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理解孩子的依戀心理

出生不久的嬰兒依戀成人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成人在滿足他們生理。 心理的需要的同時, 成人和嬰兒逐漸發展了一種依戀關係, 這是嬰幼兒對於關懷和愛☆禁☆撫他的成人的強烈依戀情感。 法國心理學家瓦隆指出:“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 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 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 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 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 並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 ”因此, 父母應給予嬰幼兒多一點關懷。

依戀的形成和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包括前依戀期、依戀建立期、依戀關係明確期、目的協調的夥伴關係。

Advertisiment
在新生兒期主要表現為前依戀期。 前依戀期即出生至2個月, 寶寶對所有的人都做出反應, 不能將他們進行區分, 對特殊的人(如親人)沒有特別的反應。 剛出生時, 他們用哭聲喚起別人的注意, 他似乎懂得, 大人絕不會對他們的哭置之不理, 肯定會與他們進行接觸。 隨後, 他用微笑、注視和“咿呀”語與大人進行交流。 這時的嬰兒對於前去安慰他的人沒什麼選擇性, 所以, 此階段又叫無區別的依戀階段。

對新生兒影響最大的是母親。 母親是否能夠敏銳而且適當地對寶寶的行為做出反應, 是否能積極地同她的小寶寶接觸, 是否在孩子哭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安慰, 是否能在擁抱她的小寶寶時更小心體貼,

Advertisiment
是否能正確認識小寶寶的能力等等, 都直接影響著這種母子依戀的形成。

新生兒對母親和父親的依戀幾乎是同等程度的, 儘管通常是母親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多。 但母親和父親在同寶寶的關係上有一些區別, 父親通常更充滿活力, 母親則更溫柔而且語言更多一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