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改良傳統美德對寶寶進行教育?

培養孩子謙讓、禮貌的品質已經過時?未必吧!尤其是當我們用新方法來傳授老傳統時……成長路上, 孩子和父母俱是風一程, 雨一程;吃一塹, 長一智。 在漫漫征途上, 父母們亟需瞭解更多科學的育兒教子方法。

在我和老公要孩子之前, 曾經有一幕場景深深印在我的腦子裡:購物中心裡, 一個小男孩聲嘶力竭地對他媽媽嚷嚷著, 因為媽媽沒有給他買玩具, 直到我們離開, 那個孩子還在哭鬧。 回到家裡, 我對老公發誓, 將來我們的孩子一定要非常善良和懂禮貌, 尤其是在公眾場合。

可是沒想到, 等我們的孩子渡過“天使期”之後,

Advertisiment
他在外面的餐廳吃飯時, 毫無規矩、跑來跑去;拒絕和任何人打招呼;最過分的是, 他居然呵斥爺爺奶奶。 我食言了, 更重要的是, 孩子成了一個沒教養的人。 朱莉我們過去受到的嚴格管教、如今對於個性而不是美德的宣揚、孩子獨生子女的身份等等或許都是現今父母疏于對子女進行美德教育的原因, 總之結果是, 有禮貌、懂謙讓的孩子是越來越少了。

提醒:父母們不妨用更柔和、更尊重孩子需求方式的“改良法”來教育孩子。

1. 傳統美德之:大人說話, 小孩不插嘴。 你正想和好久不見的朋友聊聊天, 可是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喊:媽媽!媽媽!媽媽!簡直是得不到片刻安寧。 看上去, 孩子沒有絲毫控制欲望的想法和耐心,

Advertisiment
他認為你和別人說話, 不注意他, 就說明你被奪走了, 而他是一定要把你搶回來的。

改良教育法:我們常常對孩子說, 打斷大人的講話要先征得同意, 可問題是就算他不厭其煩地、禮貌地打斷你, 你還是被打擾了呀!更好的辦法是, 事先告訴他: “一會我要和小琪阿姨說幾分鐘話, 你不能打擾我們。 ”如果你的孩子真的乖乖聽話, 不打擾你, 那麼和別人說話的間歇裡可以表揚他一下, 並告訴他, 你們馬上就談完了。

如果孩子不聽話, 你就可以用手勢示意他不要吵。 如果他太過分, 不顧你的勸阻, 不停地打擾你們, 那你就只能拿出百分百的忍耐力假裝沒看見他了, 只要你一有妥協的意思, 他就會變本加厲。 另外, 在談話過程中,

Advertisiment
你也可以主動表示一下對他的關心, 這樣他就不會有太強烈的、被忽視的感覺。

2. 傳統美德之:“謝謝”、“再見”、“對不起”常掛嘴邊無論他過生日時收到多少禮物, 都不會對別人說聲“謝謝”;和長輩分別時不說“再見”;“對不起”就更少出現在他字典裡了。 在朋友面前, 父母很難不因為孩子的不禮貌而感覺尷尬。

改良教育法:嘗試著用間接的措辭提醒孩子, 比如不要在他收到禮物後, 立刻讓孩子說“謝謝”, 而是說:“阿姨送了一個這麼可愛的玩具給你, 你應該跟阿姨說什麼呢?”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必須像個機器人一樣重複你的話而叛逆, 故意表現出不禮貌了, 孩子也有自己表達感謝的方式。

你還可以多鼓勵孩子在節日的卡片上, 寫些感謝對方的話。

Advertisiment
總之, 要多創造機會讓孩子練習和習慣這些禮貌用語。 延伸閱讀: 孩子不聽話家長該如何溝通 發脾氣能制止孩子不聽話? 應對孩子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 父母請反省 孩子不聽話 <>12下一頁

分享到:

3. 傳統美德之:謙讓爺爺奶奶接孫子放學, 如果公車上出現了一個空座, 大部分孩子都會毫不猶豫地沖向座位。

而如果他身旁正好站著一個不認識的老人, 那他就更想不起來給老人讓座了。 我們小時候深受“孔融讓梨”故事的影響, 如果身邊有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絕對不好意思拿大分的食物, 可是現在的孩子才不管那麼多, 誰搶到的誰才厲害呢!改良教育法:在公車上遇到老人, 一定要先把座位讓出來, 孩子才有可能模仿你。

