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育孩子不被欺負?

寶寶好不容易拉扯大了, 當媽媽的真是操碎了心啊, 終於可以蹦躂著去上學了, 那麼是否我們就不用擔心了呢?不不不, 寶寶其實也存在很多, 比如不適應校園生活, 不懂得和小朋友相處, 被人欺負了不知道怎麼辦, 那麼當寶寶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 孩子被欺負, 家長切忌只觀一面

孩子年齡小, 和小夥伴發生爭吵甚至出手打人都是正常, 家長無需過分擔心, 更不要將孩子之間的矛盾上升為家長之間或家長與對方孩子之間的“戰爭”。 家長 作為大人的身份對於其他的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Advertisiment
不要再以恫嚇的方式或者斥責的方式教育對方小朋友, 只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家長要及時制止對方孩子的 打人行為, 要求他歸還搶來的東西, 跟他講道理, 告訴他“小手是用來擁抱的, 不是用來打人的”。 如果不湊效, 可以告訴老師或他的家長。  

2. 教自己孩子學會分享和寬容

孩子受欺負是給孩子上一堂思想教育課, 這是培養孩子學會寬容的好時機。 打架衝突是孩子進入孩子們之間“小社會”不可避免的事情之一, 父母要告訴孩子: 不要怕他, 因為你越怕他, 他就越欺負你;不要以牙還牙, 因為打人是錯誤的, 如果你也打人, 你也錯了。 在別人對自己的行為道過歉後要學會寬容和諒解。 建議孩 子拿出自己的玩具跟對方交換,

Advertisiment
兩人輪流玩;勇敢地伸出手去和對方一起玩, 只要不打人、不爭搶, 都可以成為好朋友。  

3. 提前演練應對方法防被欺

比如教孩子在獨自遇到攻擊性的大孩子時選擇迅速離開, 避免受到二次攻擊, 儘快向周圍成人尋求幫助。  

光是選擇離開是不夠的, 還可以教孩子在受到攻擊時雙手推開對方胳膊或者抓住對方的胳膊, 同時雙眼嚴厲瞪著對方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威嚴。  

還要教孩子保護好自己的關鍵部位, 比如頭、臉等。 可以教孩子練習兩手握拳, 兩臂彎曲, 橫於面部, 護住臉部的基本自我保護姿勢。 緊急情況下, 先還擊保護好自己, 再呼叫尋求成人的幫助。  

4. 受欺負後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對

其實, 很多調皮的孩子在剛開始欺負別人時,

Advertisiment
可能只是無意行為。 但是, 當他發現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會強烈反抗, 很好欺負後, 他就會從這種欺負行為中得到 滿足, 從而得寸進尺, 有意欺負你。 因此, 要讓孩子意識到, 一味地忍讓非但不能解決問題, 反而會助長欺負者的氣焰, 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傷害。  

首先, 要教育孩子, 學會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 當遭到其他同學的欺負時, 要敢於用語言表示自己的態度, 制止對方的侵犯。 孩子們的一些欺負行為往往是為了 取樂, 如果看到被欺負的人如此堅強, 一般會很無趣地離開。 其次, 讓孩子學會適當的行為反擊。 因為有時, 受欺負的孩子表現出一些勇敢的反擊行為, 也能讓人震 驚, 從而停止其他孩子的暴力行為。

Advertisiment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 要獨立面對來自生活各個方面的衝擊, 與其家長像老母雞一樣, 總是把孩子護得緊緊的, 不如把自我保護的本領早一點交給孩子, 讓孩子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前提下, 獨立面對外來的各種挑戰, 應付各種問題, 尋找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5. 不要鼓勵孩子打小報告

“其實, 年少的孩子愛告狀是其年齡特徵決定的。 做家長的, 不必太過擔憂。 ”心理諮詢師認為, 孩子的這番舉動, 其實是內心依賴大人的一種外在表現, 對家長而言, 更為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孩子告狀的原因。  

有些孩子是在尋求幫助, 也許是被人欺負後, 想尋求大人的保護;有的孩子則是希望大人對自己的行為判斷作出肯定,

Advertisiment
給自己貼上“好孩子”的標籤;也有些孩子是做了調皮的事情, 為了免於受罰而找的理由。  

如果孩子在和小夥伴玩的時候, 因為矛盾和挫敗而來向你打小報告, 尋求你的幫助, 你可以先平復他的情緒, 努力在情感上保持中立, 不要先給他們貼上對和錯的標籤, 冷靜地說明規矩並幫他們分析問題。 也可以給出一個大概的建議, 鼓勵孩子們自己來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在幼稚園受欺負因為打小報告而獲得了老師的幫助和解決, 最好引導他再好好想想, 除了打小報告之外, 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讓孩子慢慢學會寬恕、諒解、克制憤怒, 同時也能勇敢地面對那些直接傷害自己的物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