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改變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如果孩子急躁、任性……

我們認為, 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進行教育。 分析孩子的需求, 樹立家長威信。 家長對孩子的需求要進行分析, 合理的需求要分輕重緩急, 有的情況應立刻給予滿足, 有的則可以暫緩滿足。 不能立刻滿足的事情家長應用語言講清道理。

如, 家長正在忙工作, 孩子卻纏著家長講故事。 家長應對孩子說:“現在媽媽(爸爸)有要緊的事做, 等忙完後一定給你講故事。 ”當然, 家長在做完事情後必須實現承諾, 讓孩子知道父母說話算話。 長期堅持這樣做, 孩子就會懂得學會等待, 不能影響別人做事。

Advertisiment
對不合理的需求也要講清楚為什麼不合理, 並說明正因為這種要求不合理, 再鬧也不能得到滿足。 這樣做就會使兒童的行為逐漸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 從而減少哭鬧的現象。

合理制定生活計畫, 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凡是應該給予孩子的, 都應在計畫中得到體現, 使孩子感到滿足和愉快。 計畫的週期性重複, 使孩子很自然地記住生活程式, 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如飯後散步, 睡前聽故事, 即使孩子突然想去散步, 也會抑制自己的欲望, 耐心等待散步時刻的到來。

家庭成員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上應當注意一致和一貫, 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 因為家長遇事急躁、任性、好發脾氣, 也會影響孩子。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哭鬧……

抓住教育的時機, 恰當地運用表揚。 家長一定要分析孩子所提要求的性質。 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 只是態度不對, 就應該告訴他:“媽媽(爸爸)不知道你為什麼哭。 等你不哭了, 好好講。 媽媽(爸爸)才會幫助你。 ”如果孩子不哭了, 家長應及時給予適當的表揚和幫助。 給予孩子正面的表揚和鼓勵常常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方法。 對待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向孩子講清道理後給以明確的拒絕, 這樣做幾次使孩子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

另外, 家庭的氣氛要和諧, 各個家庭成員對兒童的要求要一致。 一個批評, 一個“保護”, 一個制止, 不利於兒童良好性格的培養。

因此, 家長們一定要重視的, 掌握好方法, 及時改變孩子,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