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如何成為寶寶依賴的好媽媽

當小嬰兒長到學步階段時, 許多父母開始考慮和談論管教的問題。 毫無疑問, 你的寶寶學會了很多事情, 但並非都是你希望的。

1歲半:愛唱反調

2歲:開始關心他人

2歲半: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的第一叛逆期

在這些月裡, 寶寶的發育時鐘會告訴他該停止做小嬰兒、成長為單獨的人了。 如果你還把他看作小嬰兒, 他會時時與你抗爭, 最終贏得自主。

因為寶寶的發育時鐘還沒有走到“兒童期”, 所以, 你在試圖管理和管教他時, 用對待兒童的那套方式也不會有用。 寶寶不明白看似好像是在向你挑戰, 你與他的每一場戰爭最終都會以失去愛結束。

Advertisiment
所以, 不要試圖絕對控制, 也不要加入精神上的戰爭。

安全第一:

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 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 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生活規律:

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悶了, 孩子就容易發脾氣。 你應該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 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 採取恰當措施, 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轉移注意:

這麼小的寶寶, 注意力移動得很快, 你要好好利用。 比如, 你抱孩子進餐椅吃飯, 孩子打挺不肯進去, 你就不必堅持。 拿些小胡蘿蔔丁啦小麥圈啦什麼的哄哄他, 等他吃得高興心情愉快時, 再抱進餐椅裡去。

不當觀眾:

當孩子打滾撒賴時, 不當觀眾。 沒有觀眾了,

Advertisiment
這演員也就沒趣了。

繞開硬碰硬:

如果你問, “你要不要洗澡?”這答案肯定是“不!”你可以換個說法, “你想在澡盆裡玩小鴨子, 還是玩小水桶?”寶寶把積木攤了一地, 如果你告訴他把積木撿起來, 他多半會拒絕。 如果你說:“我想你不能在我撿起這些書之前, 把那些積木放回盒子裡去”, 這樣, 你就把家務活變成了一個, 把命令變成了挑戰

放鬆你自己:

當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餓時, 你也會和孩子一樣, 容易發脾氣。 就像對待孩子一樣, 在預計你自己要進入“壞情緒區”之前, 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 給自己充足電。

現在的回報是好玩替代了你們的衝突, 不過, 以後的回報也非常大。 這個還不能分辨對錯、因此也無法選擇正確與錯誤行為的寶寶將會長大,

Advertisiment
很快他就會真的記住你的指導, 並預見到自己行為的結果、真的明白日常語言的微妙性、也真的明白你的感受和權利。

到那時, 你的寶寶將會故意表現得“乖”或“淘氣”。 他會怎麼選擇主要根據自己認為對他特別的和對他有控制力的大人的感受如何。 到下一個成長階段時, 如果他感受到你基本上愛他、讚賞他、支持他, 大部分時間就會想讓你高興, 按照你希望的方式去做(儘管會犯很多錯)。

如果你曾經想過自己是否對寶寶太溫柔、太寬容了, 或曾經有人建議你到了該對寶寶強硬一點的時候了, 你一定要著眼未來。 如果寶寶到了學前年齡時, 不再尋求你的認可、不再願意合作、不再對愛和被愛充滿信心,

Advertisiment
你就會喪失對寶寶的整個兒童期簡單、有效的“管教”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