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

要不要教一兩歲的孩子學會分享, 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

教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們很難和別人分享一樣東西, 尤其是年紀比較小的孩子, 這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組成部分。 瞭解和接受孩子的這一特性是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慷慨大方的人的第一步。 下面, 我們來概述一下孩子佔有欲很強的頭腦當中有著一些什麼樣的想法。

學會分享之前就已經具有了利己的思想

在孩子成長著的意識當中, 佔有欲自然而然地佔有一席之地。 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二年和第三年, 隨著孩子從與母親同為一體發展到成為一個獨立個體,

Advertisiment
這個小人兒一直在努力地確立自己獨立于母親的身份。 學步期的孩子在說話的時候常常會首先這樣大聲叫嚷:“這件事我自己做!”或者“這是我的!”實際上, “我的”這個詞是學步期孩子嘴裡最早說出來的詞語之一。

成長中的孩子在對人產生感情的同時, 也對各種各樣的東西產生了感情。 對於一個具有健康情感的人來說, 這種形成強烈感情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歲大的孩子不能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媽媽, 2歲大的孩子也還不能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泰德熊。 有的孩子會對一件玩具十分依戀, 以至於和破破爛爛的舊洋娃娃難捨難分。

當我們要4歲大的海頓給自己畫一張自畫像時, 她總是喜歡把她心愛的洋娃娃也畫進去——就好像它是她身體的一部分。

Advertisiment
如果勸說她和一個小夥伴一起玩這個洋娃娃, 你能想像得到會發生什麼情況嗎?這個洋娃娃對於她實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洋娃娃拿在了另一個孩子的手裡, 她會感到十分不安、不放心。

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希望孩子學會分享

真正的分享意味著同情和理解, 這是一種走進別人的心靈、用別人的眼光來看問題的一種能力。

不到6歲的孩子還難以同情、理解別人, 他們之所以能夠和別人分享某樣東西,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是你教他們這麼做的。 你不要指望還不到2歲或2歲半的孩子會情願與別人分享東西。

2歲以下的孩子會和別的孩子在一起自顧自地玩耍——在一旁自己玩自己的,

Advertisiment
而不是與大家一起玩。 他們只關心自己和自己擁有的東西, 不會考慮別的孩子有什麼樣的需要和感受。 但是, 只要大人給予他指導、教育他要做到慷慨大方, 那麼2歲時自私的孩子在3~4歲的時候就會變得慷慨起來。 由於孩子們在3~4歲時已經開始在一起玩耍、並且開始在玩耍中相互合作, 因此他們開始認識到了分享的重要性。

受到親密養育的孩子對別人的需求有著高度敏感, 他們對於物質沒有太多的依戀, 因此他們會比較樂於和別人分享東西, 並且對於自己的需求有著更為明確的認識, 會通過不與別人分享來保護自己的自我意識。

對於孩子們來說, 與那些比自己弱小、威脅性不大的孩子在一起分享東西是比較容易的。

Advertisiment
比如說, 孩子們比較樂意去和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分享;與兄弟姐妹相比, 更樂意和一個客人一起分享;與一個總是提出各種要求的孩子相比, 更願意和安靜的孩子一起分享。 孩子什麼時候能學會與別人分享, 這主要取決於孩子的天性。 你應該根據孩子表現出來的跡象去判斷在什麼時候他已經具備了與人分享的能力。

即使孩子到了4~5歲, 你也別指望他會把他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與人分享。 孩子或許會把幾件珍貴的東西留起來, 只讓自己玩。 你可能會把你的結婚戒指或者你母親給你的祖傳披肩拿出來和別人一起分享, 但是孩子一般來說不可能像你那樣, 把他的泰德熊甚至是他的毛毯拿出來和別人分享。

Advertisiment

你要尊重並且保護孩子對於他自己東西的權利。 在4歲的時候, 馬修在估量著要不要和他的小朋友約翰尼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約翰尼是個衝動、好奇的孩子, 對於玩具製造商來說, 他是個天生的玩具耐用性測試員。 約翰尼對玩具的每個活動部件都要仔細地擺弄一番, 把它們又拉又擰;只有最堅固的玩具才能免遭他的毀壞。 馬修認清了他的這個朋友是個天生的破壞者, 每當看見約翰尼來了的時候, 他就會把自己那些珍貴的、易損壞的玩具藏起來。 我們相當支持馬修的這種聰明的做法。

