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張從正的育兒觀_張從正有何育兒觀

養生之道網導讀:

張從正的育兒觀, 你瞭解嗎?很多媽媽都有自己的一套媽媽育兒經, 可是育兒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的審視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有時候我們的育兒方式可能會讓孩子的人生有大不同的變化。 下面一起來瞭解張從正的育兒觀。

知其所容 乳食貴節

嬰兒之病, 傷於飽也。 《事親》雲:“今人養稚子, 不察腸胃所容幾何, 但聞一聲哭, 將謂饑號, 急以潼乳納之兒口, 豈複知量, 不吐不已……小兒初生, 別無伎倆, 惟善號泣為強良耳!”小兒“腸胃綿脆, 易饑易飽”。 乳食量是否適當與小兒的健康關係甚大。 如乳食量過少則可致營養不足;乳食量過大,

Advertisiment
可導致積食而產生嘔吐、腹瀉等症。 因乳汁“其體為水, 故傷乳過多, 反從濕化。 濕熱相兼, 吐痢之病作矣”。 為父母者, 溺愛子女, 以為啼哭即是饑餓索食, 或以為多食即有助於小兒的成長, 每多給予乳食, 終至脾胃受傷。 脾胃既傷, 直接影響小兒的生長和發育, 而且平生多疾。 因此, 乳食貴在有時, 貴在有節, 不可“及稍能食, 應口輒與”。 張氏認為:哭可洩氣熱, 有益於小兒的身體健康。

薄衣遠緯 寒溫適宜

過暖乃百病之源, 張氏主張嬰孩平日應薄衣遠緯, 同時不宜烘火以取暖。 《事親》曰:“今之人養稚子, 當正夏時, 以綿祆裹腹, 日不下懷, 人氣相蒸;見天稍寒, 即封閉密室, 睡氈下幕, 暖炕紅爐, 使微寒不入, 大暖不泄。

Advertisiment
”張氏認為:“雖衰老之人, 尚猶不可, 況純陽之小兒乎!”應順其天然, 引導其嬉戲作玩, 以活血脈, 利筋骨。 他的養子之法是:“兒未坐時, 臥以赤地.及天寒時不與厚衣, 布而不綿。 及能坐時, 以鐵鈴木壺雜戲之物, 連以細繩, 置之水盆中, 使一浮一沉, 弄之有聲。 當炎暑之時, 今坐其傍, 掬水弄鈴, 以散諸熱。 ”四肢為諸陽之本, 手得寒水, 陰氣達於心中, 乃不藥之藥也。

防病卻疾 藥必慎當

小兒臟腑嬌嫩, 形氣未充, 寒熱虛實, 轉變迅速, 故而不能隨便用藥。 《事親》載:“歲在丙戌, 群兒皆病泄瀉, 但用藥者皆死, 蓋醫者不達濕熱之理, 以溫燥行之, 故皆死。 惟陳敬之不與藥, 用餘之言, 病兒獨存。 ”張氏以陳敬之之兒病泄瀉為例, 說明庸醫誤藥之害和有病不治得中醫之理,

Advertisiment
充分顯示了張從正的卓識。 誠如張氏所言:“少藥, 其病自痊, 不為庸醫熱藥所攻。 ”《育嬰家秘》說:“有是病而用是藥, 則病受之, 反之則元氣受之, 小兒元氣幾何, 失當必誤病。 ”張氏還特別重視預防調養, 指出:“若未病之前, 從予奉養之法, 亦複不生病。 縱有微疾, 雖不服藥可也。 ”

綜上所述, 可以看出過愛小兒之病有三:一曰飽, 二曰暖, 三曰藥。 對此張氏提出了薄衣、淡食、少藥的育兒觀, 不但闡明了育兒之理, 而且對臨證亦大有裨益。 愛子心切, 乃人之常情, 但愛須得法。 否則雖存愛子之心, 反成害子之果, 豈不悲哉!

Advertisiment

對於孩子來說, 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態度, 往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所以, 經常使用不恰當的態度或者方式, 不僅會影響孩子當時的情緒, 還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做事的心態, 下面兩個故事就是非常鮮明的例子。

喊孩子起床就是一場戰爭

孩子早晨睡懶覺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為此, 喊他們起床也是每天早晨的必演項目。 而不同的家長, 其喊孩子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家庭一:家裡有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每天早晨都不願意起床。 而媽媽則是會早起一點, 自己梳洗完畢後叫孩子起床, 也不管孩子沒反應, 就徑直去做早飯。 過了十分鐘, 回來發現孩子還沒起床, 就有催促了一次。

之後看時間來不及, 就直接把孩子拉起來, 並且一邊幫他穿衣服一般反復嘮叨:叫你起床你不起, 現在都要遲到了。 每天都是這樣, 真是的!

