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孩子學會勞動和自我服務

1、家長要認識孩子自理能力和勞動的道德價值。
讓孩子學會自理, 承擔一些家務勞動, 為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及家庭義務感和責任感, 並由此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一些生活勞動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思想、習慣、吃苦耐勞的精神、有責任感、獨立自主自強的精神及堅強的意志, 有了這些良好的思想品質, 就可以“遷移”到學習、工作、事業等方面, 對他們一生成長都有好處。
2、尊重並培養孩子自我服務、熱愛勞動的意識。
Advertisiment

幼兒已有了獨立意識萌芽, 他們什麼都要來個“我自己”。 隨年齡增長, 他們不僅要獨立穿脫衣服、洗臉洗手, 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 自己修理或者製作一些玩具, 甚至還想自己洗碗、上街買東西, 對於孩子正在萌發的獨立意識, 我們一定要予以重視、支持和鼓勵。 如果經常壓制孩子的獨立願望, 他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處世消極、無所作為的人, 這樣的孩子只會什麼事都要等大人替他準備好。 家長應讓孩子樹立“我會”、“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 “我行”這種自我感覺很重要, 因為它是孩子得以發展的動力。
3、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於幼兒來說, 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 需要他們付出很大的努力, 克服一定的困難。
Advertisiment
作為家長, 應要求孩子克服困難, 堅持讓孩子去做事, 不管孩子哭鬧, 不“心軟”、“妥協”, 依順孩子。 家長若感情用事, 不僅不能給孩子勇氣, 無助于孩子克服困難、經受磨煉、戰勝痛苦, 相反, 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慌、軟弱。
要孩子堅持獨立、不怕困難, 家長應“心硬”些。 其實每個孩子剛開始學自理都會感到困難、力不從心, 但要做個好孩子的願望在鼓勵著他們, 他們會不斷克服困難, 堅持到底, 直至成功, 這就有助於鍛煉幼兒的意志, 增強幼兒克服困難的信心, 幼兒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及成功的來之不易。 可見, 學會自理和勞動可讓幼兒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 增強責任感, 促進其獨立性的初步形成。
(兼職編輯:李穎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