你能做些什麼

不要強迫孩子與別人分享東西。 你應該營造出一種氛圍和環境, 促使你的孩子自己想要和別人分享。 孩子的心中存在著佔有的欲望。對你來說,不過是些玩具;而對孩子來說,那是屬於自己的、珍貴的財產。因此,在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的同時,你應該尊重他們正常的佔有欲。

此外,你還應該注意觀察你的孩子在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時有什麼表現,這能使你很好地瞭解孩子,從而讓你知道他需要什麼樣的引導。如果你的孩子是個見東西就要搶到自己手裡的小傢伙,那麼他將發現其他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起玩。如果他的東西總是被別人搶了去,那他就需要學會對別人說“不”的能力。

教育孩子與別人一起分享

與孩子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只有別人給予了孩子一些東西,他才會樂於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我們發現,在最初兩年中受到了親密養育的嬰兒更有可能在未來的歲月中成長為樂意與別人分享的孩子,這有兩個原因。

首先,受到了大人慷慨給予的孩子會照著大人為他們樹立的榜樣去做,長大後將成為慷慨、大方的人。內心有著良好感覺的孩子更願意與別人一起分享。

其次,受到了親密養育的孩子往往具有堅實、可靠的自我形象,在他的內心中,不需要太多外界的東西來證明自己。

通過在兒科實踐中對受到親密養育的孩子的研究,我們發現,他們內心所需要的依戀物件比較少。他們更願意伸手去牽著媽媽的手,而不會緊緊地抓著一條毛毯不放。

為孩子做出慷慨大方的榜樣

小孩子們看到什麼,他們就會做什麼。如果大人經常與別人分享東西,那麼孩子們也會這麼做。當有人向你提出要借你的“玩具”時,你應該借此將它變成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媽媽把她的烹調書借給了她的朋友。”你應該顯眼地把東西借給別人,以便讓孩子能注意到。你還應該和孩子一起分享東西:“想吃我的爆米花嗎?”“來和我們坐在一起——我們會挪出些地方給你坐。”

如果你有好幾個孩子,尤其是如果他們年齡相近,那麼很多時候你會忙得分身乏術,不能很好地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兩個孩子不可能都百分之一百地完全佔有母親或父親。你應該儘量公平地把自己的時間分配給每一個孩子。“不公平”是孩子們最頻繁地重複的唯一抱怨。你應該儘量做到為孩子們提供均等的機會,同時又要教孩子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公平的,其他因素也會帶來影響。

教孩子學會分享

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

和他們玩“分享爸爸”的遊戲,讓2歲大的孩子坐在你的一條腿上, 4歲大的孩子坐在另一條腿上,教他們學會分享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人。即使是2歲大的孩子也會玩“分享財富”的遊戲。給你2歲大的孩子一些鮮花、一些餅乾、一些積木或者玩具,要求他“把這些東西和房間裡的每一個人分享,分一個給大哥,分一個給爸爸”。

你要讓孩子明白,與別人分享東西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它能夠傳播快樂。瑪莎說過這麼一件事:“一天,勞琳在我的錢包裡發現一塊巧克力,她高興地把它吃了,然後又讓我看她發現的第二塊巧克力。我告訴她,那塊巧克力是留給斯蒂芬和馬修分著吃的,並且要她給他們送去,我心裡想著她一準會在半路上把這塊巧克力吃掉,因此並沒有費事地跟著她去看這件‘意料之中的事情’發生。比爾後來告訴我說她簡直是可愛極了,她走近那兩個孩子,把那塊巧克力一半分給了斯蒂芬,另一半分給了馬修。”

該在什麼時候介入

儘管我們並不指望學步期的孩子會和別人分享玩具,但是我們會利用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來鼓勵孩子們輪流玩玩具。要教孩子學會把自己的需要向小朋友表達出來,可以這麼對孩子說:“當凱薩琳玩夠了這部汽車時,你可以去玩它。你去問問她什麼時候能玩好?”或者“把你的手拿開,再等一等,她玩好了之後就會把那個洋娃娃給你”。

當孩子們為了搶玩具而發生爭吵時,有些時候比較明智的做法是不要馬上就沖過去進行干預,你應該給孩子們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你只管待在一邊看著他們爭執就是了。如果事態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並且孩子們看上去正在自己解決彼此間的爭端,那你就待在一邊做個旁觀者。如果情況發生了惡化,那就該介入進去進行干預。不論有沒有得到照料者的幫助,孩子們自主進行的學習,都會具有最為持久的價值。