家庭二:同樣有個不愛起床的孩子, 而這家爸爸處理態度有些區別。 這家的爸爸每天早起, 然後把自己的事情全部搞定後, 看好時間後搖醒孩子說:寶貝, 早上好……而此時孩子可能會迷迷糊糊的回應一聲。

然後爸爸就在他耳邊說:告訴你個秘密, 再過十分鐘你就要起床了, 所以你還能睡十分鐘。 之後這位爸爸就去準備早餐,十分鐘後把孩子抱起來,並且擁抱一下,然後告訴他衣服在床邊,希望他15分鐘打理好自己。而10分鐘後,孩子就自己坐在桌邊吃起了早餐。

叫孩子做作業也是一種折磨

孩子上學之後,每天回家就有作業要完成。但是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很多孩子不願意寫作業。因此家長每天都要督促孩子做作業,真是煩不勝煩。

家庭三:孩子每天都不願意寫作業。媽媽回家後就匆匆叫孩子寫作業,然後就去忙自己事情。過段時間,還會在廚房內大喊:作業寫了沒?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說:過一會做。但是時間久了他就會假裝沒聽到,繼續玩玩具。

這個時候媽媽可能會非常生氣,並要求孩子立即做好作業。而孩子可能頂嘴:我不想做還要玩會呢。而這種話會徹底激怒媽媽,媽媽會大喊:“你今天不寫作業,明天被老師罵看你怎麼辦!”之後就摔門而出。但是半小時回來後發現,孩子還坐在那玩東西。

家庭四:也是個不愛寫作的孩子。爸爸一回家不會直接叫他寫作業,而是說:在玩20分鐘,然後就去寫作業,而孩子自然是興奮的玩東西。10分鐘後,再次提醒孩子,他還能玩十分鐘。

如果過了十分鐘,發現孩子還在玩,就主動告知:時間到了,該放下玩具寫作業了。孩子可能會說:等一下,我把它玩完。而爸爸也同意了,並且等著孩子完成手頭工作,再帶著他去做作業。之前還會給孩子一個選擇,問他是先做語文還是數學。

不同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

上面爸爸的做法,雖然不能讓孩子自覺起床、寫作業,但是這孩子早晚有一天會改變。可能是在小學高年級、初中的時候,學會主動起床或者是完成作業。

而媽媽的做法孩子仍然會玩,如果年紀偏小會逃避媽媽,而年紀大一些,就可能直接用語言或者行為進行反擊,甚至做出一些過激的反應。

之後這位爸爸就去準備早餐,十分鐘後把孩子抱起來,並且擁抱一下,然後告訴他衣服在床邊,希望他15分鐘打理好自己。而10分鐘後,孩子就自己坐在桌邊吃起了早餐。

叫孩子做作業也是一種折磨

孩子上學之後,每天回家就有作業要完成。但是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很多孩子不願意寫作業。因此家長每天都要督促孩子做作業,真是煩不勝煩。

家庭三:孩子每天都不願意寫作業。媽媽回家後就匆匆叫孩子寫作業,然後就去忙自己事情。過段時間,還會在廚房內大喊:作業寫了沒?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說:過一會做。但是時間久了他就會假裝沒聽到,繼續玩玩具。

這個時候媽媽可能會非常生氣,並要求孩子立即做好作業。而孩子可能頂嘴:我不想做還要玩會呢。而這種話會徹底激怒媽媽,媽媽會大喊:“你今天不寫作業,明天被老師罵看你怎麼辦!”之後就摔門而出。但是半小時回來後發現,孩子還坐在那玩東西。

家庭四:也是個不愛寫作的孩子。爸爸一回家不會直接叫他寫作業,而是說:在玩20分鐘,然後就去寫作業,而孩子自然是興奮的玩東西。10分鐘後,再次提醒孩子,他還能玩十分鐘。

如果過了十分鐘,發現孩子還在玩,就主動告知:時間到了,該放下玩具寫作業了。孩子可能會說:等一下,我把它玩完。而爸爸也同意了,並且等著孩子完成手頭工作,再帶著他去做作業。之前還會給孩子一個選擇,問他是先做語文還是數學。

不同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

上面爸爸的做法,雖然不能讓孩子自覺起床、寫作業,但是這孩子早晚有一天會改變。可能是在小學高年級、初中的時候,學會主動起床或者是完成作業。

而媽媽的做法孩子仍然會玩,如果年紀偏小會逃避媽媽,而年紀大一些,就可能直接用語言或者行為進行反擊,甚至做出一些過激的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