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如何改變孩子的從眾心理

1、 培養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 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能力, 認為自己幹什麼都行, 總覺得不如別人, 對自己力量的認識和可能達到的成就估計很膚淺, 不穩定, 完全從屬於別人的評價。 因此, 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語言評價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現, 切忌以懷疑或否定的語言對孩子說話, 如“你看×××做得多好”, “你看×××穿的衣服多好看”等。 這很容易使孩子懷疑自己的力量, 對自己失去信心, 從而導致孩子要向別人看齊, 加重了孩子的從眾心理。

Advertisiment

父母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知識, 從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創造條件, 使孩子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 對他做的事情, 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增強他對自己的認識, 從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2、 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齡小, 道德觀念尚未完全形成, 是非判斷標準還很模糊, 他們主要是按自己喜愛和厭惡的情緒來判斷人物和事物的是與非。 孩子模仿性強, 控制能力差, 往往不分好壞, 看別人怎樣, 自己就跟著別人學, 難免會有些不當的言行。 對此, 家長既不能忽視也不可羞辱懲罰。 恰當的做法是耐心地正面誘導、糾正, 使孩子通過成人對其行為、言語的評價, 逐步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 從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如孩子聽見某些人說了髒話, 於是就跟著學, 這時父母需要解釋清楚, 這句話是罵人的話, 不好聽, 不文明, 不要學說等。 這樣屢經疏導, 幼兒便不至因從眾心理而仿學不良行為, 進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有了自信心, 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做事就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不盲目地隨從別人。 關注孩子從眾心理的種種消極表現並引導其向積極方面轉化, 對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怎樣改變孩子的壞脾氣啊?

    孩子的壞脾氣有很大程度都是大人有意無意幫助養成的,所以想要改掉孩子的壞脾氣首先家長要檢查自己在與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有哪些做得不當的地方,搞清楚之後再去改變與孩子交流和共處中存在的不當的地方。3歲的孩子... [詳細答案]

  • 5回答

    如何改變寶寶偏食?

    其實小孩子的偏食和挑食都與大人有相系,大人要帶頭,不能當著寶寶的面也挑食,甜食對寶寶的牙齒不利的,還是要慢慢改掉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要如何糾正孩子的發音?

    ①指著畫上的東西,問孩子:“這個叫什麼?說清楚一點。”學會東西的名稱,並糾正發音。有些動物發音很難,孩子往往用兒語,如狗叫“汪汪”,魚叫“吳”。媽媽應該一個一個地給孩子糾正發音。 ②在日常生活中,孩...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你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打嗎?

    沒打過,我更喜歡跟寶寶講道理,雖然寶寶還很小,但是聽得懂。萬一孩子怎麼都不聽話怎麼辦??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