為孩子們分配不同的時間來進行分享

採用計時器可以幫助你調停孩子們為爭奪玩具而發生的爭端。約翰尼和吉米為一起玩玩具而鬧起了彆扭。這時你可以介入進去,要他們兩個各自挑選一個數位,誰的數位和你心裡想的數字接近就誰先得到玩具。然後你就調整好計時器,對於年幼的孩子們來說,兩分鐘大體上是合適的選擇。你可以要求大一點的孩子等得久一些。在時間到了之後,就把玩具給第二個孩子,讓他玩上同樣長的時間(儘管他可能都已經忘了自己想要玩這個玩具)。也許你應該用一種簡單、生動的辦法來向小一點的孩子解釋你的做法。可以讓孩子們圍成一個圈,使他們可以挨個輪流玩玩具,先從大一點的孩子或者更願意配合的孩子開始。例如,斯蒂芬拿著這個玩具已經兩分鐘了,計時器的鈴聲響了起來,你應該一邊對斯蒂芬說些鼓勵的話、一邊把玩具從他那裡拿過來,把它遞給勞琳,要讓斯蒂芬放心,鈴聲再次響起來的時候玩具又會回到他的手上。在幾個來回之後,孩子們或許就能夠做到在鈴聲響起來的時候自己微笑著把玩具傳遞出去,因為他們知道玩具會再次回來的。

如果分配時間的辦法不能奏效, 那你就乾脆把玩具收起來,放到書架的頂上去,向孩子們說明玩具會一直待在那兒,直到他們學會分享它。看著玩具在那兒卻不能玩,孩子們也許會撅上一會兒小嘴,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明白,與其完全失去這個玩具,倒不如和兄弟姐妹們一起來分享。於是,他們將學會彼此合作、共同分享;每個人最後都是贏家。

預先作好計畫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太願意與別人分享他的玩具,而他的一個小夥伴又來你家找他玩,你可以要求那個小朋友的父母讓他帶上玩具來你家。對於那些新鮮的玩具,孩子們是抵抗不住誘惑的。很快,你的孩子就會意識到,如果要得到那個小夥伴的玩具,他就必須和小夥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你要帶著你那願意與別人分享的孩子去一個不願與人分享的孩子家,那麼你也應該讓你的孩子帶上自己的玩具。

有些孩子在很小的年齡就已經培養起了一種公平意識。我們的一個孩子曾經再也不願意到他的一個朋友家裡去,因為“他不把玩具拿出來一起玩”。為了把這件事作為一次對他進行教育的機會,我們這樣表揚他:

“你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這不是很值得高興嗎?我敢肯定,孩子們都會喜歡到我們家來玩。”

保護孩子喜歡的東西

如果你的孩子十分依戀他的那些寶貴的東西,那你就應該尊重他的這種感情,同時還應該教育他要做到慷慨、大方。對於有些玩具,孩子會表現得很自私,而對於另一些玩具他又會表現得相當大方,這是正常的。你要保護好孩子看重的玩具,當別的孩子要把它搶過去時,你應該把它拿走,對於這些玩具,你應該為孩子擔負起不願和別人分享的責任。

要讓孩子慢慢地學會與小朋友們分享玩具。在遊戲開始之前,你應該幫助孩子區分哪些玩具是他想要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的,哪些是他要放起來、留著自己玩的。你可能還需要充當裁判的角色:“這個特殊的玩具是蘇西的生日禮物;在她願意和你一起玩這個玩具之前,你可以先玩別的玩具。”

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家庭越大,就越有必要平衡好尊重個人的所有權和教孩子學會分享之間的關係。應該向孩子指出“那是科林的玩具……這個玩具是屬於整個家庭的”。

當然,你還應該鼓勵孩子交換玩具。孩子們很容易掌握家庭玩具的概念,比如身歷聲答錄機,是家裡每個人都可以用的。有一個大家庭,四個孩子的年齡相當接近,那位媽媽在家裡採取了這麼一種策略:孩子得到的禮物先由擁有者享用一天,然後就必須貢獻出來、放到大家都可以玩的玩具箱裡去。需要單獨保管的那些特殊玩具被分開放在各自擁有者的房間裡。

為孩子創造與別人分享的機會

為了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珍妮特把一整塊餅乾都給了4歲大的本傑明,並向他提出了要求:“請你把餅乾分一些給羅賓。”他掰下了一塊餅乾,遞給了羅賓。本傑明做得很好,而且,從他做出的榜樣當中,2歲大的羅賓也明白了什麼是分享。通過讓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做出榜樣,你能夠教那些比較小的孩子學會分享。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做出了榜樣的小老師還是學習榜樣的學生,都上了一堂學習慷慨大方的課程。