Advertisiment

或者即使身旁站的不是老人, 而你和孩子又正好有兩個座位時, 你讓他坐在你的腿上, 對他說, 這樣可以為別人節省一個座位。

4. 傳統美德之:見到長輩打招呼當孩子跟著我去朋友家玩時, 好不容易勉為其難地打個招呼, 那聲音簡直小得像蚊子叫一樣, 而且通常眼睛還盯著地板。

改良教育法:在家進行“角色練習”。 你扮演王老師或者孫阿姨, 讓孩子練習對你說:“您好!”鼓勵他和長輩打招呼時看著對方的眼睛, 面帶微笑或者揮揮手, 說話時聲音要清晰、明亮。 當他已經習慣於這個“角色練習”時, 在外面他也更有可能做好這件事情。

5. 傳統美德之:幫別人推開或拉著門很多孩子喜歡在門裡門外地穿梭, 他們不看是誰給拉開的門, 更不會管門是不是會撞著後面進來的人。他們意識不到自己應該稍微拉著點門,這樣可以方便後面的人。改良教育法:抓住每一個練習的機會。

剛剛讓孩子接觸到這個禮貌舉動時,他會感覺很新鮮。練習可以從家裡開始!當你提著東西正準備進門時,可以說:“媽媽手裡的東西太重了,誰能好心幫我推開門啊?”幫媽媽推開那麼重的一扇門,小朋友簡直要感覺自己是“大力水手”了。

在餐廳或者商店,也可以鼓勵孩子在拉開門後,看看後面有沒有其他人,如果有的話,可以稍微停留幾秒,方便別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頻繁實踐,你會發現即使你沒有要求,他也會主動說:“媽媽,我幫你開門吧!”

6. 傳統美德之:不說髒話或者傷害別人的話電視節目裡出現的那些不得體的話,在我們聽來並不總是那麼刺耳,因為我們知道說話的人不一定真的那麼刻薄或者品行不正,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節目的效果。

可問題是孩子還沒辦法理解這點,當他有一天突然在公眾場合說出那些不堪入耳的話時,你一定覺得尷尬極了。改良教育法:首先,儘量遮罩那些不適合給孩子看的節目。如果偶然看到了,你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那些不太好的行為和話語,讓他知道這會傷害到別人。

比如:“剛才主持人那樣挖苦別人可真是太沒禮貌了,你說呢?”如果你還記得從前的某個時候,孩子因為別人說的一句話而悶悶不樂,你可以讓他回憶一下當時的感覺,這樣他就能更好的理解這個概念了。 更不會管門是不是會撞著後面進來的人。他們意識不到自己應該稍微拉著點門,這樣可以方便後面的人。改良教育法:抓住每一個練習的機會。

剛剛讓孩子接觸到這個禮貌舉動時,他會感覺很新鮮。練習可以從家裡開始!當你提著東西正準備進門時,可以說:“媽媽手裡的東西太重了,誰能好心幫我推開門啊?”幫媽媽推開那麼重的一扇門,小朋友簡直要感覺自己是“大力水手”了。

在餐廳或者商店,也可以鼓勵孩子在拉開門後,看看後面有沒有其他人,如果有的話,可以稍微停留幾秒,方便別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頻繁實踐,你會發現即使你沒有要求,他也會主動說:“媽媽,我幫你開門吧!”

6. 傳統美德之:不說髒話或者傷害別人的話電視節目裡出現的那些不得體的話,在我們聽來並不總是那麼刺耳,因為我們知道說話的人不一定真的那麼刻薄或者品行不正,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節目的效果。

可問題是孩子還沒辦法理解這點,當他有一天突然在公眾場合說出那些不堪入耳的話時,你一定覺得尷尬極了。改良教育法:首先,儘量遮罩那些不適合給孩子看的節目。如果偶然看到了,你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那些不太好的行為和話語,讓他知道這會傷害到別人。

比如:“剛才主持人那樣挖苦別人可真是太沒禮貌了,你說呢?”如果你還記得從前的某個時候,孩子因為別人說的一句話而悶悶不樂,你可以讓他回憶一下當時的感覺,這樣他就能更好的理解這個概念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