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注意嬰兒期的心理衛生?

嬰兒期指的是從出生28天到1歲的時期, 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又稱新生兒期。 這時期嬰兒從非條件反射到條件反射, 如吸吮食物的反射等等逐漸的迅速發展, 也就是兒童的心理的發展, 心理衛生問題也就隨之發生。 因此, 從嬰兒出生開始就應該注意心理衛生問題。

小兒從母親抱的姿勢, 母親的形象, 母親的聲音, 直到奶瓶等得到心理發展的刺激, 會引起條件反射。 母親給小兒餵奶, 不僅供給營養, 而且也供給了感情和溫暖。 母親把小兒抱在懷裡, 緊緊貼在一起, 母親搖著哄著, 這時可以看到小兒微微地笑,

Advertisiment
顯得輕鬆愉快。 這對小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很大的益處。

大約從第5~6個月開始, 小兒可以不因饑餓而要母親在旁作伴, 喜歡母親給以愛☆禁☆撫和玩耍。 小兒對母親出現在面前常報以微笑。 兒童對感情的需要與身體上的照料相比, 顯得更為重要。 此外, 舒適的衣褲, 新鮮的空氣, 彩色的玩具, 美好動聽的聲音和音樂等也是培養兒童良好情緒的因素。 如果不能給他建立良好的情緒狀態所需要的條件, 小兒就顯得呆板、畏縮、不活潑, 而且好哭, 在照管上會有很多困難。 如果母親生病長期往院、離婚或其他原因, 強迫與嬰兒分離, 就會引起拒食, 消化紊亂, 夜驚和發育緩慢。 母親與小兒的早期關係很重要, 有些學者認為, 一些精神病發生的根源,

Advertisiment
可追溯到母嬰早期關係中的衝突和兒童的需要受壓制。 現在, 有些婦女產假期滿後, 大都將小兒送往托兒所寄養, 而托兒所保育員少, 又要輪班, 不可能固定照管。 這樣, 必然不能建立起母親與嬰兒的早期關係, 對小兒的心理衛生可能產生不良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