孩子的心中存在著佔有的欲望。對你來說,不過是些玩具;而對孩子來說,那是屬於自己的、珍貴的財產。因此,在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的同時,你應該尊重他們正常的佔有欲。

此外,你還應該注意觀察你的孩子在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時有什麼表現,這能使你很好地瞭解孩子,從而讓你知道他需要什麼樣的引導。如果你的孩子是個見東西就要搶到自己手裡的小傢伙,那麼他將發現其他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起玩。如果他的東西總是被別人搶了去,那他就需要學會對別人說“不”的能力。

教育孩子與別人一起分享

與孩子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只有別人給予了孩子一些東西,他才會樂於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我們發現,在最初兩年中受到了親密養育的嬰兒更有可能在未來的歲月中成長為樂意與別人分享的孩子,這有兩個原因。

首先,受到了大人慷慨給予的孩子會照著大人為他們樹立的榜樣去做,長大後將成為慷慨、大方的人。內心有著良好感覺的孩子更願意與別人一起分享。

其次,受到了親密養育的孩子往往具有堅實、可靠的自我形象,在他的內心中,不需要太多外界的東西來證明自己。

通過在兒科實踐中對受到親密養育的孩子的研究,我們發現,他們內心所需要的依戀物件比較少。他們更願意伸手去牽著媽媽的手,而不會緊緊地抓著一條毛毯不放。

為孩子做出慷慨大方的榜樣

小孩子們看到什麼,他們就會做什麼。如果大人經常與別人分享東西,那麼孩子們也會這麼做。當有人向你提出要借你的“玩具”時,你應該借此將它變成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媽媽把她的烹調書借給了她的朋友。”你應該顯眼地把東西借給別人,以便讓孩子能注意到。你還應該和孩子一起分享東西:“想吃我的爆米花嗎?”“來和我們坐在一起——我們會挪出些地方給你坐。”

如果你有好幾個孩子,尤其是如果他們年齡相近,那麼很多時候你會忙得分身乏術,不能很好地照顧到每一個孩子。兩個孩子不可能都百分之一百地完全佔有母親或父親。你應該儘量公平地把自己的時間分配給每一個孩子。“不公平”是孩子們最頻繁地重複的唯一抱怨。你應該儘量做到為孩子們提供均等的機會,同時又要教孩子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公平的,其他因素也會帶來影響。

教孩子學會分享

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

和他們玩“分享爸爸”的遊戲,讓2歲大的孩子坐在你的一條腿上, 4歲大的孩子坐在另一條腿上,教他們學會分享對自己有特殊意義的人。即使是2歲大的孩子也會玩“分享財富”的遊戲。給你2歲大的孩子一些鮮花、一些餅乾、一些積木或者玩具,要求他“把這些東西和房間裡的每一個人分享,分一個給大哥,分一個給爸爸”。

你要讓孩子明白,與別人分享東西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它能夠傳播快樂。瑪莎說過這麼一件事:“一天,勞琳在我的錢包裡發現一塊巧克力,她高興地把它吃了,然後又讓我看她發現的第二塊巧克力。我告訴她,那塊巧克力是留給斯蒂芬和馬修分著吃的,並且要她給他們送去,我心裡想著她一準會在半路上把這塊巧克力吃掉,因此並沒有費事地跟著她去看這件‘意料之中的事情’發生。比爾後來告訴我說她簡直是可愛極了,她走近那兩個孩子,把那塊巧克力一半分給了斯蒂芬,另一半分給了馬修。”

該在什麼時候介入

儘管我們並不指望學步期的孩子會和別人分享玩具,但是我們會利用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來鼓勵孩子們輪流玩玩具。要教孩子學會把自己的需要向小朋友表達出來,可以這麼對孩子說:“當凱薩琳玩夠了這部汽車時,你可以去玩它。你去問問她什麼時候能玩好?”或者“把你的手拿開,再等一等,她玩好了之後就會把那個洋娃娃給你”。

當孩子們為了搶玩具而發生爭吵時,有些時候比較明智的做法是不要馬上就沖過去進行干預,你應該給孩子們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你只管待在一邊看著他們爭執就是了。如果事態是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並且孩子們看上去正在自己解決彼此間的爭端,那你就待在一邊做個旁觀者。如果情況發生了惡化,那就該介入進去進行干預。不論有沒有得到照料者的幫助,孩子們自主進行的學習,都會具有最為持久的價值。

