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提升孩子自我效能感

樂樂今年6歲。 有一天, 媽媽問樂樂:“現在給你讀一首古詩, 10分鐘後能背下來嗎?”樂樂回答:“我覺得肯定不行, 時間太短了!”樂樂對媽媽的回答, 表現出了對自己行為結果的一種預期, 也就是自我效能。

美國學者班杜拉於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這一概念。 他指出, 自我效能是對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為的預期。 當問孩子是否能在10分鐘內背一首古詩, 孩子在沒有背誦前的回答, 就是自我效能。 對自己的預期越肯定, 自我效能感就越高。 也許有的媽媽會說, 這不就是自信嘛!是的, 兩者含義差不多,

Advertisiment
只是自信是一種最後的結果, 是大多數情況對自己能力肯定的一種狀態;而自我效能則是每一件事情上體現出的判斷自己的過程。 自信的孩子不一定在每一件事情上表現出來的自我效能都高, 但是自信一定是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高自我效能感的累積總和。

培養一個自我效能感高的、自信滿滿的孩子, 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讓孩子有許多成功的體驗。 2.增加孩子的替代性成功經驗。 給孩子看年齡差不多的同伴順利做成某件事情, 並對他說你也可以, 建立孩子間接的自信心。 3.注意對孩子的評價。 孩子在3~5歲時已經能夠將外在評價標準內化形成自己獨立的評價, 雖然仍處於較低水準。 父母在這個時期,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話語,

Advertisiment
要真誠地給孩子指出, 通過什麼樣的努力可以獲得成功。

在生活中, 應對一些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事情時, 自我效能就起到了一個關鍵的作用。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父母可以直接指導, 但是, 在孩子長大以後, 面對中考高考找工作的關鍵時刻, 只有自我效能感伴著他一路前行了。 安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