保持聯絡, 可以使新媽媽克服抑郁心態, 從而以更愉悅、更陽光的心態與寶寶相處, 這比每天跟寶寶呆多長時間更重要。 寶寶滿4個月或6個月時, 媽媽重新外出上班, 可以把母乳擠在消毒過的奶瓶里, 作為寶寶的“午餐”。 這一階段, 寶寶可能會對保姆或月嫂產生更多依戀, 也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媽媽讓寶寶安靜下來的速度不如保姆快;寶寶要保姆哄睡覺而不是媽媽。 媽媽有可能對保姆與寶寶的情感依戀嫉妒不已,

Advertisiment
有些媽媽開始挑剔保姆的育嬰細節, 并加入針對寶寶的“情感爭奪大戰”。 媽媽的情緒變化可能會令寶寶不知所措, “夜啼不休”。 其實, 每一位媽媽都應該明白, 保姆是來幫忙的, 有了她們的幫助, 我們方有可能重建育兒和事業之間的平衡;對寶寶的“情感爭奪”全無必要, 因為保姆照看寶寶的時間不過兩三年, 而我們, 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卻是漫長的18年, 我們有的是時間與寶寶建立休戚與共的親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