為孩子們分配不同的時間來進行分享

採用計時器可以幫助你調停孩子們為爭奪玩具而發生的爭端。約翰尼和吉米為一起玩玩具而鬧起了彆扭。這時你可以介入進去,要他們兩個各自挑選一個數位,誰的數位和你心裡想的數字接近就誰先得到玩具。然後你就調整好計時器,對於年幼的孩子們來說,兩分鐘大體上是合適的選擇。你可以要求大一點的孩子等得久一些。在時間到了之後,就把玩具給第二個孩子,讓他玩上同樣長的時間(儘管他可能都已經忘了自己想要玩這個玩具)。也許你應該用一種簡單、生動的辦法來向小一點的孩子解釋你的做法。可以讓孩子們圍成一個圈,使他們可以挨個輪流玩玩具,先從大一點的孩子或者更願意配合的孩子開始。例如,斯蒂芬拿著這個玩具已經兩分鐘了,計時器的鈴聲響了起來,你應該一邊對斯蒂芬說些鼓勵的話、一邊把玩具從他那裡拿過來,把它遞給勞琳,要讓斯蒂芬放心,鈴聲再次響起來的時候玩具又會回到他的手上。在幾個來回之後,孩子們或許就能夠做到在鈴聲響起來的時候自己微笑著把玩具傳遞出去,因為他們知道玩具會再次回來的。

如果分配時間的辦法不能奏效, 那你就乾脆把玩具收起來,放到書架的頂上去,向孩子們說明玩具會一直待在那兒,直到他們學會分享它。看著玩具在那兒卻不能玩,孩子們也許會撅上一會兒小嘴,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明白,與其完全失去這個玩具,倒不如和兄弟姐妹們一起來分享。於是,他們將學會彼此合作、共同分享;每個人最後都是贏家。

預先作好計畫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太願意與別人分享他的玩具,而他的一個小夥伴又來你家找他玩,你可以要求那個小朋友的父母讓他帶上玩具來你家。對於那些新鮮的玩具,孩子們是抵抗不住誘惑的。很快,你的孩子就會意識到,如果要得到那個小夥伴的玩具,他就必須和小夥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你要帶著你那願意與別人分享的孩子去一個不願與人分享的孩子家,那麼你也應該讓你的孩子帶上自己的玩具。

有些孩子在很小的年齡就已經培養起了一種公平意識。我們的一個孩子曾經再也不願意到他的一個朋友家裡去,因為“他不把玩具拿出來一起玩”。為了把這件事作為一次對他進行教育的機會,我們這樣表揚他:

“你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這不是很值得高興嗎?我敢肯定,孩子們都會喜歡到我們家來玩。”

保護孩子喜歡的東西

如果你的孩子十分依戀他的那些寶貴的東西,那你就應該尊重他的這種感情,同時還應該教育他要做到慷慨、大方。對於有些玩具,孩子會表現得很自私,而對於另一些玩具他又會表現得相當大方,這是正常的。你要保護好孩子看重的玩具,當別的孩子要把它搶過去時,你應該把它拿走,對於這些玩具,你應該為孩子擔負起不願和別人分享的責任。

要讓孩子慢慢地學會與小朋友們分享玩具。在遊戲開始之前,你應該幫助孩子區分哪些玩具是他想要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的,哪些是他要放起來、留著自己玩的。你可能還需要充當裁判的角色:“這個特殊的玩具是蘇西的生日禮物;在她願意和你一起玩這個玩具之前,你可以先玩別的玩具。”

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家庭越大,就越有必要平衡好尊重個人的所有權和教孩子學會分享之間的關係。應該向孩子指出“那是科林的玩具……這個玩具是屬於整個家庭的”。

當然,你還應該鼓勵孩子交換玩具。孩子們很容易掌握家庭玩具的概念,比如身歷聲答錄機,是家裡每個人都可以用的。有一個大家庭,四個孩子的年齡相當接近,那位媽媽在家裡採取了這麼一種策略:孩子得到的禮物先由擁有者享用一天,然後就必須貢獻出來、放到大家都可以玩的玩具箱裡去。需要單獨保管的那些特殊玩具被分開放在各自擁有者的房間裡。

為孩子創造與別人分享的機會

為了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珍妮特把一整塊餅乾都給了4歲大的本傑明,並向他提出了要求:“請你把餅乾分一些給羅賓。”他掰下了一塊餅乾,遞給了羅賓。本傑明做得很好,而且,從他做出的榜樣當中,2歲大的羅賓也明白了什麼是分享。通過讓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做出榜樣,你能夠教那些比較小的孩子學會分享。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做出了榜樣的小老師還是學習榜樣的學生,都上了一堂學習慷慨大方的課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