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給寶寶講故事

給孩子講故事是每個父母最常做的一件事, 但如何給孩子講故事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 其實, 給孩子講故事有很多技巧。

發掘教育性

美國故事家吉姆?科認為, 聽故事能夠打開那些直接教育無法觸及的區域,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 都可以從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穩妥辦法。 這表明, 故事的內涵不僅反映生活, 揭示世界, 而且故事對人的塑造施加著積極影響, 有教育性。 據此, 給孩子講故事, 要充分發掘故事的教育性。

首先, 要照顧孩子的年齡特點因勢利導。 孩子進入幼兒期, 可多選擇一些童話故事,

Advertisiment
因為童話以兒童幻想為特徵, 從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異美妙的現實生活, 告訴他們真善美與假惡醜。 孩子3歲以後, 物我開始分化, 他們開始對人的故事和有關自然、社會等方面的知識性故事感興趣。 這類故事, 重點應放在講清“發生了什麼, 以拓寬視野, 深挖故事主題。

其次, 加強針對性。 孩子生理、心理發展不成熟, 情緒波動大, 給孩子講故事應敏銳地捕捉孩子的興奮點, 以增強雙邊同步效應。 尤其針對孩子可塑性的特點, 發現某些毛病和不足, 可選有利於矯治的故事, 通過故事形象來啟發誘導, 達到自我鼓勵和克服不足。 創設情境講故事過程實際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 孩子年齡小, 社會生活經驗貧乏, 往往對故事的內涵領悟較困難。

Advertisiment
因此給孩子講故事, 首先應創設一種故事氛圍, 達到借景生情。 具體做法可以通過“解題作鋪墊, 告訴孩子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要注意哪些情節和人物, 等等。 有這樣一個開場, 幫助孩子實現注意轉移──集中到聽故事上來, 並意識到這個故事的新奇, 作好“聽的心理準備。 另外, 要力求不斷渲染故事環境, 促使孩子神往于故事之中。 情境渲染的途徑很多, 比如角度形象創設, 講故事者角色要到位, 努力暫時擺脫或掩蔽自己的成分, 按故事角色形象的個性及特點來寓情於境。 言語情境創設不容忽視, 言語是溝通講者與聽者情感的重要媒介, 講故事的語言生動, 表像清晰鮮明, 兒童化, 可使孩子移情于境,
Advertisiment
增強故事的感染力。

運用懸念

瑞士教育家亞美路說過, 教育最偉大的技巧是:啟發是為了讓孩子聽而有發, 講故事中靈活運用懸念就十分重要。

懸念就是掛念, 它是孩子聽故事時持有的一種對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關切的心態反映。

有人說故事是人類靈感的橋樑, 懸念就是靈感集成的火花。 懸念的引入, 就是打破故事完整的格局, 在關鍵處置疑, 讓孩子按故事的脈絡去思考, 索探餘韻。 故事懸念, 通常有開篇懸念, 情節懸念和結果懸念等, 應視具體的故事內容和聽故事物件擇用或兼用。 懸念的設置和運用, 需要家長講故事前認真鑽研故事, 精心設計講法, 懸念分佈既可從故事內容的教育性入手, 分解為情感懸念、問題懸念、事件懸念等;也可從故事的結構上設置,

Advertisiment
如層次懸念、連鎖懸念等。 當然, 講故事設置的懸念, 是為了使故事跌宕起伏, 曲直交錯, 增強故事藝術的感染力。 不過, 懸念設置頻率、深度要因孩子而異, 不能因設懸而讓孩子聽故事的興趣受損。 一般情況下, 講故事過程中設置的懸念, 隨著故事的推進, 都要揭破, 不能懸而無破。

巧施強化

目前, 家庭中有一種普遍現象, 孩子天天鬧著講故事, 家長也天天給他講, 但到頭來孩子聽得雖多, 而會講的卻寥寥可數。 按家長的本意, 給孩子講故事並不是培養聽故事迷, 而是希望孩子成為講故事的“大王, 並借此讓他得到全面的協調發展。

探究事與願違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與聽講故事的品質有關,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還與孩子聽故事後得不到及時的強化回饋相關。 孩子聽記故事, 多憑形象記憶, 故事的情境消失, 故事也就會遺忘。 為此, 要提高孩子聽故事的品質, 必須把“聽延伸到講完後的強化和回饋中。

強化孩子聽記故事, 就是要充分發揮把握“講”的主動, 調動起孩子“聽”的主體意識。 例如在講新故事前要求他先複述前次所講故事的梗概。 這就要求孩子要聽新故事, 首先必須聽好, 也要學會自己講。 時間一長, 既有利於培養孩子聽故事的良好習慣, 又有利於主體意識的養成, 變被動聽為主動參與講。 幼兒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 利用孩子講故事的辦法來訓練他們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如何給寶寶講睡前故事?

    在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愛心與耐心,如果昨天的故事還沒講完,但是寶寶已經睡著了,因此在今晚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講個前情提要,以便寶寶能夠很好地銜接起來。家長講故事時,要把故事講得有安寧的氣氛... [詳細答案]

  • 1回答

    爸爸媽媽應該如何給寶寶講故事?

    剛出生的嬰兒適合節奏感較好、韻律感較強的讀物;從孩子慢慢有理解能力到兩歲前,可選擇故事簡單、語句規範優美的;兩歲以後,兒童開始逐步對故事情節產生興趣,可挑一些故事情節較豐富、啟發性較強的科普故事等。... [詳細答案]

  • 1回答

    給寶寶講故事的重要性有哪些?

    可以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給寶寶講述故事,嬰幼兒的聽力發育對孩子日後的語言發育和智力發育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平時父母與孩子的聽力交流也不能少。多和孩子說說話、聊聊天、講講故事,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的聽力發育。... [詳細答案]

  • 1回答

    給寶寶講故事的好處是什麼?

    給寶寶講故事有助提升親情,培養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也有交流感情的需要,而親子閱讀恰恰是很好地滿足這一需要的“媒介”之一。在父母“講”和孩子“聽”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與子女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自然而然地加深... [詳細答案]

  • 5回答

    如何給寶寶講故事?

    根據寶寶年齡選擇故事。只有符合寶寶年齡特點、適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寶寶才會感興趣。一般來說,1-3歲的寶寶理解力有限,喜歡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童話,內容應貼近寶寶生活,可選擇一些講述生活常識、規範寶寶行...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