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即使是覺得滑稽和有趣, 但3歲多的孩子發怒時也應該馬上試著讓他平息下來, 讓他擺脫這種不良情緒。 對於孩子的其他的負面情緒如惱怒或恐懼也應照此處理。
有關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情緒的困境, 本書精選了三個方面, 並在下文中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盛怒或者執拗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發怒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某樣東西而生氣(比如因為剪子不好用、鉛筆斷了芯等), 則不用說什麼就可以化解矛盾:給孩子一些好使的東西或工具, 再教教他該怎麼用就行了。
如果生氣是針對您,
Advertisiment
您就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 或許是您太嚴厲了。 在這種情況下, 您就應該多作些讓步, 然後等孩子平靜下來時再和他談, 告訴他您為什麼要這樣, 而不是那樣來做這些事情。
恐懼或不安這兒只談如何消除過度的恐懼和不安。 因為恐懼的首要任務是對可能出現的危險發出警告。 只有在非危險情況下(如高聲講話、爆裂聲等), 無明顯誘因的或者說是被相應誇大的恐懼, 或者是阻滯了孩子正常反應的恐懼(一般而言, 遇到狗時呆著不動比因害怕而跑開更為有利), 才會產生不良作用。
如果孩子毫無理由地感到很害怕(比如見到鄰居家並不咬人的狗時), 則應該安慰他, 說明沒有危險性。 大人應多呆在孩子附近(呆在能讓孩子感到有保障的距離之內),
Advertisiment
用玩遊戲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漸漸適應, 慢慢地(也可能需要好幾天)在遊戲的過程中越來越靠近那個引發恐懼的根源。 最後還可以間接地提到這個會引起恐懼的話題(如那個狂吠不停的小獵犬的長耳朵)。 如果所有這些步驟都不能奏效, 則應去看兒童心理醫生, 就孩子的恐懼問題進行諮詢。
嫉妒一般情況下, 孩子嫉妒並不完全像表現出來的那樣毫無道理。 大人對他的愛和關注可能會因為某些事情受到干擾而不同於往常了:因為家中新添了弟弟或妹妹而佔用了母親大量的時間;因為家裡某個成員臥床不起需要照顧;或者是因為假期來家裡做客的孩子等。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 大人首先應該檢查自己的行為, 並讓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對他的愛和關注。 僅靠語言的保證“我還是和以前一樣喜歡你”或“我還是一樣地愛每個孩子”, 已經不足以消除孩子的嫉妒(這一點可能一直到他成年都還會對他形成影響)。
(兼職編輯:李穎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